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林觉民的遗书被抢,土匪看完泪流满面,将所抢物品如数奉还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林觉民于1887年出生在福州侯官县,其亲生父亲是林孝觊。鉴于林孝觊的弟弟林教颖一直无法生育,林孝觊决定将林觉民过继给弟弟。虽然是过继,但林教颖将林觉民视如己出。林孝颖是当地著名的文学家,以其诗文才华传世。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林觉民也成为博览群书的文学才子。1900年,年仅13岁的林觉民被父亲强迫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当时清政府尚未垮台,家中长辈期望林觉民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成为家族的荣耀。然而,林觉民对那个时代已经不再适用的“老八股”科举制度感到无法救国,认为其已脱离时代潮流。因此,他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七个大字,毅然离开了考场。

两年后,15岁的林觉民与父亲一同前往全民大学堂。在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激烈碰撞中,林觉民产生了强烈的救国思想。随后,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福建高等学堂继续深造。1905年,尚未正式毕业的林觉民结婚,娶妻陈意映,一位出生于福州螺洲的大家闺秀。陈意映比林觉民小四岁,两人婚后和睦相处。1906年,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儿子,取名林伯新。尽管婚后生活渐入佳境,林觉民并未停止对革命探索的步伐。1907年,年仅20岁的他自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林觉民通过新思想的洗礼,对腐败的清政府更是厌恶至极,于是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1911年春,经历了思想洗礼的林觉民突然返回祖国,令妻子陈意映感到惊喜。虽然陈意映知晓丈夫从事革命活动,但当时她已怀有第二个孩子,希望丈夫能留在家中。然而,出于家国大义,林觉民仍告别家人,准备参与广州起义。临别之际,他预感此行危险重重,为妻子和父亲分别写了一封信。给妻子的信辞藻丰富,而给父亲的信则相对简短。给陈意映的信,便是如今广为传颂的《与妻书》。

在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清政府捕获,被押往水师提督衙门接受审判。在狱中,他经历了严刑拷打,却坚决拒绝投降,年仅24岁就英勇牺牲。逝世后,清朝官吏随意丢弃了林觉民的尸体在一处乱坟岗。一位名叫潘达微的革命党人得知烈士们的遗体受到如此对待,心情十分沉痛。他通过父亲创办的广仁善堂募集资金,将包括林觉民在内的烈士遗体安葬在如今的广州黄花岗。林觉民的父亲料想清政府必定会来找麻烦,于是迅速以低价出售了祖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有人将林觉民的两封遗书偷偷塞进祖宅门缝。陈意映最终在一天接到这两封信,却已为时晚矣,丈夫林觉民早已牺牲。她当时泪流满面,孩子即将出生,伤心欲绝,不愿独自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寻找丈夫的念头。不久后,她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林仲新。然而,这个儿子的出生并没有给陈意映带来喜悦和希望。两年后,22岁的陈意映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寄托在爷爷奶奶的关爱之下。林觉民的大儿子阿新,如前文所述,于九岁时因病夭折。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遗腹子林仲新身上。林仲新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18岁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跟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共事。因得到林森的提携,林仲新曾担任国民政府科长。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西迁至重庆。身为科长的林仲新自然随政府前往,而为防范意外,他委托堂弟林性奎将父亲林觉民的两封遗书及其他财物带回福州老家保存。然而,途中却遭遇强盗抢劫的事件。这两封被土匪归还的《与妻书》,于1959年由林仲新捐赠给福建省博物馆。

如今,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早已被选入语文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正因为有像林觉民这样的革命先烈,我们才能享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黄花岗   烈士   国民政府   福州   科举   遗书   土匪   泪流满面   清政府   本文   丈夫   妻子   父亲   物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