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正在消失的5个老行当,一个人养活一家子,如今却无人问津

文/宇航员伊万

编辑/宇航员伊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曾经熠熠生辉的传统老行当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补锅匠,这个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的老职业,承载着一段中国人使用铁锅的岁月记忆。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质还很匮乏的时代,人们使用的锅子多是铁质的。

由于制作工艺有限,这些铁锅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就容易出现破损。一旦锅底破了洞,里面的饭菜汤水就会漏出来,无法正常烹饪食物。

这时,就需要请来具有特殊手艺的“补锅匠”,利用生铁、锉子、小锤等工具,为老旧的铁锅进行修补,使它们能继续发挥作用,为家庭烹饪添砖加瓦。

补锅匠常背着一个大挑担,担子两头分别挑着他们的活计工具,和备用的生铁等材料,济济一堂走村串户,吆喝着招揽生意

补锅匠善于利用铁皮、砂锅片等材料,填补锅底的破洞。他们的手艺让老旧的铁锅焕然一新,继续为家家户户服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新的锅子可买,也无钱获新,补锅匠的技艺就成为村民救急的好帮手。

当时的孩子们也十分期待补锅匠的到来,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娱乐活动。孩子们围观补锅匠修补锅子的全过程,为他们锤铁片发出的“叮叮当当”声而着迷。

补锅匠脸上的煤灰和汗水,在孩子眼中是勤劳和宝贵的象征。待锅修补好后,孩子们还会跟着补锅匠学习吆喝,模仿他们挑担的样子,一起在村里转悠。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使用不锈钢和现代锅具越来越多,铁锅逐渐被淘汰,补锅匠这门手艺也随之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时过境迁,如今生活在物质极为丰富的社会,许多过去的生活方式已经被遗忘。比如看到破损的物品,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扔掉买新的,而在以前,人们会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阉鸡匠

阉鸡在中国南方乡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阉鸡匠每年都会在鸡换羽时出现,为村民提供阉鸡服务

阉鸡匠们会骑着二十八大扛带单车,背着装满工具的挎包,来到农村为村民阉割小公鸡。

他们的出现,对村民而言已是习以为常。许多村民甚至会提前把自己家的小公鸡准备好,等着阉鸡匠上门服务。

为什么要阉鸡呢?当时的人们认为,不阉割的公鸡性情暴躁,好斗程度高,不但容易打伤人,也会互相殴打,影响正常生长。

而且还觉得公鸡还会大量消耗饲料,养殖成本高,体内的雄性激素会让鸡肉散发出浓烈的膻味,肉质也会变差

相比之下,阉过的鸡温和多了,不发情、不长冠、不打鸣,专心吃喝,生长速度快,肉质也更鲜嫩,深受食客欢迎。

一般来说,阉鸡的价格要比普通公鸡贵。村民们都知道,找阉鸡匠给小公鸡“动手术”,未来就能卖个好价钱。

阉鸡匠的操作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门学问。他们先用左脚踩住鸡的双腿,右脚踩翅膀固定,然后用小刀快速切开一个小口子

接着用铁弓撑开口子,插入一根带钩的铁丝,将鸡子掏出。再给鸡喂些水,就完成了,全过程快速又精准

这样的古老行当随着社会发展日渐式微,阉鸡匠也逐渐老去,许多年轻人不愿继承这门手艺。

磨刀匠

在没有现代化刀具之前,人们需要频繁地维护刀具的锋利。为此,磨刀匠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磨刀匠们通常担着一个简陋的木凳,凳的一端系着两块磨刀石,一粗一细,另一端则挂着布袋和小木桶。

他们沿街叫唤着“磨剪子嘞~~戗菜刀”,热情地为过往行人服务。见有顾客招呼,磨刀匠便打开小木桶中的水,在粗糙的磨刀石上来回研磨刀具,很快刀口重新锋利起来。

磨刀匠看似简单,其实也讲究技巧。刀具有多种种类,应对不同刀具,磨刀匠需要采取不同的磨法

刀刃的弧度也要把握好,太直会刮伤使用者,太弯又不利于切割。还要注意刀脊的角度,脊太高会增加阻力,太低容易磕伤人。

对磨刀石的选择也很讲究,要找那种细密均匀的天然砂石,这样磨出的刀口才会特别锋利。

正反两面也不能混为一谈,刀刃看上去银光闪闪,手感却最为关键。完成后的刀具应锋利有力,能轻松划开菜叶。

如今,这门古老手艺渐渐难觅踪影。但它源远流长,寄托着人们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热爱

绞面师

绞脸,又名绞面或开面,是我国自古流传的一种传统美容方法。这种技术起源久远,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绞脸的基本做法是使用一根棉纱线,一端咬在口中,另一端分别用两手拿着,棉线绞成八字形。

然后,绞面师一边用线在面部皮肤上滚动,一边用夹拉的方式将面部多余的汗毛逐根拔出

为减轻皮肤摩擦,通常先在面部涂抹一些滑石粉等粉末。经过10-15分钟的重复绞拉,面部皮肤就会变得光滑无毛。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绞脸与新娘出嫁的婚礼仪式紧密相连。未嫁的少女不能进行绞脸,只有新娘在出嫁前一天才能第一次绞脸,又称“开面”。

这象征着一个女子即将已婚,嫁为人妻。新娘会请有经验的“绞面师”为她进行绞脸,除去额头、鬓角处的细毛,也会修饰眉形,祈求新娘婚后生活美满幸福。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传统技艺也在日渐衰落。20世纪60年代以后,化妆品和专业美容仪器逐渐普及,提供了更简便无痛的美容方式,取代了繁琐费力的绞脸技术,现代女性已经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即使在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掌握这门手艺的妇女也越来越稀少,难以传承下去

弹棉花

早在元代,有文献记录了当时弹棉花的工具和方法。用四尺长的竹制弹弓,以弓弦作为弹力,用木棒弹击皮革,从而将棉花弹松。明清时期,弹棉花逐渐成为一项民间手工艺。

那时,大多数普通百姓家中所用的棉被,都是自己种植棉花、纺纱、织布、填充而成。但是久放的棉花会压实变硬,需要用弹棉花的方法重新蓬松。

于是出现了走街串巷、以弹棉为生的“弹棉郎”。他们自己制作简单的木质工具,能够让压塌变软的旧棉花重新变得蓬松轻盈

在他们手巧的“弹奏”之下,原本紧实的布团会在路人惊叹的目光中重新充蓬鼓起,宛如“魔术”。

随着改革开放,许多温州弹棉花匠人离开家乡,带着他们代代相传的手艺走南闯北谋生。

每到冬天,他们就会来到各地的街头,拿起自己制作的木头工具,边“弹唱”边给路人 “旧棉花弹成新棉花”。

许多人也会请他们上门,为压塌变硬的旧棉被“化陈为新”。熟练的手艺人每敲一记,都能发出悦耳的音符。

在寒冷的冬日,一阵熟悉的“嘭嘭”声,就代表弹棉郎的到来和温暖的即将到来。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棉花逐步被化纤等新型材料取代,弹棉花也失去了生存空间。机械化生产的被褥使手工弹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结语

尽管老行当已经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成为了我们对过去的敬意与回忆。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行当   阉鸡   补锅匠   铁锅   无人问津   手艺   刀具   锋利   村民   棉花   民间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