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向美国购买“转基因大豆”,也不从俄罗斯购买,这是为什么

我国的大豆,90%以上的需求量需要进口,而美国又是全球主要的大豆种植国。可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却将该国的大豆,作为主要武器之一,剑指我国。

在寻找替代进口国时,我国的大豆买家普遍感到“采购选择有限”

有人提出,俄罗斯也产大豆,还离我国近,运输方便且便宜,为什么不从俄罗斯进口大豆,而偏偏选择“远且贵”的美国?这到底是为何?

具体还得从我国的大豆产业现状说起。

我国大豆现状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还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战略性物资。

同时,大豆产业链条非常长,除用于食品加工和压榨外,还被广泛用于饲料、医药、化工等各个领域。

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地缘政治和气候冲击将继续重塑全球粮食体系。

作为全球农产品贸易中最大、最集中的部分,大豆为此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豆类及其副产品占据全球农产品贸易总价值的10%以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豆的需求量快速增长,进口处于连年递增的状态。这使得国内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为我国大豆的国内供给率仅约15%,其市场竞争力较弱,必须高度依赖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60%以上。

当然,这也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体现。对于我国未来大豆进口需求,主要将受到饲料需求前景,以及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影响。

顺便说一下,国家鼓励进口,不断进行库存购买,主要目的也是补充国家储备,以缓冲恶劣天气、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复杂经济关系和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

由于过往历史、经济和资源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大豆产业状况一直不太理想,在国际上的定价权影响力也偏低,国际运费议价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国家在2008年实施了相关的大豆扶持政策,但大豆因亩产和价格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该作物的积极性。

近些年,国家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扶持扩种大豆,出台了相应的价格补贴机制及支持政策,并开展试点工作,以确保农民受益。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创下了年产两千万吨的新纪录,我国的大豆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不过,我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受播种面积、种植收益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大豆产量一直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从种植面积来看,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它与大豆存在着争地矛盾,这就限制了大豆的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提升。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也让产量和收益都不如玉米的大豆,处于了一种较为“被动”种植的尴尬。

毕竟,耕地数量是固定的,两者只好以此消彼长的关系共存。就拿2019年来说,国家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那年大豆的播种面积增加了92万公顷,相应地,玉米则减少了85万公顷。

到了2021年,玉米市场价格的走高,促使农民种植意愿增强,那年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就增加了206万公顷,大豆就减少了146万公顷。

然后就是去年,国家又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和玉米穿插复合种植,两者间的争地矛盾才首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从市场竞争力来看,相对于美巴等国的转基因大豆国家而言,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在压榨领域的竞争力不足。

因为我国的大豆主要用于食用领域,占大豆产业领域约七分之一。

再加上,它的亩产低、脂肪含量低等劣势,与使用量占比超过83%的压榨领域相比,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低、出油率高等优势,就对其呈现碾压态势。

二是我国在大豆贸易中,面临着国际定价权影响力偏低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国每年从全球进口的大豆,占比超过全球大豆总量的60%,却没有相对应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现如今,美国依然是全球大豆的定价中心。

说白了,这与其强大的金融市场影响力有关。它依托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来制定相应的规则、发布数据、预期引导,进而影响全球大豆的价格走势。

这样一来,它就可以在实物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双重获利。

三是国际大豆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运,我国对此的国际运费议价能力,有待提升。

大豆属于干散货大宗农产品,运量大、货源稳定,很多运输公司可以开辟专线进行单向运输。再加上,我国的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南北美洲。出于成本考虑,海运必然成为首选。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运输过程中,包括仓储、出港、海运等各个环节的大豆国际贸易,因为环节太多,一般都是被国际上的跨国粮商巨头把控,我国国内海运企业的参与度较低。

究其原因,是因为,国际海运还要考虑海运成本、运输效率、航运安全等因素。

以美国为例,该国的俄亥俄、明尼苏达等中北部的十多个州,大豆产量占了美国大豆总产量的80%。出口的海运肯定要选择,集中在墨西哥港湾。

如此一来,在船上交货价贸易方式中,该港报价就是最重要的报价方。

可是,这些重要的港口,却被跨国粮商巨头控制。他们掌控着大豆的收购、流通、仓储、调配和装运等各个环节,并从中盈利。

然而,我国的相关企业,在大豆运输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控制能力较弱。

可见,作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我国大豆,该产业无法高质量发展之下,国家更需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育种,是推动大豆生产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对美国等世界主要产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基因大豆可以大规模、高度自动化地生产,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这使得它与普通大豆之间的成本和价格,存在巨大差异。

再者,我国加入WTO后,对进口大豆没有实施关税配额制管理。

还有,我国集中从少数几个国家进口大豆。我国虽然也意识到,大豆进口依赖少数几个国家会有危害,但在迈向进口大豆多元化过程中,效果还不太显著。

当然,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发生,巴西开始取代美国。但我国大豆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从美国进口,短时间内还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2018年贸易战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美国在全球的出口总量,2016年达到14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62%。

此外,美国从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普及率逐年提高。近几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普及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今年,该国更是将转基因大豆的普及率提高到93%。

与此同时,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几乎占到全球的36.9%,一直也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第一种植大国。

过去十年里,大宗农产品市场看好大豆,促使该国大豆产量增长了31%以上。这使其成为我国进口的便利来源。所以,我国也愿意低价进口该国的转基因大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转基因生物是食品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大豆是该话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们占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生物的很大一部分。

当人们寻求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食物来自哪里、含有什么以及如何种植时,有必要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含义。大豆是定义和说明基因改造的最好案例。

因为它们是多功能作物,经常用于加工食品,并且是植物性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这也是消费者持续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在消费者不了解转基因大豆时,会将其归因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但转基因工程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对其安全性,科学家早已有了统一的认识。各国也有了相关的安全评价。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是公认,可以安全食用的。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该作物经过工程改造,添加了新基因,使其更加强壮,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不会影响其性能。因此,尽管它的遗传结构略有改变,转基因大豆仍然与传统种植的大豆看起来相同、味道相同、营养成分相同。

迄今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公认的、可以证明转基因大豆对人体有害的证据。对于网上流传的“转基因作物致癌”“影响生育”等信息,也早已证明是毫无事实依据的谣言。

俄罗斯大豆如何

中国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这是不争的事实。客观而言,从2015年开始,中国植物检疫局,批准可以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豆。

事实上,俄罗斯对华大豆出口增长迅速,五年就增长了50多倍。我国也是俄罗斯大豆的重要出口市场。

去年,俄罗斯就向我国出口了57.5万吨大豆。当年,该国的大豆总产量为550万吨,出口总量为150万吨。而我国2022年进口大豆超过了9000万吨,在2020年一度超过一亿吨。

对于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来说,我国进口俄罗斯大豆的数量,仅占其进口总量不到1%。

即使路途短、运费低,俄罗斯大豆的出口量再增加,这与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相比,真的只是杯水车薪。

说实话,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稳定,短时间内也不太会大幅扩种,增加对中国的出口,不会很快发生。

毕竟,俄罗斯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土地价值相对较低,该国也缺乏相应的劳动力。这些都是阻碍该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障碍。

而且,远程操作控制,对主要位于欧洲部分的俄罗斯大型农业企业来说,不太现实。

所以,我国不会将俄罗斯作为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是有依据的,并非信口开河。

结语

我想说,无论是我国大豆产业自身的限制,还是美国转基因大豆产业的优势,或者俄罗斯大豆的现实状况,我国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大豆是事关我国人民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创新、国家大豆生产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大豆供应能力已有大幅提升。同时,包括大豆储备、运输、提倡节约、寻找替代品等需求端的不足,也正在不断改善。

中国大豆进口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不会持续下去。因此,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和自给能力,让国人的饭碗里“装本国的粮食”,终将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转基因   俄罗斯   美国   大豆   海运   作物   中国   我国   产业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