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结状态下,对样品横截面分析,发现微观结构会对材料产生影响

点击右上方关注,解锁每天好文章

«——【·前言·】——»

粘结剂喷射烧结是一种常见的,制备316L不锈钢件的方法。与其他粉末冶金制造工艺一样,粉末床粘结剂喷射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合金。

然而,由于BJ绿色构件本身具有开放孔隙率和复杂的几何形状,常规烧结步骤受到了限制

传统的烧结工艺包括固态烧结,超固相液相烧结和液相烧结。

在固态扩散烧结(Solid-State Sintering,SSS)中,密实化过程是由固态扩散机制驱动的。而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Powder Sintering,SLPS)通常涉及到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小粉末混合而成的合金。

当预合金粉末在温度介于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时,SLPS就会发生。在后两种情况下,液相的存在提高了烧结动力学

BJ使用的合金通常经过SSS或SLPS烧结广泛使用的不锈钢合金使用SSS路线进行烧结,其中相变可能增强了烧结动力学。

而其他镍基合金涉及SLPS,如果液相体积分数超过40%,零件将无法保持其形状。

对于每种合金,需要精确调整烧结条件,如温度、时间、气氛等,以实现所需的性能。传统烧结过程中的密实化取决于原始成形件的初始密度分布、烧结工艺和设备

«——【·膨胀法烧结测试·】——»

一些潜在的微观结构各向异性来源,包括形态织构、各向异性接触数、接触扁平化、晶体织构和多孔层。

使用单轴压制获得的粉末压坯,通常会导致各向异性的烧结收缩,这是由于各向异性绿色结构中,具有细长定向接触孔导致的。

晶体纹理可以通过在粉末压实过程中,施加磁场来实现,这可以在磁化方向上获得1.5-2倍的烧结收缩率。在增材制造工艺中,特别是BJ,引起微观结构各向异性的特征,可能与制造工艺的细节以及粉末材料特性有关

在逐层制造的绿色粉末压坯中,垂直于建造方向的多孔层,它的存在通常会导致,平行于建造方向的更高烧结收缩率。

不锈钢合金的增材制造过程中,碳和氮的含量,在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碳和氮都是强奥氏体相稳定剂,当使用热塑性粘结剂制造零件时,碳污染可能成为一个固有问题。

使用含有氮气的气氛可以稳定奥氏体相,因为氮原子在扩散过程中起到了稳定作用。

脱碳也可能发生在烧结过程中,例如在H2碳与氢气反应时、过量的水分存在于大气中或粉末中的氧杂质,这种脱碳过程会导致微观结构的异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粘结剂喷射成分的烧结行为,研究人员需要详细研究尺寸演变的各向异性,以及与合金化学成分相关的微观结构发展,并通过对316L不锈钢样品进行各向异性的膨胀烧结实验,发现沿建造方向的收缩率比较大

粉末重涂方向和打印头运动方向上的收缩率相似,但沿打印头运动方向的收缩率稍大。

由收缩结果得出的各向异性因子表明,各向异性的发展始于烧结开始后,这是由于粉末颗粒排列的特性引起的。

BJ样品的化学分析通常使用燃烧分析、熔体萃取技术和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分析进行。HFIR用于测量样品中的碳和硫含量,EXTR用于测量氧和氮含量,而XRF用于测量其他化学元素的含量。

研究人员对一个边长为10毫米的立方体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样品的轴与打印方向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构建方向、打印头移动方向和重涂方向。在这里使用的是316L合金,样品的堆积密度为7.95毫克/毫米3。

研究人员进行了膨胀法烧结测试,测量了立方体样品在不同状态下的重量和尺寸。这些测量使用了手动卡尺和高精度天平,且数据用于计算每个状态下样品的相对密度。

对于具有封闭孔隙率的烧结样品,堆积密度也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测量。每个样品集,对立方样品进行了三个横截面平面的分析。为了研究预烧结状态下的微观结构,向三个预烧结样品,沿着不同的横截面平面进行了切割

通过使用Struers Tegrapol-11自动系统进行安装、研磨和抛光,对切割的横截面进行了处理,使用蔡司Axioscope 7光学显微镜获取图像

所有LOM图像的分辨率为0.22μm/像素,将图像分为30×30个感兴趣区域,并提取子图像进行单独测量。使用ImageJ软件测量每个子图像上的面积分数密度,并计算每个样品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位于子图像边缘的孔隙被Fiji自动排除,任何面积小于0.3 μm的孔被排除以减少噪点。基于等效圆直径的孔隙面积分布,这是通过将每个孔径类别下,定义所有孔的总面积相加来计算的。

«——【·分析孔隙率·】——»

密度的测量值显示相对生坯密度约为56.1%,稍低于316L粉末的振实密度4.316%。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坯的强度较低,没有对绿色样品进行基于LOM的密度测量。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固体体积分数增加,并且观察到从不规则的相互连接的孔隙到更多等轴孔隙的发展。

P-1370C和G-1370C样品的密度测量显示高度致密化,相对密度达到96%-99%,而在1300°C下烧结的样品密度较低,约为85%-90%。

来自不同横截面的基于LOM的密度结果相对相似,但通常高于阿基米德密度测量的结果。

随着密度测量的增加,这种差异趋于减小。阿基米德密度通常仅比基于几何的密度高1%,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卡尺测量体积时,忽略了表面粗糙度效应而导致的

在横截面的光学显微照片中,可以看到,样品的一般微观结构以及孔隙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的细节。

每组膨胀测试的样品,沿不同的平面进行了表征,包括XY平面、XZ平面和YZ平面。可以假设同一组内,所有样品的全局孔隙率结构是相同的,即它们经历了相同的烧结参数。

在金相制备过程中,横截面可能会稍微偏离完美的正交平面,但可以假设它们具有较小的任意倾斜角度,为了可视化的目的,还添加了分层结构以模拟逐层BJ打印的效果,具有较厚的层厚度。

通过使用EBSD技术,对在1300°C和1370°C下,烧结样品的最终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从1300°C和1370°C烧结样品的XZ横截面获得的EBSD图像,这些图像显示了不同相、孔隙率、晶界和孪晶边界。

对于烧结温度达到1370°C的样品,观察到混合的FCC奥氏体相、BCC铁素体相和孔隙率。δ-铁素体的存在验证了之前膨胀测量结果,即在1340°C以上,收缩率增加。

研究人员对每个横截面内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讨论,他们使用图像分析来对孔隙率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通过直方图展示孔面积尺寸分布、纵横比和圆度形状参数的结果。

这些结果相对于总面积或总孔数进行了归一化,以便在不同样品组之间进行比较。孔面积尺寸结果显示右偏分布,即最大面积对应于孔的CED在5到10微米之间。

XY横截面结果显示了略微更高的分布扩散,其中大孔具有较高的面积比例。

实际上,从P-1370C和G-1370C样品的结果中,发现了CED > 40微米的孔的异常值,这些结果可能与XY横截面图像中识别出的对齐的大孔群有关

在XY截面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即较高频率的孔隙具有较低的圆度,在1300°C和1370°C下烧结的预烧结样品的XY横截面中,大孔的数量增加可能与AR的增加,以及圆度的降低有关。

通过结合每个样品集的截面结果,研究人员研究了烧结条件对孔隙度参数分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进行了直方图分析,没有对数据进行归一化,以显示不同烧结条件下孔隙率特征的差异。

在最低温度1300°C下烧结的样品具有较大的孔面积,这与膨胀测量实验观察到的较低收缩率有关,是由于较小的致密化引起的。

在1300°C的烧结过程中,致密化程度主要较低,没有发生δ铁素体转变。

在最高温度1370°C下烧结的样品组,结果显示,在预烧结样品进行膨胀测试时,累积孔面积略高。对于AR和圆度形状描述符的结果,直方图分析也表明,在1370°C下烧结的样品的孔隙率,更接近于1°C下烧结的样品的值。

大多数参数值和低累积孔数值,在1300°C和1370°C下烧结的样品之间接近。

当烧结温度高达1300°C时,发现了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准球形孔隙率组合的中间状态。尽管分布的峰值位于1值,但高AR和低圆度值的孔数相对较高

这表明在1300°C下烧结的样品,尚未达到烧结的最后阶段,其中大部分封闭的准球形孔隙通常存在于微观结构中。而在1370°C下烧结的样品,达到了最后的烧结阶段,主要显示准球形孔隙。

在烧结的最后阶段,这种孔隙更难消除,特别是位于晶粒内部的孔隙,其中沿晶界的扩散不再活跃,在高温烧结过程中,δ铁素体的形成对减少BJ 316L微观结构中,存在的大不规则孔隙率有显著贡献。

横截面LOM显微照片展示了,样品的一般微观结构以及在不同温度下,断续烧结测试的孔隙率特征的详细信息。

通常情况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密度增加,并且在1000°C时观察到的高孔隙率,逐渐转变为包含大小不规则孔隙的混合物。在1200°C烧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存在大型不规则孔隙和潜在互连孔隙的区域。

当试图通过烧结达到完全致密化时,这些大孔隙是最具挑战性的。δ-铁素体的存在增强了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因此可能导致较低温度下观察到的大孔隙的减少。

对孔隙率的统计分析,支持了微观结构的定性解释。纵横比和圆度的直方图显示,随着温度升高,孔隙形状的不规则性略有减少的趋势

比较在1370°C下烧结的样品中,XZ横截面结果可以看出,不规则性的减少主要发生在1200°C以上的高温条件下。

孔面积尺寸分布结果显示,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孔的尺寸有明显的变化。在1000°C时,大型相互连接的孔,由对应于等效圆直径大于50μm孔的面积分数表示。

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到这些相互连接的大孔,它们之间的面积分数逐渐减少,并且在1200°C时几乎消失。

«——【·结论·】——»

粘结剂喷射316L不锈钢的烧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

初始阶段,粘结剂和金属粉末混合形成了烧结绿坯。绿坯经过初始烧结温度下的加热过程,粘结剂开始蒸发和燃烧,生成孔隙。

在较低温度下,如1000°C,烧结样品呈现出较高的孔隙率,主要由大小不规则的孔隙组成

随着温度的升高,如1100°C,孔隙开始减小并变得更加规则。这可能是由于,金属粉末颗粒之间的颗粒扩散和熔融的发生,使得烧结样品的密度增加

粘结剂喷射316L不锈钢的烧结过程中,通过调节烧结温度,可以控制样品的孔隙率和微观结构演变。

较低温度下,样品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小的晶粒,而较高温度下,孔隙率减小,晶粒尺寸增大,晶粒结构趋向于致密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横截面   微观   样品   各向异性   结构   孔隙   合金   密度   测量   温度   发现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