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王朝,亡国前,也要用尽余力灭掉3个强国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唐朝可谓是其中翘楚。

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融合,这些都让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以至于后来还在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然而没有什么能够一直走上坡路,盛极之后便是衰落。贞观、永徽、开元三朝盛世已经让大唐走到了巅峰,从此便开始了下坡路。这其中的过渡人物就是唐玄宗,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

唐玄宗冲破武则天的禁锢,打碎韦皇后的皇帝梦,历经重重困难终于登上了皇位。

这时的唐玄宗拥有着一个明君该有的气魄,先后任用姚崇、宋璟、涨说、张九龄担任宰相,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唐玄宗整顿吏治、发展民生,打造出了享誉历史的开元盛世。

然而就是这样的皇帝也避免不了犯老生常谈的错。盛世之后,唐玄宗骄傲自满、沉迷享乐、好大喜功、不理朝政。

先是流连后宫、宠信妃子,连自己族人的妃子都要不顾礼仪的纳入宫中,这人就是闻名历史的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对于后宫及其家族的赏赐,唐玄宗毫不吝啬,把国库的钱都赏了出去。

单从一个典故就可以知道这时的唐玄宗有多荒唐。杨玉环爱吃荔枝,唐玄宗为了讨其欢心,竟然令驿卒快马从2100多公里外的岭南送新鲜的荔枝回长安。要知道那个年代,要做到这样的事情何其耗财耗力。

不光如此,唐玄宗爱屋及乌之下,提拔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做了宰相,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国忠贪图权势、祸乱朝政,两次贸然出征南诏国,均因错误指挥大败而归,给唐军造成了极大损失。

这两次胜利让南诏国看清了局势,大唐不再是那个万朝觐见的庞然巨兽。最终南诏国背叛唐朝,投靠吐蕃,还降服了周边的寻传蛮和骠国,并且出兵占据占领了剑南道的嶲州和黎州。

在内政上,杨国忠只知争权夺利,不顾民生。关中连年大雨导致严重饥荒,为了掩盖此事,杨国忠用事先准备好的粮食哄骗唐玄宗,致使灾民苦不堪言。

原本为了增强军事力量所设置的十节度使和募兵制,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造就了边将久任、军阀权重的局面,这其中最为势大的便是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的胡人安禄山。

安禄山对大唐的现状心知肚明,所以在自己实力强大起来后便以“忧国之危、奉命征讨杨国忠”之名伙同史思明起兵造反,这就是鼎鼎有名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麾下20万士兵,朝廷可用之人不过8万,安禄山大军之势无人可挡,很快便攻占洛阳,兵临潼关。

在哥舒翰的带领下唐军在潼关阻挡住了安禄山,此时杨国忠又开始作妖,鼓动唐玄宗主动出击,结果中计丢失潼关。

安禄山一路攻入长安,逼得唐玄宗仓皇出逃,于是就有了杀杨国忠、马嵬坡上溢死杨贵妃。之后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灵武。

李亨及其儿子李豫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为将领平叛,历经多年终于剿灭了叛军,结束了这场长达七年的叛乱。

虽然平息了叛乱,但其给大唐带来的后果却极其严重。

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躲避战乱百姓纷纷搬离,导致战争结束后诸多地区荒无人烟,留下来的百姓也由于基础设施被大量破坏而生活无以为继。

安史之乱持续时间之长、地域之广,给大唐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为了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朝廷只能选择加大税收,在“暴刑暴赋”之下,农民的生活愈发难捱,不得已之下只好掀起了起义浪潮。

虽然这些起义都不成气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但一个王朝的根基往往是从这里崩溃的。

战后边疆守备形同虚设,岌岌可危。当时为了平叛安史之乱,朝廷将边疆的大部分守备部队调往内地,导致边疆守备力量及其虚弱。

从唐朝建国以来,吐蕃便是心头大患。唐太宗时期吐蕃与唐交好,唐朝先后有两位公主下嫁。之后虽然也有纷争,但大唐凭着强大国力始终压制着吐蕃。

安史之乱后局势却天翻地覆,由于边疆守备力量的虚弱,吐蕃一路高歌猛进,不但占领了不少地区,甚至一度攻到长安。

一个吐蕃就足以让此时的大唐手忙脚乱了,然而朝廷竟然还要添乱。先是藩镇首领侮辱南诏国阁逻凤随行父女,逼迫南诏国倒向吐蕃。继而因君臣猜疑导致仆固怀恩反叛,与回纥交恶。

吐蕃、南诏、回纥联手之后,唐庭损失惨重,国土大面积丢失。所幸此时德宗听取了联合纵横的意见,令韦皋实施计划

韦皋在得知南诏国与吐蕃之间有嫌隙时,立马想办法激化矛盾、展现军事力量,成功让南诏国归顺大唐。

在南诏国的帮助下,唐军连胜数战,击杀数名吐蕃高官,收复大量国土,吐蕃就此式微。最终在咸通年间,张议潮率军消灭吐蕃,自此唐朝再无西域之忧。

回纥原本和唐朝关系极好,平叛安史之乱时回纥借兵之举可以说立了大功。可自此以后唐朝的式微和回纥的居功自傲使得情况发生了转变。

回纥屡次和吐蕃联手扰乱边境,但唐朝无力做出反击。在吐蕃这个心腹大患除掉以后,唐朝终于腾出手来,与黠戞斯汗国联手将回纥汗国灭亡。

南诏国再次归顺唐朝没过多久,其野心便有跃然纸上,屡屡侵犯唐朝疆土。

虽说唐朝式微,可一个小小南诏国并不能掀起大浪。在王威等将领的带领下,数次击败南诏,重创其国力,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看起来大唐依然威风凛凛,战无不胜,可实际上已经是满目疮痍。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朝廷根本无力管辖。

百姓在藩镇的统治下民不聊生。到了晚唐时期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最终大唐还是烟消云散,五代十国时代到来。

我们作为这段历史的观察者,从中应当明白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我们只能戒骄戒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经营好我们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潼关   吐蕃   藩镇   大唐   王朝   安史之乱   南诏   长安   亡国   血性   边疆   朝廷   强国   唐朝   余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