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突然“消失”的3个人,至今没人找到,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都被记录在史书上,然而,当你仔细翻看史书之时,就会发现,有些人似乎只记录了一半生平,之后就凭空消失了。

这样中途消失的古代人物有很多,而其中最神秘的,要数以下这三位。

01.徐福:真的去了日本?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时期有名的方士,甚至有传言说,他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因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医学、航海等都十分了解,所以名望很高。

他是怎么消失了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一心追寻不老药,企图长生不老,为他寻找不老药的人数不胜数,而徐福就是其中一个。

历史上其实对于徐福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当中。

其中说明,徐福曾经向秦始皇上书,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里面还有神仙居住。如果能到这里面,一定能拿到不老药。

秦始皇欣然同意,还派给徐福数千童男童女,另外准备三年的粮食、衣服、药品等生活必需的,甚至还带上了耕田用的耕具,做下了让徐福长久待在那里的打算。

但徐福出海后,却一直没有找到神仙。

秦始皇派人询问,徐福便推脱说海中有巨大的鲛鱼,船只无法远航,需要弓箭手射杀鲛鱼才可以。

秦始皇同意了,然而在射杀一条大鱼后,徐福再次出海,此后《史记》再无记载了。

至于徐福所说的三座仙山在哪里,《史记》中也没有详细描述,只能大概猜测在渤海附近。

对于徐福去向的说法,众说纷纭。

其中《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中有提到徐福,其中说徐福到了亶洲之后便滞留在那里,再也没有回去。

而亶洲具体是哪里,并无人清楚,有人猜测是日本在当时的别称。

所以很多人都相信,徐福是到了日本。

而在日本,也确实有徐福相关的记载。

《日本国史略》中说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

对于徐福的去向,也有记载: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

这也说明,徐福有极大可能是留在了日本。

但对于徐福是日本祖先的说法,目前尚有疑问。

根据《史记》记载,其中写明了徐福来到日本之后,和当地百姓交好,这说明在徐福到达日本之前,日本已经有原住民了。

02.老子:隐居还是成仙了?

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古代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之一。

他所写的《道德经》流传万世,还被奉为道教经典。

而这样的传奇人物,其生死至今犹未可知。

对于老子的记载,一般是在《史记》、《后汉书》、《礼记》等,其中《史记》记载的是最为完整和系统的。

一般认为,在老子写《道德经》之前的事迹是没有什么太大争议的,但在其著书出关后,老子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谜团。

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是在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写完之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之后便再没有明确记载,只有相关的民间传说。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老子出了函谷关之后,骑着青牛,一路往西走,进入秦国境内。然后在一个叫扶风的地方隐居下来,大约活了一百多岁。

《庄子·养生主》中有提到这件事,其中说到: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但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老子化胡说。

具体的内容是,老子出了函谷关,一路西行,穿过秦国,来到西域。

在那里,老子化身佛陀,创立了佛教,还对当地人进行教化,就这样佛教和道教逐渐兴起。

这样的说法,在无形中夸大了道教,并且还将佛教成为了道教发展的一个分支,而老子,也变成了佛教的创始人。

这样的说法,在《后汉书·襄楷传》中有记载: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所以说,这也是有可能的。

但西晋道士王浮所写的《老子化胡经》,盲目地抬高了道教的地位,还引起了历史上佛道两家之争。

之后经过后人发现,此书完全是王浮杜撰,没有任何准确的信息来源,元世祖才将其焚毁。

虽然老子化胡说存在一定的杜撰成分,但是在道教中还是很流行的。

除此之外,老子的去向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成仙。这也是流传最普遍的一种。

很多人都认为,老子在出了函谷关之后,去了甘肃临洮,在那里修行、炼丹,最终成仙了。

其中道教的太上老君,很多人都认为老子是其化身之一,在人间走了一圈又回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在栾川景室山隐居,这座山还是后来的老君山。

其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本古书,都认为老子是隐居了。

但老子的真实下落究竟如何,看来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03.西施:云游四海还是沉江溺死?

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不多,但西施绝对算是一个,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被越王勾践选中,作为内应被献给吴王夫差。双方里应外合,最终使吴国灭亡。

在吴国灭亡后,西施就不知所踪,她的下落也成为了一个谜团。

关于她的结局,有非常多的说法。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西施和范蠡一起走了,两人就此云游四海,一对神仙眷侣。

而苏轼也曾题诗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这就是写的西施和范蠡,并且如今在上海以及安徽都有两人的合葬之墓,虽然根据推测,安徽的极有可能是真的西施墓,但仍旧是一个猜想。

不过我想,西施和范蠡这两人的爱情故事是很有名的,所以大家也都愿意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于是这个结局才会广为流传。

另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在一些话本中,西施的结局是自缢。

当时吴国灭亡,西施一方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又感觉对不起吴王,所以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西施选择了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是沉江而死。

因为吴国的灭亡,吴人将错误都转移到西施的头上,所以用锦缎把她牢牢裹住,沉在扬子江里。

对于这件事,《东坡异物志》记载道: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这说明西施被吴人沉江是有一定说法的。

还有就是西施被勾践沉江,越王勾践认为,灭亡吴国的首功,那肯定非西施莫属。于是为了西施不殃及越国,勾践赐死西施,把她沉江。

另外还有被范蠡沉江,这一说法也很残酷。是讲勾践因为西施的美貌,希望将其留在身边,而范蠡不同意,他不愿意让勾践也被美色所惑,所以设计害死西施。

而在《东周列国志》中,写着是越王勾践的夫人将其害死,一是嫉妒美色,二是西施祸害越国,所以把西施装进牛皮袋子里淹死了。

其中墨子的《墨子·亲士篇》中有写到:

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足以说明,西施有可能是沉江而死,但是到底是如何沉江,就不得而知了。

04.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其实古代还有很多莫名消失的名人,比如有名的鬼谷子,有人说他活了几百岁,徒弟遍及春秋战国时期。

还有杨贵妃,很多人说她去了日本。

建文帝朱允炆,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

不管事实究竟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勾践   道德经   道教   史记   西施   佛教   吴国   日本   老子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