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起义后为何都成了军事将才?原因很现实

前言

刘邦身边围绕着一群看似普通的小人物,他们或小吏,或屠夫,平日里最多不过是刘邦的酒肉朋友。

然而秦末乱世中,他们竟化身战场猛将,一展雄才,以自己的方式扶持刘邦走向帝位。那么,这些平凡之徒是如何一跃成为开国名臣的呢?刘邦又凭什么看中他们,将他们扶上高位呢?

起兵时刻,最先响应的酒肉之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秦朝在短短15年的统治后就此瓦解。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邦也据有沛县起兵反秦。

当时在场的人很多都并不看好这个出身卑微的农民首领。然而对于萧何和樊哙来说,他们坚定地选择跟随刘邦。

起兵时刻,最先响应的酒肉之交

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他的两个朋友萧何和樊哙毫不犹豫地决定追随他左右。尽管当时在场的许多人并不看好刘邦,但是这两个与刘邦情同兄弟的小人物,却对刘邦心存深深的信任和忠诚。或许是他们在酒桌上已看清这个豪爽的青年有着过人的气魄与胸怀,这一次,他们选择紧紧追随,永不离弃。

曾任县里小吏的萧何,性情舒坦,善解人意,他与刘邦私交甚笃,两人经常碰面喝酒作乐。萧何平日里眼光独到,他看透了刘邦的潜质,相信有朝一日他必将龙腾万里

所以这一次起兵,他果断辞官跟随。屠夫樊哙酷似豪杰,又似市井无赖,性格粗犷,鲜有读书,却很有侠义气概,他与刘邦也是老交情了。起兵那天,他二话不说便提刀而来:“有酒便有我,有事便有我!”

后世赞颂这两个最初追随者的决断和洞察,不愧是伯乐,能够在泥沙中辨识千里马的潜质。而他们之所以对刘邦死心塌地,也正因为日日朝夕的相处中,已熟知刘邦的为人。刘邦性格开朗,豪迈大度,待人热情,又有远大抱负,最能唤起这两个小人物的向往和忠心。

掌管大局的军师之才,在追随刘邦四处征战、建立汉朝的过程中,萧何和樊哙表现出了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他们并非只会举杯,还同样是万夫不当的猛将。

掌管大局的军师之才

刘邦起兵后,很快攻占了咸阳,取得关中之地。此时诸将都在搜刮财富,唯有原本只是一个小吏的萧何冷静地保护起政府机构,并收拢了重要的文书。这为日后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前方刘邦与项羽白刃相见、生死相搏之际,身处后方的萧何更是死守大局。他安抚百姓,发展经济,为前线源源不断输送给养。正是他在内线建立的坚实后方,巩固了汉军的战力。

随后,萧何又挽留了一次又一次决定离开的韩信。韩信乃是汉朝名将,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才华出众的个性也使他屡生波折。如果没有萧何一次次苦苦相劝,刘邦必然失去这一千里马的辅佐。

在成为名相之后,萧何依旧冷静睿智。在汉朝初年,他凭自己与韩信的深交,设计将谋反的韩信骗入宫中诛杀。这个决断无疑避免了一次足以动摇国本之变乱。可见,他不仅文韬武略,还具备决胜千里的果决之能。

酣战时节见真情,在建功立业的征途上,樊哙和萧何都体现出了过人的勇武之才,成为刘邦麾下的得力助手。尤其是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他们更是冲锋陷阵,以头铁流血,屡次拯救刘邦于险境。

酣战时节见真情

在与项羽的厮杀中,刘邦屡次陷入险境。鸿门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会上刘邦被困,几乎丧命。危急关头,樊哙不惜闯进席间,迎面痛斥项羽。他的大无畏给在场诸侯以深刻印象,项羽也由衷赞叹他的刚猛过人。在这紧要关头,正是樊哙与项羽得以周旋,刘邦才得以脱身。足见在酣战时节,忠诚的酒肉之交樊哙正是刘邦最坚强的后盾。

战争年代,刀光剑影,生死场上方能看清谁才是真正的知己。樊哙屡建奇功,令人刮目相看。他彪悍过人,每每杀入敌阵,所向披靡。

正是这位出身草莽的屠夫,挥舞长刀,为刘邦打开局势,立下汗马功劳。他那豪迈大度的个性,也深深感染着士卒,一时间人心大振。无数次战役在他的带领下告捷报捷,奠定了刘邦称帝的基础。

风云变幻,故人入朝不忘,历经沧桑,刘邦最终在这些兄弟般的酒肉之交辅助下,终于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开启霸业。时至今日,当他步入帝位,心境已非昔比,这些故交如何取舍呢?

风云变幻,故人入朝不忘

爬上高峰,踏着白骨,刘邦深知自己走到今日非一人之力。正是最初追随的,那些在起兵之初便决心相随的朋友,如今已无人不封侯拜相。其中樊哙官至大将军,萧何更是做了丞相之职。眼泪与鲜血已干涸,他们与那个豪放不羁的酒肉朋友如今都已头白,官服笼罩,战袍褪下。

时移世易,大势所趋,即使如此,刘邦并未忘记过去。他依然与太师樊哙重拾往日情谊。在步入暮年之时,两人依然能言笑晏晏,侃侃而谈。

太常萧何则淡出朝堂,隐居咸阳别业,避开权力纷争。即使已罢相,刘邦依然常常亲自前往他的府邸,与他痛饮重温从前。身在忠诚之人中间,方得称心安排。

人生若只如初见,结交了小人物,日后又如何风风光光?切磋琢磨,品茗长谈过一生,这大起大落人生的点点滴滴,终将化作灵魂深处一抹温暖,那是岁月不可磨灭的真情印记。

结语


刘邦,一个儿时与老乡酒肉朋友共患难,最终建立了伟大王朝的英雄。然而,他成功的过程中,离不开那些曾围绕在他身边的志同道合的战友,这些酒肉朋友在他夺取天下的征途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历史的沧桑并未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刘邦晚年,他的亲信萧何在行事时力求低调,极力避免与刘邦的猜忌相悖。萧何曾是刘邦最亲密的谋士,为刘邦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成功之后,历史的演绎使得他不得不保持警惕和低调,以免激起刘邦的猜疑。这种变化也让人看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权谋的漩涡中,也不得不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取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酒肉朋友   刘邦   沛县   项羽   小吏   汗马功劳   酒肉   汉朝   屠夫   小人物   现实   身边   原因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