为何郭松龄要背叛张作霖?他到底是为了革命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欲

在1925年时,奉军大将郭松龄突然在河北滦州聚集7万奉军反叛奉军大帅张作霖,并通电全国要求张作霖下野,让其子少帅张学良主政东北。

郭松龄起兵之初声势浩大,一度顺利的攻克了葫芦岛、锦州等地兵围奉天沈阳,吓得张作霖已经收拾细软准备焚烧大帅府跑路了,但是郭松龄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奉兵变仅过了一个多月就以失败而告终,他本人和妻子韩淑秀也在战败后被俘,最终被张作霖下令枪决并曝尸。

后来时隔60多年之后,已经年迈的张学良在回忆当初这些事的时候就曾说过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历史都会被改写。

关于郭松龄为何要背叛张作霖反奉的原因历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纭,甚至连最了解他的张学良都想当面亲自问问他为何要反奉。其实通过当时各方面的事件来分析,就能知道郭松龄反叛是有诸多方面因素的。

1883年郭松龄出生于沈阳一户普通平民家庭,23岁的时候他在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时结识了同盟会会员方胜涛,这时候他也接触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后来郭松龄也加入了同盟会,并在武昌起义后参与了四川脱离清政府统治的川军起义。

此后郭松龄又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组织护法运动,但是随着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只能被迫无奈的回到了老家沈阳。

1919年时,回到沈阳的郭松龄经同学推荐出任了东北讲武堂的战术教官。也是在东北讲武堂时,他结识了人生知己张学良。

郭松龄为人比较正直,有进步的民主革命思想,在严格要求学员的同时,还能严于律己。而当时的张学良也是一位颇富正义感和爱国思想的进步青年,由于张学良的身份背景,因此讲武堂的老师们对他都是关照逢迎,唯有郭松林对张学良教育十分严苛。

郭松龄严于律己和深厚的军事指挥造诣,还时常向张学良阐述救国救民的先进思想,这都让张学良对他为之敬重,此后张学良与郭松龄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此后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奉军,张学良也在老爹张作霖面前举荐了郭松龄,由此郭松龄正式加入奉军成为军官,就这样从1920年开始,到1925年反奉为止,短短5年时间,郭松龄就成为奉军京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

其实京榆驻军司令部司令为张学良,但实际上郭松龄代行司令之职,郭松龄就是这样常年作为张学良的副手出任官职,而实际上都是他替张学良主持军事事务,所以张学良晚年称自己前半生的事业是靠了郭松龄。

而且张学良也是十分信任郭松龄,张学良曾对外说过“我即是茂宸(郭松龄的字),茂宸即是我”之话,当时东北军中都认为郭松龄是张学良的灵魂导师。

由于张学良的关系,张作霖对于郭松龄也是十分器重,首先,郭松龄确实很有治军能力,其次,张作霖也想为儿子张学良接班以后培养人才,所以张作霖对郭松龄也是器重有加,尤其是张作霖特批,把奉军最好的武器装备和军需全都先可着郭松龄的部队挑选。

张氏父子对郭松龄信任有加,尤其是张学良简直就把他当成自己的灵魂导师,对他是言听计从,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张氏父子,就是外人都不会认为郭松龄会反奉。

但是偏偏郭松龄最后就反奉了,其实郭松龄反奉的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结束。

第二次直奉大战以奉系军队大胜结束,奉系军队顺利进入山海关内,但是这也使得奉军内部发生了强烈的政治分歧。

其实奉军内部早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就开始内部派系林立,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奉军战败结束,当时主要是最初追随张作霖打天下的元老们都比较沉迷享乐,因此张作霖生气之余就对奉军内部进行了调整。

张作霖为此提拔了如郭松龄、姜登选、杨宇霆等新派军人,但是张作霖提拔的这些新派军人也并不团结,比如郭松龄与杨宇霆、姜登选二人向来不和,因此奉军内部在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就分为了元老派系和以杨宇霆为首的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派系以及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军大学毕业的陆大派系。

大帅张作霖是比较信任和器重杨宇霆,而少帅张学良则是十分信任和依赖郭松龄,其实不论是杨宇霆也好,还是郭松龄也罢,二人确实都非常有能力,也证明张氏父子在识人用人这方面还是可以的。

只是杨宇霆和郭松龄二人都是属于能力卓越,但却有着很明显性格缺陷的人。杨宇霆恃才傲物,喜好拉帮结派,还非常的狂妄跋扈,他还十分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敢当面称呼张学良为小六子(张学良乳名)。而郭松龄同样性格上也有缺陷,虽然郭松龄为人比较廉洁朴素,治军严苛有方,但是郭松龄为人气量狭窄,不能容人,还刚愎自用。

二人的性格缺陷也导致了二人最后的结局,二人的结局且先不说,先说说就杨宇霆和郭松龄之间的矛盾问题。

由于杨宇霆是直接深受张作霖器重和信任,所以他要比郭松龄通过张学良而受到张作霖器重和信任要更直接一些,因此士官派在奉军内部分配利益时要比陆大派更多一些。

到了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就是如此,奉军大胜,就开始分配利益了,当时张作霖本来安排的是郭松龄去接管安徽,让姜登选去接管江苏,但是由于江苏富庶,因此杨宇霆也有想法去江苏。

于是杨宇霆向张作霖进言,应该趁着奉军入关之际极力扩展向中原和南方的影响力,杨宇霆这意思就是想帮助张作霖谋取天下,于是这番话打动了张作霖。而此前郭松龄则建议张作霖应该“精兵强卒,保卫东北,不事内斗,抵御外侮”,所以张作霖最后改派杨宇霆接管江苏,姜登选接管安徽,郭松龄则继续留在张学良身边。

张作霖这样的安排让郭松龄十分不满,毕竟第二次直奉大战属郭松龄战功赫赫,而他最后却不如一直在张作霖身边当参谋的杨宇霆获利大,这让他很是气愤,这时候他就对张作霖开始不满了。

当然,张作霖不是故意不奖励战功赫赫的郭松龄,张作霖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他认为郭松龄与张学良太亲近,用他对张学良说的话就是“你是除了不能跟郭松龄共享一个女人之外,什么都能跟他共享”。

从张作霖这番话能看出来张学良对郭松龄太好了,二人无话不谈,甚至张学良连权力都能放心的交给郭松龄,所以张作霖认为张学良如此信任郭松龄,也就不需要自己奖励他,等将来自己老了把权力下放给张学良,那东北不就是他郭松龄和张学良共有的天下了。

因此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后没有奖励战功赫赫的郭松龄,但是利益分配这件事只是直接原因,往深了说根本原因还在于郭松龄在政治上受到杨宇霆的排挤,他向张作霖提的建议总是不被采纳,而张作霖却对杨宇霆言听计从。

除了政治上受到排挤之外,再有就是郭松龄的想法理念与张作霖也不一致,郭松龄是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人,他加入奉军的目的是希望改造东北能抵御外侮,所以他反对张作霖挥军入关南下参与军阀内战。

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郭松龄在大局观上面还是要略胜杨宇霆,在杨宇霆和姜登选接管江苏和安徽之后,仅两个多月二人就被南方的军阀打得落荒而逃,损失了奉军近三个师的兵力。

所以在杨宇霆和姜登选战败逃跑丢失了江苏和安徽之后,郭松龄就更加坚信自己是对的了,他对张学良说过奉军的事都被杨宇霆这帮奸佞小人搞坏了,若想把东北的事情整好了,必须得把杨宇霆这些奸佞小人赶走,请少帅出来当家才行。

实际上在郭松龄对张学良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代表他有了反奉心态,只是张学良对他过于信任,并没有多想。

而真正坚定了郭松龄反奉的导火索是1925年他代表张作霖去日本观操,在偶然的情况下,他得知了张作霖与日本人的秘密协议,张作霖企图以承认落实“二十一条”为条件,换取日本人对他的军火供应,然后他好再拿着这批军火去攻打国民军的冯玉祥。

于是在得知张作霖准备用东北的利益去换装备打内战,这让热爱国家和热爱东北的郭松龄十分愤慨,他当即就对夫人韩淑秀表示自己不想再给张作霖当走狗。

同时郭松龄还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并且郭松龄还痛斥张作霖只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国家民族利益,郭松龄向韩复榘表示,自己愿意与冯玉祥联盟共同反奉。

所以在上面说的这些种种情况下,在郭松龄又得知张作霖与日本人勾结打内战的消息后,这就使得他下定决心要反奉了。

而郭松龄回国之后,张作霖就安排他去天津掌控军队准备攻打冯玉祥,张作霖可不知道他的思想此时已经产生巨大变化,他如果没有掌兵还好,掌兵之后还要去攻打冯玉祥这就更加迫使他决定尽快反奉。

于是郭松龄就暗中与冯玉祥结成同盟,随后郭松龄处决了奉系大将姜登选,然后又挑唆同为奉军内部的大将李景林一起反奉,就这样郭松龄、李景林、冯玉祥三人组成了反奉三角联盟。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通电全国宣布讨伐张作霖和杨宇霆,并提出三大要求,一,反对军阀内战;二,要求张作霖下野,并要严惩主张军阀内战的杨宇霆;三,请少帅张学良接管东北进行改革。就这样郭松龄集结了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反攻沈阳。

张作霖在听闻郭松龄反奉之后都惊呆了,最初他以为郭松龄打出张学良的旗号,实际上背后是受了张学良指使来逼宫的,在与张学良沟通之后,他才明白张学良并未参与郭松龄反奉的事情,于是他赶紧让张学良去调和,让郭松龄尽快停止军事行动。

不过郭松龄却没有给张学良机会,他都不让张学良与他见面,最后张学良只得无奈派飞机到郭松龄军中散发传单,谴责郭松龄忘恩负义。

郭松龄军队气势很强盛,他仅用5天就攻下山海关,很快就占据了锦州直逼沈阳,张作霖已经被郭松龄吓坏了,都准备放弃沈阳跑路了,但是这时候反奉三角联盟却瓦解了。

原来李景林与冯玉祥闹掰,切断了郭松龄所部的军需补给,还直接威胁到了郭松龄的后路,这使得郭松龄不得不抽调兵力回防后方,而冯玉祥则直接带着军队与李景林展开大战,根本对郭松龄就是不管不顾。

所以郭松龄失去了盟友支持,立刻就陷入了军事被动层面,他只有趁着士气如虹时抢先攻下沈阳,可是这时候偏偏日本人又参与进来。

本来日本人对于郭松龄反奉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们虽然两边调和,但实际上更关心的是看郭松龄和张作霖谁能许诺日本人将来在东北获取更大利益。在郭松龄失去盟友支持后,日本人又找到他,并且明确告诉他,只要他赶走张作霖之后,能使得日本人在东北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利益,日本关东军可以无条件支持他。

郭松龄是一个爱国之人,他严厉拒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并明确告诉日本人这是中国内政,希望日本人不要干涉。于是日本人在笼络郭松龄失败之后,又转而去找了张作霖,而张作霖当时为求自保,只得同意了日本人提出的所有无理要求,于是日本关东军与张作霖秘密订立了反郭密约。

在日本关东军的干涉下,失去盟友孤立无援的郭松龄最终战败被俘,他被俘虏后张学良本来想急着回东北向张作霖求情救下他,但是杨宇霆就怕张学良抢先回来救下他,怂恿张作霖将郭松龄就地枪决。就这样郭松龄于1925年12月25日和妻子韩淑秀在辽中县被张作霖的卫队枪决并曝尸三日。

郭松龄反奉虽然没成功,但是也间接改变了历史,后来张作霖觉得在与日本人订立的反郭密约中出卖东北利益太多而反悔了,不肯让日本人进一步在东北获取更大利益,并且还抵制日本人之前的在东北的权益,这使得日本人觉得自己被张作霖耍了,这才有了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所炸死。而在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很快就派人把骄横跋扈的杨宇霆枪决,也算是替郭松龄报了仇。

所以纵观郭松龄从投靠奉军再到反奉,可以看出来他反奉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其中既有一己私欲,即张作霖犒赏的不够以及政治上受到杨宇霆的排挤,也有他个人信仰三民主义,坚持军人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因此这些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激发他决心反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关东军   军内   少帅   器重   私欲   江苏   日本人   日本   内战   大战   利益   郭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