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被围双堆集后,已断难逃生,为何胡琏却还要飞进去“送死”?

一、胡琏的两大特征

评价胡琏,是很好玩的事,因为国共双方对他的评价严重撕裂——起码在金门战役之前是这样。

在国军那方,胡琏的口碑比较差。尤其是白崇禧对胡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评价他是:所到之处,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这可不是夸他,而是说胡琏只知保存实力,有解放军的地方找不着他。而没有解放军的地方,胡琏却装好汉。


白崇禧之所以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比如整编69师,就是被胡琏如此坑死的,幸存的整69师的官兵,一纸诉状把胡琏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必须杀胡琏谢罪。

可在咱这方,对胡琏的评价却是总体颇高。比如咱毛主席,就说过胡琏是“狡如狐,猛如虎”。许世友也曾说过,胡琏是狡猾的狐狸等。

哪怕看不起胡琏的宋时轮,也是认可此说的,只不过是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说胡琏“生性多疑,只要受到一点惊吓,必然求生自保”。


至此,我们可以从国共双方对胡琏的评价中,提炼出此人的第一个特征了,只两个字,这就是:狡诈!

那么胡琏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说出来都好玩,他明明属于“智将”,却非选取“悍将”张灵甫当参照物。

南麻战役结束后,胡琏骄傲异常的说:“我的十一师可不是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想吃掉我,得有一副铁嘴钢牙好胃口!

蒋介石很高兴,连忙又加吹一波,说胡琏是“常胜将军”。哪料蒋介石的话音刚落,就气疯了另一位国军名将,谁?正是黄百韬,把军装狠狠摔在地上骂:“什么常胜将军?要不是老天爷连下7天大雨,他早就跟小同乡张灵甫作伴去了!


这一下就又能看出胡琏的另一大特征:名利心重!因为他的整编十一师(十八军)和张灵甫的整编74师,都是国军五大王牌之一,同时两人都是陕西人。但论之前的名气,显然张灵甫要压过胡琏,整编74师也要强过整编11师。

结果胡琏却拉出张灵甫和整编74师,充当自己的背景布,所以黄百韬非常愤怒。因为张灵甫命丧孟良崮那最后一战,直接上司是黄百韬,而不是汤恩伯,这等于变相打黄百韬的脸,所以黄百韬能高兴才怪!

明白了胡琏“狡诈”和“名利心重”之后,他在淮海战役时,毅然“风萧萧兮易水寒”般送死双堆集之举,其实也就好理解了。


二、我的军长,我的军

皆知在淮海战役时,由胡琏的十八军为骨干,蒋介石组建了第十二兵团。按理说这个兵团司令,理应由胡琏担任才对。那么为何却落在了黄维头上?两个原因。

其一是白崇禧的强烈反对。其二就是,胡琏犯了大错,这个才是最关键原因。至于白崇禧的反对,说句不好听的话,蒋介石会当真吗?甚至白崇禧越反对,蒋介石就越会认为自己作对了。

那么胡琏到底犯了啥大错?看下1948年6月10日蒋介石发给胡琏的电报,如下。


该军(十八军)所属十一师十一旅三月廿五日在豫省巩县孝感镇宿营,有士兵二名擅自向人民索取面粉,杀害人民傅志通。

又该旅部队驻洛阳翟全镇时,于三月十九日有士兵十余人至大学乡找粮,强奸民妇二人,引起民愤,发生冲突。

该士兵等复相率百余人至该村报复,复焚毁房屋廿余栋,约百余间。被害人命及焚毁财物损失甚重,状至凄惨。

又称,该军部队因过于娇纵,致军纪败坏,影响作战甚大,等情。希即彻底查报并应令该旅长限十日内将此肇事之官兵查获法办呈报……

这就是王牌第十八军的所作所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搞得当地民怨沸腾,连蒋介石都看不下去了,于是要求胡琏必须十日内整顿汇报。


结果胡琏却连校长的话也不听了,回电给蒋介石:都是同行诬陷,我们十八军没这么不是东西。这下蒋介石震怒:俞济时和罗奇,都替我蒋某人查清楚了,所谓有图有真相!你却还敢狡辩。

故而蒋介石再发电报:限半月内查报勿误。否则即以该军长有意包庇纵容论处!

胡琏眼见校长震怒,连忙表示:校长威武,明察秋毫,是我们十八军的人错了。不过“未查得肇事士兵为系何部何人。该地已陷“匪”,又以行军不定,实难调查。

就一个意思:错,我胡琏认,但上交人?不交!校长总不能真为这点小事,就咔嚓掉我这位“常胜将军”吧?


果然,蒋介石对此只能表示:如今还在用人之际,这事就先放下,待日后再查。

所谓:我的军长,我的军!为啥胡琏在十八军中威望那么高?瞅瞅,连蒋介石都敢硬抗,自然其手下会卖死力了!

不过胡琏此举,也触了蒋介石逆鳞。对蒋介石来言,手下听话,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最终蒋介石启用了黄维,让胡琏当了十二兵团副司令,兼十八军军长。


三、胡琏为何飞入双堆集?

蒋介石的这个任命,让胡琏大为不满。十二兵团的战斗力体现在哪儿?就在第十八军上啊!我的正职是十八军军长,打胜了,功劳是黄维的,可吃苦玩命的事,全是我的!再说黄维虽是黄埔大师兄,但就是个书呆子,才华如何跟我比?

前面说过,胡琏即狡诈又名利心重,如此安排,他岂能不反抗?于是他借葬父,脱离部队。假期满后,又说自己牙疼要治病,还是不归队。

胡琏的种种做法,跟带病指挥的杜聿明一比,简直让蒋介石出离愤怒了。于是蒋介石亲诏胡琏到南京来:我要跟你好好谈谈。


这一下胡琏怕了,来到南京后却不敢见蒋介石,而是先见了郭汝瑰,和陈诚的亲信郭忏这两位。

据郭汝瑰回忆:胡今天到京并见了蒋介石,然后来找我,他向我说:“总统要我飞入双堆集,协助黄维指挥,我认为做人应当‘临难勿苟免',准备明日清晨试飞,你看怎样?”

郭汝瑰跟胡链的关系很好,但这事哪敢直接表态?只能旁敲侧击道:“不知明日试飞能不能成功?进去也未知能否扭转不利的局面?”

胡琏便又表示,那我们就去问问郭忏公吧。郭汝瑰明白,胡琏是土木系铁杆战将,此刻见陈诚显然不合适,所以便要见陈诚亲信。那么郭忏咋说的?“一面安慰他(胡琏),一面满口承认照顾(胡琏)家属,也始终无一语劝阻。


虽谁都没给意见,但以胡琏的狡诈却明白了:双堆集这个火坑,跳,最多死自己,不跳,估计就要死全家了。

于是胡琏见完蒋介石后,这才飞入了双堆集送死,最终黄维兵败被俘,胡琏侥幸逃脱……所以,胡琏飞入双堆集送死这事,说来说去只有利益取舍,根本没有相关影视剧,表现的那么煽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淮海战役   常胜将军   心重   军长   国军   狡诈   兵团   蒋介石   士兵   评价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