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辂:三元及第,历经4朝,当19年宰相不杀一人,所以子孙满堂

楔子:

明朝成化十八年,内阁次辅刘吉遇到一件尴尬的事情。原来,刘吉奉旨到江南巡查,路过浙江淳安时,想起已经告老还乡的前内阁首辅商辂住在淳安,于是主动登门拜访。刘吉到了商辂家之后,商辂出于礼貌,让自己的儿孙们都来拜见当朝次辅。

接下来,刘吉看到商辂儿孙众多,一个接一个地向他行礼,他带的二十多份见面礼竟然不够。《明史·商辂传》云:

叹曰:“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

意思是,刘吉对商辂感慨道:“我之前也曾和你共事多年,从来没见你妄杀一人,如今你儿孙满堂,看来是你有了福报啊。”

在成化年间,商辂和刘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宰相”。刘吉入阁17年,尸位素餐,不办实事,他和万安、刘珝并称为“纸糊三阁老”。

商辂是刘吉的前辈,他入阁19年,品格端方,坚守正义,实乃贤相,当时有个说法是“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本文,博史君将通过史料,来和大家分享明朝三元及第的内阁首辅商辂,通过他的宦海沉浮,了解一段明朝中期的历史。

一、商门出学霸,科举夺三元

商辂(lù),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根据《商文毅公墓志铭》记载:

商氏始祖讳瑗,宋嘉祐间,自西夏都知兵马使来归,赐地于邑芝山。子孙因家焉。

即,商辂的祖先名叫商瑗。宋仁宗时期,从西夏带兵归附宋朝。此后,商辂所在的家族世代耕读,在南宋和明初皆有人入朝为官。

商辂生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小时候特别聪慧,被他同乡称为“神童”,十余岁就考中秀才。宣德十年,21岁的商辂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是为解元。十年之后,商辂进京赶考,考中会元。而后在面试时,被明英宗朱祁镇钦点为状元。在古代,一个人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即“三元及第”。

根据《明史·商辂传》记载:

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

意思是说,在明朝,三元及第之人,就商辂一个。

其实,在长达1400年的科举历史上,“三元及第”几乎是站在科举顶端的,在历史上也只有16个人获得过这一荣誉,而明朝只有商辂一个。

不过,《明史》的这一说法是有争议的,因为在明朝人王圻所著的《钦定续文献通考》记载:

辂淳安人,宣宗乙夘浙江榜第一人,三试皆第一,明代三元黄观后,惟辂一人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黄观之后,商辂是明朝唯一的三元及第。言下之意,明朝有两个三元及第,第一个是洪武时期的黄观

不过,真正有争议的不是商辂的“三元及第”身份,而是他是不是明朝第一个“三元及第”。所以,不管这个争议的结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商辂是那个时代的“学霸”。

商辂中状元的那年,是明英宗正统十年。当时,太皇太后张氏已经去世,“三杨”中仅剩一个垂垂老矣的杨溥。在明英宗朱祁镇看来,这个时候正是朱祁镇摆脱“老家伙们”的束缚,大展身手的好时机。正好这个时候明朝出了个“三元及第”,明英宗认为这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因此非常欣赏商辂。商辂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不久又到东阁观政,被“重点培养”。

不仅如此,《明史》云:

辂丰姿瑰伟,帝亲简为展书官。

意思是,商辂是青年才俊,丰神俊朗,朱祁镇任命商辂兼任皇帝的展书官。什么叫“展书官”,字面上理解,就是皇帝读书的时候,商辂要帮他把书打开,并且帮忙翻页。其实,就是帝王身边的文学顾问。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封建科举取士的年代,商辂以“三元及第”的身份入翰林院,又入值东阁观政,被明英宗青睐。他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如果不出意外,他必将有一番大作为。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二、皇帝代皇帝,状元遇状元

正统十四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明朝50万大军在土木堡兵败,朱祁镇被俘,震惊朝野。

当时京城一片哗然,孙太后立年仅3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以朱祁镇唯一的庶出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可瓦剌人突破宣府,直奔京城,人心浮动,军心不稳,瓦剌人更是以朱祁镇为筹码,千方百计讹诈明朝。这时,于谦等人建议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孙太后以大局为重,同意了这一建议。就这样,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改次年为景泰元年。

平心而论,明代宗朱祁钰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然而,人性是贪婪的,他坐上皇位后,被至尊之位的魔力所吸引,不愿意下来。这个时候,他一方面任用于谦等人抵御瓦剌人的侵袭,另一方面也要稳固皇权。

朱祁钰作为藩王,在朝中几乎没有根基。他想要稳固皇权,就要有自己的人,尤其是在内阁之中,必须提拔自己的亲信。朱祁钰选来选去,选了两个人进了内阁。一个是商辂,另一个是彭时。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商辂是正统十年的状元,彭时是正统十三年的状元。《明史·彭时传》记载:

郕王监国,令(彭时)同商辂入阁预机务。

朱祁钰为什么要选两个状元呢?博史君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因为稍微有资历的人,都是太上皇朱祁镇培养的,商辂和彭时入仕的时间短(一个四年,另一个才一年),容易加恩。

其二,商辂和彭时都是状元,“状元”这个头衔比较稀缺,即使其他人觉得他们资历浅,但因为人家是学霸,大家也不好反对,谁让你不是状元呢?

就这样,商辂和彭时这两位年轻的状元破格入值内阁。这一年商辂35岁,彭时33岁。

笔者之所以把商辂和彭时放在一起介绍,是这两人后期的渊源极深。

其实,朱祁钰提拔二人入内阁,二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商辂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而彭时则认为自己资历不足,以回乡为继母守孝为由,多次推辞。最终朱祁钰严令彭时必须留下,商、彭二人才携手入内阁。

需要说明的是,彭时和商辂都是君子,只是态度不同,这也造成了二人在今后一段时间“待遇”的不同。

在正统十四年到景泰元年,商辂和彭时在内阁运筹机务,他们一方面反对南迁,另一方面支持于谦抗敌。两位状元虽然资历尚浅,但在筹措粮草、征调民夫、安抚百姓方面都展现了自己突出的能力。

景泰元年,瓦剌退兵塞外,吏部尚书王直上奏希望朱祁钰派人接回朱祁镇,朱祁钰犹豫很久,最终派鸿胪寺卿杨善到瓦剌迎接朱祁镇,当朱祁镇来到居庸关后,朱祁钰又命商辂前去迎接。当年八月,朱祁镇回京后,被朱祁钰关到南宫之中,一关就是7年。

朱祁镇被幽禁后,商辂没有发声,但彭时却要回乡继续为继母守孝。很明显,彭时似乎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抗议。后来朱祁钰放彭时归家,待彭时守孝期满,朱祁钰再未重用彭时。商辂则不同,他在景泰时期一直位居阁臣,几年后,他和彭时的“距离”逐渐被拉开。

当时,内阁首辅是陈循,次辅是高谷,商辂虽然没有太多话语权,但他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之事。《明史·商辂传》记载:

塞上腴田率为势豪侵据,辂请核还之军。开封、凤阳诸府饥民流济宁、临清间,为有司驱逐。辂忧其为变,请招垦畿内八府闲田,给粮种,民皆有所归。钟同、章纶下狱,辂力救得无死。

即,景泰年间,有勋贵豪门侵占塞上肥沃的土地,商洛主持公道,将土地归还给驻军。开封、凤阳等地闹饥荒,灾民流窜到济宁、临清一带,当地官员驱逐灾民。商辂请旨,让朝廷给灾民分发种子,让他们在当地开荒种地,灾民因此安定下来。后来,御史钟同、章纶因为立储的事情得罪朱祁钰,商辂极力保全二人。

董仲舒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商辂身为阁臣,心怀济世之心,这也是他能名留青史的原因。

三、太上皇夺门,商阁老遭贬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8年,商辂在景泰年间屡遭重用,到了景泰八年,商辂已经位居左春坊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病重,由于他的儿子朱见济夭折,而前太子朱见深被废,导致储位空悬,大明王朝的前途一片未知。

为了大明朝的未来着想,大家纷纷上奏要求重立朱见深为太子,被朱祁钰拒绝。正月十六日,胡濙、王直等人聚在一起讨论立储之事,王文等人建议立湘王朱瞻墡为皇储,湘王是朱祁钰的亲叔叔,如果朱祁钰不想传位给侄子或兄长,只能传给叔叔了。商辂却反对王文的做法,商辂大声说:

“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

商辂的意思是说,陛下是明宣宗的儿子,当然要立明宣宗的孙子为皇储。大家听完,都很感动。

其实,因为朱祁钰没有儿子,所谓明宣宗的孙子,就必须是朱祁镇之子。而朱祁镇之子除了朱见深,还有朱见潾、朱见澍等人。但是,自古立嫡立长,朱祁镇没有嫡子,必然还是要立长子。所以,商辂等人绕了个弯子,还是要劝朱祁钰复立朱见深。

商辂毕竟是状元,大家让商辂执笔,写一份奏疏。因为天色已晚,打算第二日就把奏疏交给朱祁钰。可是,这封奏疏到底没有交出去,因为当天晚上发生了“夺门之变”。

原来,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为首的投机分子,为了取得拥立之功,趁夜拿到了孙太后的懿旨,带兵打开了南宫大门,接出太上皇朱祁镇。第二天天亮,等大家上朝的时候,才发现坐在龙椅上的竟然是太上皇。

就这样,大明王朝的这场皇权更替,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寂静。除了那几个投机分子,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

同时,也意味着商辂等人起草的立储奏折,没有递到皇帝跟前。因为朱祁镇登基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大清洗”。

首先,于谦、王文等人被抄家问斩,其次,王直等人主动辞官。最后,徐有贞这个夺门之变的策划者被任命为内阁首辅。而曾经的内阁成员商辂,因为此前一直受朱祁钰重用,而今也迎来了厄运。

《明史·商辂传》记载:

召辂入便殿,温旨谕之,命草复位诏。亨密语辂,赦文毋别具条款。辂曰:“旧制也,不敢易。”亨辈不悦,讽言官劾辂朋奸,下之狱。

当时石亨让“三元及第”的商辂来写复位诏书,石亨在商辂耳边轻声嘱咐他,在诏书中增加一些人名,要把自己的亲信都写成拥立者。如果商辂这个时候顺从石亨之言,或许他能平安无事。可是,商辂为人正直,不愿与石亨同流合污。石亨觉得商辂不依附自己,于是乎诬陷商辂是于谦等人的同党,将他下狱。

好在朱祁镇记得商洛,朱祁镇说:“商洛曾经是我钦点的状元,又曾去居庸关接我回京,我不忍心杀他。”最终,商辂被贬为庶人。

有意思的是,在景泰时期不受重用的彭时,则被朱祁镇召入内阁。

商辂和彭时的一下一上,尽显政治的残酷。

被贬为庶人的商辂,回淳安老家做了一名乡绅。他协助家乡百姓制定乡约,建立学舍,行善济民,日子过得非常恬静。

《孟子》云: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商辂在景泰朝为民奔走,而今“下野”,仍用自己的能力影响乡邻。事实证明,有德之士,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四、名臣再入阁,老翁辞帝京

商辂在家乡闲居了11年之久,终天顺一朝,他都没有踏入仕途。这期间,有人向朱祁镇举荐商辂,可朱祁镇一直没打算起用他。直到成化三年,内阁首辅李贤病逝,陈文老迈,彭时向明宪宗朱见深推荐商辂,明宪宗于是召商辂入朝。就这样,彭时和商辂这两个状元搭档再次相逢。

次年,陈文去世,彭时仁首辅,商辂任次辅,“彭商”组合,正式形成。《明史》是这么评价这两位状元内阁的:

彭时、商辂侃侃守义,尽忠献谏,粹然一出于正。

意思是,彭时、商辂二人,都是坚守大义,尽忠职守之人。他们做事情,全然没有私心。

成化年间,商辂最著名的贡献有三点:

成化四年,朱见深的嫡母钱太后病逝,他的生母周太后不想让钱太后和先帝(明英宗)合葬,给朱见深施压。朱见深内心本就向着生母,想顺势完成生母的心愿。彭时、商辂二人跪在台阶上为钱太后力争,面对周太后的威胁,二人毫不害怕,最终朱见深屈服,同意将钱太后葬在朱祁镇的左侧,右侧虚位留给周太后。

不久,周太后的娘家人抢占百姓的农田,商辂主持正义,逼明宪宗朱见深主持公道。当年底,商辂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成化八年,太子朱祐极去世,朱见深因膝下“无子”而焦虑,太监张敏告诉朱见深:“陛下,六年前,宫女纪氏为您生了个儿子,因害怕万贵妃谋害,一直没敢声张。

朱见深大喜,连忙召见这个儿子,给他取名为朱祐樘。商辂建议朱见深立朱祐樘为太子,朱见深欣然同意。而后,朱见深让商辂入东宫教导朱祐樘。朱祐樘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笔者认为,孝宗皇帝是明朝继太祖、太宗之后,最为优秀的帝王。他的优秀品格,和商辂的教育不无关系。

当年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辟后,废除了弟弟朱祁钰的帝号,将他降为郕王。成化十一年,彭时病逝,商辂接任首辅,坊间有很多人为朱祁钰鸣不平,商辂建议朱见深恢复朱祁钰的皇帝封号。朱见深非常犹豫,后来商辂再三谏言,朱见深遂昭告天下,承认叔叔朱祁钰是大明朝的第七位帝王,并为朱祁钰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另外,在彭时去世之后,万安、刘吉等“纸糊阁老”人进入内阁,再加上朱见深设立西厂,宠信宦官汪直。商辂虽然身为首辅,但独木难支。在这期间,他主持赈灾,减免税赋,阻止工部到四川伐木建造宫殿,做了一系列力所能及之事。

成化十三年,汪直大兴牢狱,商辂列出汪直的11条罪状,坚决反对汪直。可明宪宗朱见深却对汪直百般袒护,商辂心灰意冷,于当年提出致仕。朱见深没有挽留商辂,派驿车送商辂回乡。时年,商辂64岁。《明史》云:

“士大夫益俯首事直,无敢与抗者矣”

商辂走了之后,再无人反抗汪直,成化朝的后半段,进入晦暗阶段。

回乡后的商辂不再过问朝堂之事,专心在家整理自己的书稿,多年都未曾出门。他的子孙受他的教诲,都遵纪守法,和睦乡里。

商辂告老还乡后,在淳安生活了十年。期间,内阁次辅刘吉曾来看望他,看到商辂子孙满堂,非常感慨,这便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成化二十三年,商辂病逝于家乡,享年73岁。朱见深为他辍朝一日,谥号“文毅”。

《明史》云: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明史认为,明朝内阁宰相,除了开创仁宣之治的“三杨”之外,也就四个比较贤明的宰辅,其中就包括彭时和商辂。

在笔者看来,商辂作为“三元及第”,很早便进入内阁,他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在景泰朝入阁8年,在成化朝入阁11年,19年的“宰相”生涯,他的经历极为丰富。虽然历经风波,虽然他曾被贬为庶人,但他仍有一颗赤子之心。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他都能坚守大义,为民请命,不失为一位好宰相。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商辂的“三元及第”身份不值得骄傲,但是,他的杰出的能力、正直的本心和高尚的修养,值得他骄傲千年。


本文系博史通今原创,参考:《明史》《少保商文毅公墓志铭》《国朝献徵录》,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淳安   景泰   明朝   成化   太上皇   明史   满堂   内阁   宰相   太后   子孙   状元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