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青海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 青山常在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日,记者随科技部“根在基层”调研团到青海调研,了解科技如何支撑青海地区可持续发展。

“青海虽然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但特色资源充足,有后发优势;虽然野外条件艰苦,但科研工作者们有不畏艰苦的科学家精神。”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表示,科技在支撑青海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方面大有可为。

开展高原医学研究

高原病常常发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是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引发的综合征。而青海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地区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84.1%。高原地区高原病、高原相关疾病以及地方病、传染病易发多发,严重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相对落后的青海,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要解决高原病防治问题。

“中国高原医学跟国外高原医学有很大不同,中国高原医学紧紧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紧紧围绕中国人群大健康主题开展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说。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原医学研究,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支撑高原临床诊疗、中藏医新药创制、健康产业发展。”青海大学副校长任延明教授介绍,现在当地有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0余家科研机构,以吴天一、格日力等领军人才为引领,持续开展高原医学创新研究,为高原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青海的高原医学研究曾取得许多辉煌的成果:吴天一院士团队提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学会接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青藏铁路修建期间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对保证五年14万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起到重要作用……

高原医学的进步,不仅为移居青海、建设青海的外来居民解除病痛、减轻伤害,也让青海的原住民受益匪浅。

包虫病是三江源地区严重影响农牧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泡型包虫病的循环游离DNA的研发,并首次完成了国际泡型包虫病的游离DNA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筛查包虫病重点人群近6.5万人,公益救助患者800余人次,累计免费药物救治近6000人次。青海省全省人群包虫病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2021年的0.29%,33个流行县人群患病率降到1%以下,群众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31.2%上升到目前的88.9%。

青海大学医学院院长苏占海教授介绍,如今,青海已经基本实现现有包虫病手术患者的“清零”,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改善了农牧民的健康状况。

青海省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年落户青海省人民医院,目前已建成PCR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七大实验室和临床样本库。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洪表示,“高原病防治,必须研究病人在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反应。青海是高原临床医学的天然实验基地,我们要建好高原医学平台,培养、引进更多人才”。

守护资源科学利用

青海有丰富的资源,用好这些资源,会带来巨大的财富。以高原医学为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藏医学经过380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发展,在利用本地药物资源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有不少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地方病的“绝活”。青海省“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规划中,都将藏医药作为支持的重点领域,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目前全国藏医药产业市场规模达60多亿,青海藏医药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占我国藏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5%,藏医药产业发展规模和综合实力居全国之首。”金诃藏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多杰说。

青海省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开展了藏医药典籍抢救挖掘与整理,梳理总结出基础理论、药材、经方验方、临床和生产等各类藏医药古籍文献2000余种1000余部,出版《藏医药大典》等藏医药相关书籍100余部。随着藏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藏医药的发展已经从过去封闭状态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开放,藏药生产技术逐步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目前,青海省共有藏药制剂400多种,医疗机构藏药制剂批准文号2900余个,涉及23家医疗机构;列入国家药品目录200多个,逐步打造出“金诃”“晶珠”“久美”等驰名品牌。

“青藏高原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据初步统计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就有千种以上,其中16个属为中国特有属。”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陈世龙研究员介绍,青藏高原许多生物含有诸多高活性功效成分,围绕此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医药产业和生物产业。

“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立自然的地理单元,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特殊生态环境下动植物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和性状,是人类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珍贵遗传资源宝库。”陈世龙说,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世居青藏高原的物种成功适应了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对其适应性机制的遗传背景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物种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为高原医学、遗传育种、动植物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比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多年生小麦族植物某些特有种的富集区和起源地之一。青海境内共分布有9个属65个种及变种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这为该类物种的进化研究以及对栽培麦类物种的改良等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具有异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海拔高差大、地表起伏大,有森林、草原,有湿地、荒漠,也有冰川、冻土……大美青海也是生态青海,正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近年来,青海科技在陆地生态系统智能监测管理、高寒退化草地治理修复、草畜平衡生态系统精准监测等领域强化科研布局,不断提升支撑能力。”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研究员介绍。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物联感知、大中型无人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青海省实现了对高寒偏远、地域广袤、基础匮乏地区的水、土、气等多要素实时采集监测,构建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草地植被智慧化监测框架。

——按照草地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可食牧草比例和土壤有机质等要素,科技人员对高寒草地进行了科学分类,成功繁育十余种多年生牧草品种,并构建了“乡土草种+免耕补播+季节性休牧”的生态修复模式。在三江源地区应用达580万公顷,治理黑土滩71万公顷,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63%至100%,草产量增加8至14倍,水土保持能力提高14%至30%。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青海省建立了生态类草地合理承载量的监测体系、生产类草地生态养殖“双效”提升技术体系、大数据诊断和精准放牧分析云平台,有效提高草场单位面积载畜量22%至38%,牧草产量增加22%至43%,减轻核心保护区放牧压力约81万羊单位,使有蹄类野生动物栖息地扩大了385万公顷,基本上实现生态恢复、草畜平衡。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赵新全说,下一步,青海将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深入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和系统性保护能力。 (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青海   青山常在   青海省   青藏高原   藏医   物种   可持续发展   草地   高原   生态   和谐   医学   地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