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蕴藏冬夏

编辑|蕴藏冬夏


凛冬已至,寒流,无处不在。

还不到寒冬腊月,尤其是早晚,温度实在太低,人们早早的就把毛衣棉裤拿出来涮洗等着穿了,不能让自己冻着。

然而,在还没有盛产棉花的宋朝时期冬天没有厚棉衣棉裤穿防风保暖,晚上睡觉又没有厚棉被盖着,那人们都是怎么在零下几十度的取暖过冬的呢?

«——【·古代时期的冬天有多冷?·】——»

冬天冷不冷不说,这雪下的可是一年比一年少。

据历史记载,在我国两宋时期,冬天经常大雪纷飞常常发生雪灾,厚厚的雪把庄稼都压住了。

大雪时常下个不停,厚到没过小腿,还有的人抵不过寒冬就面临被冻死的风险。

在这么冷的冬天,没有棉衣棉裤,人们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特殊的房屋构造·】——»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冻得都不想出门,甚至也不想出被窝,就想在暖和的屋子暖和的被窝待着。

我们有暖气、地暖可以保持室内的温度,也可以开空调。在更早的古代也发明创造了这种取暖装备

古代的墙不只是墙,人们通过“烧墙”来提高室内的温度,在墙与墙之间留出夹缝,好能供热取暖。

他们也会靠花椒来使房屋更能抵御风寒,就是我们所知的食材香料花椒。

取其温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内,有御寒保暖之效。

花椒除了可以给食物提味,也可以帮助墙体防寒。把花椒捣碎了,掺杂点泥土,用工具把做好的花椒泥涂抹在墙壁上。

花椒有辛辣的意味,可以有效防虫,在冬天也给房子保温。据历史记载,为了取暖皇宫中专门设立了椒房殿

普通老百姓没有条件建造火道房屋,也买不起炭火,他们只能冒着风雪的危险上山砍柴捡柴火。

一家子围着一个火炉,烧水煮食,抱团取暖。

他们睡得床也大多都是土炕,床下烧着柴火,保证被窝里的温暖,睡觉时不受冻。

他们也会在床上铺满茅草,当做一层厚床垫,能起一定的防潮作用,同时让床不那么硬睡得较舒适。

当然,富贵大户人家都有炭火,他们买来的炭火大多都是平民百姓手里的,他们就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好让这钱能维持家庭生计

也会有保暖小火炉,在古代名叫汤婆子。汤婆子是一种小型水壶,里面倒入热水,就可以产生热量,放在被窝最合适不过了。

有地位的人,他们的暖手炉更为高级,可以随身携带。

外表有着美丽的图案,还是金属制品,里面是一些余热的木炭或者炉灰。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外出,手里都拿着这个小火炉取暖。

那么,除了以上各种取暖方式,古代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穿纸衣·】——»

普通人家都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只能依靠褚麻、皮草,甚至是纸。

那个时候没有普及棉花,人们都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填充进衣服里,造成粗布麻衣。

原始人会用简单的树皮、长草做衣服遮体,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做衣服的技术,提取的植物纤维做的衣服并不实用。

随着工艺手段的发展,也越来越会挑选树皮,人们找到了更耐用更抗造的褚树皮,经过各种加工做成了纸衣。

为了其保暖防风性更好,百姓通常会往纸衣里塞很多填充物,例如是动物的皮毛,或者是卢絮、茅草。也就是如今的羽绒服

这种纸衣有抗寒效果,衣服原料也相对便宜,可以大量生产,在普通百姓中极为流行,满足百姓日常需要

我们都知道,动物有厚厚的皮毛,所以除了平日穿得纸衣,他们也会上山打猎,用动物的皮毛做外衣,抵御强烈的风寒。

这种皮草可以在上山砍柴时穿,也可以铺在床上摩擦生热,也可以盖在被子上挡风。

他们在吃的方面,也会比较讲究一些,他们会上山打猎,正好皮草能做外衣,剩下的肉就可以食用。

守着火炉煮水做饭,煮汤炒菜里面大多都会放些生姜,再喝上点小酒,都能让身体热起来。

«——【·结语·】——»

古代的人聪明智慧,为了让自己暖和起来,从吃喝、穿衣、住房各种方面出主意想办法。那个时候是真的冷,大雪纷飞,学厚的不行,这不是开玩笑,且烧的柴火都要经常上山砍,山上还有豺狼虎豹...

这些取暖方式一直被延顺下来,不断创新改造出了我们现在的各种取暖方式。

暖气、空调、火炕、暖手宝、暖宝宝,这些都是借鉴前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汤婆子   棉裤   炭火   柴火   花椒   宋朝   火炉   棉被   零下   保暖   寒冬   古人   冬天   古代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