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研究 - 没有边界感的日子,有点难过

好久不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回了趟老家,然后度过了一个每天都被无端“攻击”N次的假期…此事要从研究员的老妈说起: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研究员正在安安静静躺着刷手机。忽然,和网友连着麦吃鸡的皇太后(老妈)无缘无故蹦出一句“我家姐姐还没对象”,过了不到三十秒又是一句“不许说我姐姐坏话”…

此类对话一天内发生8-10次不等,无奈之下研究员只好有空就出去瞎晃,避免误伤。

唉,没有边界感的日子,有点难过。

01

三毛曾经说过:“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即便是在亲如一家人的校园住宿生活中,拥有边界感的人,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还有长久舒服的友情。

举个“栗子”1:

如果说皇太后是家人,说说也罢,研究员大学时曾经有位室友才真是叫一个绝:通常为了保护隐私和保留个人空间,宿舍的每个人都安上了床帘。

而该室友能做到三句话不回就必掀你床帘看看你在干什么,要是抱怨两句还会被当成是在讨厌排挤她,变相要求我们为她敏感的情绪买单。(先不提我们有没有讨厌她,谁受得了干自己的事半小时要被掀三次床帘!)

有一部豆瓣8.2分的爱尔兰电影《夏日细语》,片中9岁的凯特,是一个特别孤僻的小女孩,她需要的边界感是,最好全世界都将她遗忘。一个假期,父母将他寄养在艾琳夫妇家里。在彼此各自为界,相互尊重的日常中,一步步相互了解和靠近,最终彼此都收获了很深的,甚至无法割舍的一份感情。

举个“栗子”2:

再比如文艺研究所所长上传了一条条视频同步到某平台后,被路人同一评论重复四次(非常不尊重人那种)“为什么要把痔疮贴戴在头上”……不论是把话题引到无关的人身上还是不顾他人隐私和自由,这些没有边界感的行为,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心情。

当然,人是可以不断的去做心理建设,调整情绪,然后让自己平复,和过得轻松宁静的。可是这个世界已经够嘈杂纷扰了,为什么还要恣意妄为的,不惜伤害他人的去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感呢?!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曾说,人类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用再简单一点的话来解释,就是不论关系远近,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需要分寸,需要一个“度”。太靠近则显得冒犯,哪怕是亲人、室友也一样:太想表示亲近,反而失了分寸,最后招致疏远的结果。

02

其实边界感这事,研究员也是在长大一些之后才开始格外关注的,大概是之前因为年纪小涉世不深,又幸运的交到有恰到好处的默契与边界感的朋友,她们不会让人不舒服,也就没格外注意过。

举个“栗子”3:

还是拿大学宿舍举例(原谅研究员的世界观有点小),我们一起吃饭点菜或者是在宿舍,夹一下对方碗里的尝尝和没事干喊对方两下都是常有的事,但并没有人会因此生气。我们开玩笑会注意时间和度,触碰到对方雷区的事就绝不会再做,在几年的共同生活里慢慢形成一种默契。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默契,因此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建立边界,才可以谈边界感的问题。

微博上一位叫微恋爱的博主分享了他在休息日的半夜被问问题的经历:是他先放松了自己的边界,对方才会在休息日给我打电话问和他无关的事,还要求给对方打电话帮忙沟通,对方一脚迈进来,博主礼貌拒绝,这样对方下次至少会考虑一下,是不是有冒犯到。

毛不易也曾经说过,生气是为了建立边界,让别人知道在与你相处时不可以这样——其实这两个例子就是在说,每个人交往都有不一样的规则和边界。表达清楚自己的态度,不要冒进,也不要忍让。

所幸在深圳,相对来说,大家的边界感还是很强的,在这座只要你死不了就拼命搞钱的城市,大家更注重的是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很多有的没的情绪,都淹没在奔忙的城市中,这可能也是在深圳生活的人能够感觉到自由的原因。那么,如何协调好维护自己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度”,自然也成为在这里生活的每个人的必修课之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边界   皇太后   休息日   分寸   深圳   研究员   室友   默契   情绪   宿舍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