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都没拿下的高精尖光刻技术,凭什么荷兰领先?我国还差多远?

现在中国人对光刻机为何那么执着?今年9月份谣传清华大学搞出了国产光刻机,一个月后又有人用光刻机当噱头,结果立马被罚款上百万!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光刻机是干嘛的,但并不妨碍大家期盼国产光刻机的诞生。

普通人都搞不清楚的光刻机,凭什么成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新明珠”

我国现在的光刻机技术,离真正的高精尖领域,还有多远的距离呢?

两条假消息

第一条假消息是在9月份出现的,主要内容是,国产的光刻机要来了,未来的工厂在雄安新区,并且是由清华大学牵头。

消息前脚刚出,辟谣后脚就跟上了。牵头单位不是网传的清华大学,而是中国电子院。他们的项目也不是光刻机,而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所在地并非雄安而是怀柔,早在2019年就已经动工建设。

虽然都带着光,但是这个项目跟光刻机相隔十万八千里,同步辐射光可以简单理解为观察微观世界的一种高能设备,跟光刻机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该谣言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绝大多数公众对光刻机技术的不了解,才助长了流言蜚语更大范围传播。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有些大众过于急迫的心理,期望着国家能以更快的速度,将光刻机的短板补上。这种心理作用,反过来放大了舆论的影响,让光刻机的舆论热度进一步居高不下

有舆论热度,自然就会有不断的假消息。时隔一个月,另一条偷换概念的消息又出现了。而且这一次,传播该消息的人还涉嫌犯罪

位于苏州的一家上市公司,把自家生产的普通激光刻写设备,故意混淆概念说成是光刻机。不明所以的大众,认为他们的光刻机,就是生产芯片用的光刻机。

最终,该公司因为散播虚假消息,被证监会罚款150万元,对传播虚假消息的直接责任人罚款100万元。

所以你看,先不说国家何时会攻克光刻机问题,至少因为舆论热度的不减,有人已经嗅出其中的商机了。本质上,都是因为公众过于急切的”吃热豆腐“心理,让各种谣言漫天飞。

回到光刻机本身,单纯从技术上来看,这背后的前后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光刻机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芯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义。简单来说,芯片就是电子设备中,承载计算读写载体。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相应的可以将这个载体制作的越来越小。帮助人类实现这种可能的,就是光刻技术

芯片是伴随着计算机出现的。上世纪40年代的首批计算机体型庞大,那是因为其中运行的设备是真空管。美国当年制造的首台计算机中,光是真空管就有18000个。

庞大笨重还非常容易损坏,这肯定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彼时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又埋头苦干,很快就找到了替代真空管的另一种设备——晶体管

真空管计算机

晶体管成了计算机内的新部件,后来出现的各种大屁股电视机,它内部的主要构造也有晶体管。相比真空管虽然好多了,可晶体管设备还是复杂庞大

为此科学家们继续攻关,他们想着能不能把晶体管这种设备,复刻到更小的载体上。顺着这一思路,科学家开始用硅或者锗这类材料制成板状结构,而后再在上面形成集成电路。这就是现在人们一直说的芯片,它其实就是集成电路

问题解决了,而且在当时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小型化的技术。但当时的技术叫蚀刻或者是照相雕版,因为原理和照相类似,不同的是集成电路制作的是电路元件

晶体管计算机

到上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又通过显微镜得到启发,进一步将集成电路的制作变得微小化精密化。由于该技术起初是由美国研制的,所以上世纪60年代的相关产品设备,也是由美国人率先制造出来的。

此时,集成电路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产业链逐步形成,不光美国的公司在研发,日本以及荷兰的一些公司也加入了其中。

如今,就算不懂光刻技术的人,也可能因为各种消息而听过阿斯麦这家公司。而在上世纪60年代,它的前身是另一家名为Natlab荷兰公司

阿斯麦现在在光刻机领域的优势,就是由它的前身公司打下的基础。还在1967年,该公司产品的精密度就提升了一个台阶。比如微小设备的位移,10厘米的位移距离,误差可以缩小到0.1微米之内

精密度高,在当时却并非该领域最大的优势。这家公司接下来的经营可谓步履艰难,除了美国的产品,日本也在80年代推出新产品,荷兰的这家公司难以和前两者竞争,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就在这时候,荷兰本土的阿斯麦想要收购该公司。1984年,该公司正式被并购到了阿斯麦的旗下。

从那以后,阿斯麦生产与芯片相关的一切产品。5年的时间,新公司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市场就扩张到了15%。到了90年代,美国以及日本的产品相继被其赶出了市场。

事实上在这期间,美国也曾专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试图在该领域超过阿斯麦。可惜,由于没有此前多年的技术积淀,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后果就是什么都没搞出来

到了21世纪,阿斯麦除了生产,研发同样也没有停止。依照原先的技术积累,再加上不断整合新的技术成果,这也使得阿斯麦在该领域基本上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地步。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阿斯麦既是一个企业,又像一家实验室,知识和技术的密度很高,擅长系统集成领域的知识,同时又能持续吸纳更多的研究和发明。

除了与光刻技术直接相关联的因素外,荷兰最终能成为光刻机领域的“大拿”,还有一些看似无用和不太相关联的原因。

行业大拿的修炼记

芯片属于电子产品,但光刻机不但融合了科学技术,还勾连着制镜技术绘画艺术乃至独特的科学精神

曹则贤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员,在他看来,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光刻技术领域的佼佼者,是由系统性的基础共同构筑起来的。

荷兰的玻璃制造业相当发达,其中的一项便是各种镜片的制造,而这一领域又推动了光学和视觉学的进步。

还在1608年荷兰人拥有了望远镜发明专利,这让后来的天文学家看到了月球的表面以及更遥远的星空。在这个基础上,主导西方世界千年的地心说被瓦解,近代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就此蔓延开来。

再后来,荷兰人又制造了显微镜,显微镜让人类看到了更微观的世界。在这一基础上,荷兰人在光学仪器方面的技术和学术水平遥遥领先。时至今日,流通于世界的各种电子显微镜,还是由荷兰的 Philips 公司制造。

如果说技术在一个领域的进步是显性和直观的,绘画艺术对于光学和显微术,就是一种延伸助力

谁都不能否认,荷兰是绘画艺术大国,其中的一些知名画家,都能细微地表现细节,这种艺术上的表现形式,跟光学和显微是共通的。比如维梅尔的一些画作,在光学的运用上可以达到投影几何效果。

艺术上的想象和科学上的探索,在某种角度相遇交汇了,而长时间的积淀,又让荷兰人在这一领域拥有了深厚的根基。

回到光刻机本身上来,本质上更小的芯片,就是操控、制造和观察更小的细节,在光学的应用上,这就需要更短波长的光。而产生各种光源的必要元器件,就是各种透镜反射镜探测器等等。

荷兰人长久以来,在光学领域就有制造各种仪器的习惯和优势,再加上科学与艺术在历史上的长期积淀,最终让现代的荷兰人,在光刻技术领域成了排头兵

上述这些东西看似无用,但是却是构成光刻技术的庞大基础体系。尤其是设计到产业链和配套部件的时候,某些领域有没有经验,有没有这些产品,就直接决定能否在技术上获得突破。

我国在该领域的差距

截止到目前,我国没有光刻机产品。其实不光是我们,有的原本具有光刻技术的国家,现在手艺生疏技术也落后了。

我们在该领域的主要问题,产业基础薄弱虽然有持续性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上面也提到了,荷兰的阿斯麦不光是生产者,多年来还持续在研究。

因为有基础,无论是在研发队伍还是投资上,比我们从零开始研究都具备优势。

除此之外,设计光学领域的配套设备比如光源、物镜、传感器等部件,有些不能制造,供应链的完整性更不具备

一句话,想拥有自己的独立技术,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得跟进。而不管是人才的培育,还是技术设备的研发,都需要时间去沉淀。

结语

如今全世界的光刻机领域,基本上都被荷兰人垄断了。所以不光是我国,其他一些国家也想反超。

而反超的另一技术,就是不同于光刻技术的纳米压印技术。在该领域,近年来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虽然也有所突破,并且技术专利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但要想在未来取得更广泛的应用,同样还需要时间去推动和沉淀。

所以总结来看,不管是光刻技术,还是有希望超越其的纳米压印,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沉淀和研究,过于操切的心态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国产光刻机工厂落地雄安?中国电子院辟谣》 第一财经 2023年9月19日

《苏州一上市公司发布涉“光刻机”不实信息被罚150万人民币》 联合早报 2023年10月14日

《为何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由荷兰制造?》 上海科技报 2023年9月6日

《半导体制造光刻机发展分析》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3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光刻   荷兰   美日   高精尖   真空管   多远   荷兰人   晶体管   技术   美国   领域   消息   我国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