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现在竟能养活亿万中国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被称为“死亡之海”那里是曾经的“地球之耳”,荒无人烟,寸草不生,被黄沙所覆盖。或许你可能对罗布泊并未有太多的了解,但你一定知道古楼兰。

古楼兰是曾经西域的一个国家,在罗布泊盆地的西南部。正是罗布泊的干涸导致了古楼兰的遗弃。罗布泊也伴随着古楼兰消失的秘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今罗布泊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的探索,它也逐渐揭露了自己的真面目。

因为罗布泊的一样宝藏被大家发现,它飞快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当中,曾经那个“死亡之海”变成了如今的“宝藏之地”,竟还能养活亿万中国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中的古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这句诗表达了守在边关的将士,早已身经百战,身上所穿的铠甲磨穿,但自己的雄心壮志不灭,不打败远方进犯自己国家之敌,那么将士们就誓不返回家。

“黄沙遮浪,楼兰无藤。”

说起楼兰,不得不提起出使西域的张骞。

当时的汉武帝时期匈奴横行,张骞出使西域意图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没想到这一去正是开启了与西域的交流之路。

而碰到这楼兰古国更是张骞的机缘巧合。前往西域的路途自然是艰难十足,在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张骞率领着自己的部队继续沿着漫天黄沙不断前进。

面对着浩瀚无垠的沙漠,面对着水源匮乏的部队,张骞心里不禁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一路下来只有黄沙作伴,一路向西。正当张骞部队疲惫不堪,失去希望的时候,一抹绿色突然照亮了张骞干涩的眼睛。

那是绿洲,在漫天黄沙中的绿洲。而在这绿洲旁边有一座在沙漠中屹立的黄金古城。张骞也是快步前往了这座古城,里面的居民热情好客,语言不通并没有成为双方的交流阻碍。张骞用肢体语言告诉了居民需要水,居民也是心领神会的看懂并给张骞一行人水。

这次出使西域张骞很多的神奇发现让张骞倍感珍贵,于是他觉得应该记录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并决定把这些记录下来的珍贵资料交给汉武帝。这些资料也让汉朝对西域有了新的了解,西域的神秘面纱被张骞揭露开来。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它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

楼兰建立的时候恰逢罗布泊历史上水源充沛的时期,那时候的罗布泊水草丰美,拥有着在沙漠中的绿洲,罗布泊也被评价为“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张骞出使西域也正好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商贸之路,丝绸之路。

地处荒漠绿洲的楼兰自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咽喉门户,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在此休憩安顿,楼兰城因为这些商人的流动也变得繁华不已。

商人积聚的楼兰古城也是成为了那时丝绸之路繁华的一个缩影。不少财富在这座城里流通。这座繁华的城市也因世人的记载,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但这座城市在没有经历战争的情况下,离奇的泯然于世。这充满着谜团和疑惑,可因为当时史实记载极少,这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一些相关的人士推测楼兰古国的消失与罗布泊有着密切的关系,之所以楼兰古国能建立在沙漠中全是因为地理位置好,水资源较充沛。

可因为过多的商人积聚于那里做交易,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这导致绿洲的河流干涸,绿洲的河流来自于天山,昆仑山所融化的雪水,在没有水利工程和节制的使用下,河流水位线逐年下降。

楼兰古国在没有充足水源的情况下,里面的居民只能自己选择离开。史书上也记录了这一点,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楼兰的缺水就逐渐显露倪端,最为关键的是当时的河流改道,这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派遣了数千兵力来到楼兰,又召集了诸多将士,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这才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但这些方法也都只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水源充沛,夏冬水源不缺的楼兰,居然到了要用相关法令来限制居民用水,这种极度拮据的用水处境也是为后续的楼兰灭亡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最后面对着仍在持续消失的水源,这座城市也被丢弃。

楼兰古国这一历史上曾经如此繁华的国家最后也因为水源匮乏,商道转移,环境变化消亡,令人惋惜不已。

虽然楼兰早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罗布泊仍存在于这个世上,让我们透过它的身影,还能感受到在数千年前的当时,浩瀚沙漠中一路路商队交错,骑着骆驼,驼铃响动的场景。

荒无人烟之地

罗布泊附近地区如此荒凉究竟是为何呢?

这不得不从地理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论说干旱,它论第二,没人敢论第一。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边,阳光在此肆无忌惮地散发着,海拔780米左右,不算高,但很少有能遮挡阳光的地方,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属于它的危险的气息。

罗布泊的天气特别极端,白天的高温可以达到五十摄氏度,晚上的低温可以达到零下摄氏度,极端起伏的气温让人们很难在此环境下生存。

而罗布泊也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离城区较远。在没有足够的日常资源情况下,人们很难在此生活下去。这里也因此变得荒无人烟。

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想要征服这个荒芜人烟的的地方,可也都纷纷因为其的恐怖,命丧于此。

彭加木,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在边疆科研工作需要人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毅然以身作,把自己的心血灌注于此,他的大量科研工作为发展中国的植物病毒的研究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80年5月,彭加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到罗布泊考察,他担任了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此时的他深知前往罗布泊的危险和艰难,身为队长带领着考察队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考察,这支队伍穿梭在沙漠中,必定会经历不少磨难和考验。

他身上扛着的责任不言而喻,这次历程是伟大但又悲壮的,这次考察在近百年来第一次较为详细的揭露了罗卜泊的面貌。

1980年6月5日,经过28天的长途跋涉,这支队伍实现中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这个全长450公里的恐怖路程,其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考察人员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

他们采集了众多种类的矿物化石,并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这些宝贵资料为中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为了更好地研究罗布泊,彭加木提出了一种想法,就是利用几十天时间,再次带着队伍重新回到罗布泊地区,开启一条崭新的罗布泊之路。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营地扎营安寨的时候。其时在这时候,所剩下来的汽油和水就已经不多了。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继续能东进考察。彭加木毅然决然的提出要独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处。可惜的是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他最后不幸失踪。党中央、国务院得知消息后,告知中国科学院领导并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得联系,累计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地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没找到蛛丝马迹。

就这样这一位伟大的中国生物病毒专家被这漫天沙漠吞噬了自己的生命。

余纯顺,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行程达4万多公里。发表游记40余万字,沿途拍摄照片8千余张,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尤其是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极”的壮举,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

出发前的余顺纯是信心满满,觉得穿越罗布泊只是小试牛刀,他的目标是要穿越塔里克沙漠。可惜的是罗步泊情况难料,“死亡之海”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

罗布泊常年干旱高温,可以迅速蒸发人类的汗水,单纯只是水的补充根本不起作用,只有在水和盐同时补充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人的体能充沛。

而根据尸检报告显示,余纯顺正是因为罗布泊的高温难耐,在只补充了少量水分的情况下,最终因为迷路导致了死亡。

在此之前上海电视台决定提供给余顺纯三部GPS,可余顺纯直接拒绝了,毕竟余顺纯在此之前从未使用过这个在当时新奇的设备,如果有三天时间他一定会好好学一下,可那时候早已没有时间去学习了。

这也为他之后的死亡埋下了一个伏笔,在罗布泊盆地没有特别突出的参照物,除非拥有GPS或者是丰富的经验,不然在常规辩向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迷失方向。

余顺纯也正是吃了这一亏,导致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罗布泊。但余顺纯他的敢于探索,勇敢挑战大自然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人类的勇气和不放弃。

而罗布泊还是中国核试验的所在地,我国在罗布泊地区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了第一颗氢弹,那里一共进行了45次的核试验。

数千万计的科学家在荒漠中没日没夜的研究,为中国制造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为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增添了分量,不再被一些其它的大国所压迫。罗布泊见证了火光中的中国,逐渐雄起的“东方雄狮”。

养活亿万中国人的“罗布泊”

如今的罗布泊随着我们对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加也是逐渐脱离了以前干旱的情况。21世纪以后,在面对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我国也开始种植树木植被来改善罗布泊的相关环境。

植物的根系扎入土壤,可以增加土壤的留水能力稳固沙土,能防风减小地表的水分蒸发。长期下来,能给罗布泊存下不少的水源。

随着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罗布泊的水源主要来源的雪水增多,导致罗布泊逐年水量也是逐渐增加。虽然罗布泊的水源增加是一种不错的趋势,但也有一些专家表示,罗布泊的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雪水,以目前的温室效应进程来看,过不了几十年,高山融水就会消失殆尽,那时候的罗布泊会再次变得干旱。

罗布泊的一项宝藏的发现,让其不再是之前的“死亡之海”,而是转变成了一个宝藏之地。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了罗布泊的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罗布泊可能蕴藏着大量的钾盐资源。

这里是一个盐湖,而且不仅盐分含量高,其中的钾盐含量也是相当丰富的。周边众多的河流,在流经此地时,将含有钾盐的沉积物带入了罗布泊,使得钾盐的含量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大规模的钾盐矿。

钾肥一直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农业也是我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行业。充足的钾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让罗布泊的钾盐得到充足的利用,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铁路,公路,化肥厂。

这些大量的钾盐资源,为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大的支持和动力。

结语

数千年前,罗布泊是楼兰古国所在地,它见证了一个个商队横穿沙漠,对外交流,商业贸易的路。往后罗布泊是死亡之海,它的干旱,它的危险,它的恐怖,吞噬了一个个前仆后继闯入它的人,随着我们日益重视环境,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保护环境下,罗布泊展现出了新的生机。

这也告诉我们,坚定不移地保护环境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环境是会随着我们的付出有所改善的。我们往后还是要继续持之以恒的保护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罗布泊   楼兰   西域   钾盐   铁粉   黄沙   水源   中国   绿洲   沙漠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