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真正搞科研的人却落选了!

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这份名单中,有人指出,大部分新当选的院士要么是党委书记,要么是大学校长,而非科研工作者。


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院士选拔标准的热议,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科研成果和行政地位之间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份名单。据报道,2023年新当选的院士中,党委书记和大学校长占据了绝大多数。这引发了人们对于院士选拔标准的质疑。


一位备受瞩目的例子是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多次竞选院士却屡屡落选。这种现象让人不禁要问,到底是科研成果更重要,还是行政地位更有利于成为院士呢?


以屠呦呦为例,她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因发现了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尽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她却屡次未能当选为院士。这引发了人们对院士选拔标准的质疑,也让人们开始思考:科研成果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例是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茹振钢攻克了小麦杂交育种的世界性难题,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小麦高产问题。然而,他却因为学历较低,被视为不符合院士选拔标准而落选。这让人不禁要问,院士选拔是要以科技成果为依据,还是要以身份和官职为依据呢?


对于这些现象,人们也开始担心这种趋势会让一线搞科研的人失望和寒心。科研工作者不善交际、不善疏通关系,却成果斐然,他们会因为院士选拔的现状而感到失望和寒心。这种现象也让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科研成果已经不再是成为院士的唯一标准了?


我们也要思考,这样的现象会对国家的科研产生何种影响。如果大部分的院士都是书记和院长,他们需要既要搞行政,又要搞科研,这样的情况是否合理?这些校长、书记哪有时间去搞研究呢?这种情况是否会导致科研资源的错配,成果的低效利用?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国外的留学人员对于回国搞科研的意愿也在逐渐减弱。他们宁可留在国外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而不愿意回国。这是对国内科研环境的不满,也是对院士制度的质疑。


这种现象让人深思,是不是我国的科研体系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院士制度是否还能够充分体现科技领域攻关的带头人呢?


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些现象背后是否暗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院士制度本应是科技领域攻关的带头人,而不是身份和官职的替代品。


如果院士选拔标准发生了偏离,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一制度的本质。院士制度应当以科研成果为评判标准,而非行政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国家科研体系的正常运转,也才能保证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反思,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院士制度的本质,也需要审视我们国家科研体系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更好的制度安排,也才能够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确保院士制度能够充分体现科技领域攻关的带头人,而不是成为身份和官职的替代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希望我们的院士制度能够朝着更加科学、公正的方向发展,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院士   科研   两院   带头人   官职   科研成果   现象   领域   制度   年度   标准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