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著名太上皇:一个最快活,两个半当过俘虏,哪个活成了笑话?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发明皇帝称号二十年后,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于公元前202年出现了,这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史书中留下名字的太上皇,《史记》和《汉书》都只称其为“刘太公”。

刘太公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刘家老爷子”,也可以理解为“老刘头儿”,他的老伴儿“刘媪”,其实就是“刘家老太”或“老刘太太”。

《史记正义》和《史记索隐》说刘太公名煓字执嘉或就叫刘执嘉而无字,都令人难以置信:其一,古人单名双字起源于王莽改制,春秋秦汉飞贵族一般都无字,比如萧何韩信都无字,韩国三任相国之后张良字子房;其二,那些正义、索引的解释原本就很不靠谱,居然说“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而《史记》又说刘太公亲眼看见一条龙趴在刘媪身上。

不管刘太公叫什么,他都是历史上最快活的太上皇,咱们今天盘点一下史书中最有名的八位太上皇(太上皇不止八位,咱们只挑这八位最有特点的来说),就会发现另外七位,都没有刘太公过得快活,也没他活得通透。

刘太公可能没有什么文化,自然也没有什么野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守着老宅,跟一帮老伙伴晒太阳聊天,儿子刘邦下班后也来凑热闹。完全按照沛县丰邑老家建设并把邻居全搬来的“新丰”城里,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出局,以此为欢。

刘邦可能有些无赖,但此人绝对孝顺,“汉以孝治天下”,就是刘邦留下的传统,而刘太公,也成了史上第一快乐太上皇。

刘太公做太上皇,属于坐享其成,他的愿望极容易满足,他的儿子刘邦也极为用心——即使是现在,又有几个儿子能像刘邦那样完全满足老父亲的要求?

跟刘太公相比,后世七个太上皇有六个的日子过得都不是很舒心,其中有一个,简直是连平民百姓都不如。

按照先后顺序,我们先列出刘太公之后七个著名太上皇的名单: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乾隆。

在这七个太上皇中,有两个当过俘虏,他们就自宋徽宗赵佶和明英宗朱祁镇,这两个“北狩皇帝”,当皇帝的时候都不称职:赵佶的朝堂上有北宋六贼,朱祁镇的身边有死太监王振。

赵佶被金兵俘虏的时候,就已经是太上皇了——他把黑锅甩给儿子赵桓,就是想要轻手利脚离开开封,结果没想到他儿子撒泼打滚死活不接班,最后哭得晕了过去。

姜还是老的辣,一看儿子哭晕,赵佶当机立断,马上命人给他换上龙袍,赵桓醒来一看,自己已经被抬到龙椅上了。

赵佶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没逃出沾罕(完颜宗翰)的手掌心,于是太上皇赵佶和“今上”赵桓只好一起去北边打猎了——“北狩”是宋朝和明朝皇帝被俘的委婉说法,其实他们不是打猎,而是自己成了猎物,赵佶赵桓父子就是沾罕猎获的两只肥羊。

“游猎”的赵佶亲眼看见自己的老婆和女儿们被分给金兵金将,居然还有心情写了很有文采的“谢恩表”:“臣佶言:……曲照烦言,止从近徙;仍敦姻好,尚赐深怜(妻女被凌辱,赵佶居然说成联姻)。大造难酬,抚躬知幸……回瞻象阙,拜渥泽以驰心;仰戴龙光,感孤情而出涕。臣敢不誓坚晚节,力报深仁?”

面对金人的“厚恩”,赵佶“感激涕零”,最后还真是舍生相报——他最后也没能活着返回中原。

赵佶没能返回中原,跟他的好儿子赵构也有关系。事实上那位宋高宗赵构,没当皇帝之前,也当过金人俘虏,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赵构也算半个被俘的太上皇——他被俘的时候是皇子亲王。

也不知是放归还是逃回,他“建炎南渡”后,没有过一天安稳日子,最后被吓得失去了生儿育女能力,最后只好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的养子(赵构这一支属于赵光义后裔),自己躲进深宫,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赵构因为被金兵吓出了毛病,所以他的太上皇生活,只能读书写字画画,还不如唐高祖李渊,还能给当时的皇帝李世民再生好几个弟弟妹妹。

李渊专心生产,也是无奈之举:皇位与其说是禅让,还不如说是被夺。李渊“禅位”给李世民,还是为了多活几年。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口气杀掉了李渊的两个儿子十个孙子,如果李渊“不识相”,尉迟敬德那带血的长矛就刺过来了。

李世民“开了一个好头儿”,后世也有样学样,诞生了好几位太上皇,也出了好几个“隔代结婚”的皇帝:唐高宗李治立父亲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李隆基封儿媳杨玉环为贵妃,最后被好儿子李亨“遥尊”为太上皇,走了高祖爷爷(似乎应该叫太太爷爷)李渊的老路。

李隆基的日子,过得可能还不如李渊。李渊在窦皇后辞世后基本是喜欢谁都行,而李隆基却对前儿媳杨玉环念念不忘,他的好儿子又不像李世民那样肯做表面文章,连他的老伙伴高力士都撵走了,所以热闹了半辈子的李隆基,晚景十分凄凉。

一般来说,做了太上皇之后,政治生涯基本就结束了,只有那位有两个年号的明英宗朱祁镇是个例外,他不但让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蒙羞,还让大明功臣于谦蒙冤。

很多人都对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津津乐道,那是有意忽略了朱祁镇这个带着瓦剌兵喊叫大明守关将领开门揖盗的皇帝。在朱祁镇这里,应该叫“天子攻国门,君王卖社稷”。

朱祁镇不肯死,也不肯安心做太上皇,夺门之变后为死太监建庙立碑,对卫国功臣大开杀戒,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跟也先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刘太公、李渊、李旦、李隆基、赵佶、赵构、朱祁镇,这七个太上皇中,最没存在感的太上皇就是李旦了——他对皇位都不感兴趣,做太上皇也是有一搭无一搭:他不是当皇帝的料,如果他不禅位,就摆不平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关系,只好两手一撒、两眼一闭,逍遥快活去也。

在这七个太上皇中,快活的刘太公是真快活,李旦眼见骨肉相残而无可奈何,但是比起其他五位太上皇,他的选择好像还真无可指摘,而最后一位太上皇乾隆皇帝,可就值得说道说道了——这家伙做的事情,确实不太地道:禅位不让位,昏聩不放权。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禅位的时候,脑子已经不太清醒了,但是他既不让出乾清宫,也不让出龙椅,于是数千年最怪异的场景出现在清廷:太上皇高居宝座,正皇帝垂手侍立,就像个没嘴葫芦,权臣和珅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二皇帝”,这个“二皇帝”比“儿皇帝”颙琰还有权。

这八个太上皇,能做到刘太公和李旦那样洒脱的还真不多:李渊和李隆基很无奈,赵构和赵佶悲催且自私,至于明英宗和清高宗如何评价,那就的有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

在笔者看来,明英宗朱祁镇和清高宗弘历,对权力都很留恋,朱祁镇复辟后大开杀戒,弘历死赖在乾清宫不走,有些可笑,还有些可鄙,熟悉历代帝王史的读者诸君,对此肯定也是感触颇深:在您看来,哪一位太上皇能像刘太公那样活得逍遥快活,跟那两个半当了俘虏的太上皇相比,哪一位太上皇活成了笑话、活得最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太上皇   俘虏   快活   史记   大明   太公   皇位   刘邦   皇帝   儿子   著名   两个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