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度(123):赏秋怀古潭柘寺

每当这个金灿灿的季节来临,人们就会想到潭柘寺的帝王树!!还是来早了些,古银杏树还没有完全变色,不过已是游人不断!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最早修建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

潭柘寺建筑规模宏大,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沿轴线依次有牌楼、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毗卢阁等。东路有方丈院、流杯亭、行宫院、地藏殿、金刚延寿塔等;西路有梨树院、旃檀殿、楞严坛、戒坛、大悲坛、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龙王殿等。寺外还有安乐延寿堂、僧团驻地、上下塔院等。

过了牌坊,是通往潭柘寺的单孔石拱桥,过桥就是山门。寺门前的东南角,有一处不对外开放的院落,名为“安乐延寿堂”,以前是僧人们颐养天年的养老院。院子里的一棵白皮松,特别地引人入目,其传奇的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潭柘寺几经兴衰,先后得名龙泉寺、大万寿寺、岫云寺等。清康熙皇帝赐名“岫云寺”,山门题额上写的便是“敕建岫云禅寺”这个名称。尽管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遗憾的是曾经漫山遍野的柘树,到了清代就已几近绝迹!!

潭柘寺有“宝锅”与“石鱼”二宝。山门殿以东有座大铜锅房,是原来的灶房,曾安放有三口大铜锅,现存为3号炒菜锅,其粥锅为“镇寺之宝”,有“潭柘寺的粥锅,添人不添米”之传说。过去每年的腊八节,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跑到潭柘寺来喝用“神锅”熬的粥。大铜锅的灶坑有一丈多深,灶眼的上方刻“潭柘寺”三个大字,老北京有“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之说,终于找到根源,原来火烧的就是这三个字!!

深秋是潭柘寺最为惊艳的时节,只因大雄宝殿后毗卢阁前的一株“帝王银杏”,此树高达 40多米,每逢深秋满树金黄,十分壮观。东侧“帝王树”被乾隆皇帝亲封,种植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 1400多岁高龄,西侧一株则称为“配王树”。

关于帝王树,民间曾流传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只要有皇帝登基,树的根部就会长出一枝新枝,与老枝干合为一体生长,像慈父携子;如有皇帝驾崩,便会从这树上掉下一条树杈。此树如此传神,或为天注定,或为事巧合,但这棵古银杏树确也见惯了王朝的兴衰离合!!

清代诗人孙雄曾写诗赞云:“潭柘寺前帝王树,至今车盖尚童童。千年王气消沉尽,香火空繁三月中。”据说20世纪60年代初,溥仪来此一游,看到此树东北侧长出的细树干,并未与主树干相合,手指着小树干,诙谐地说:这根小树就是我,因为我不成材,所以它才长成歪脖树。

从大雄宝殿转向东路行宫院,“流杯亭”地面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便是清乾隆皇帝来此游玩时,和王公大臣们猜酒赋诗处。流杯亭向上,台阶两边是“金镶玉竹”,台阶上是行宫,现存乾隆皇帝龙椅。几乎每任清代皇帝都亲临过潭柘寺,在清皇室的重视下,潭柘寺的发展臻于鼎盛。

地藏殿与圆通殿间,有座金刚延寿塔,原以为是寺内某位高僧祖师的灵塔,原来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出资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推测其为母祈福或存放母亲使用过的遗物佛经,供人瞻仰。

潭柘寺的兴盛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华严祖师开山立宗。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华严和尚“居在幽州城北”,并与当时的幽州都督交好,在其资助下买下了破败的嘉福寺及其附近的大片土地,奠定了开山立宗的基业。

东路建筑外还有财神殿、东观音洞、少师静室与龙潭等。明代200余年间,明皇室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修缮,形成了今天所见潭柘寺的格局,这样的偏爱与“太子少师”姚广孝有着极大的关系。

道衍和尚姚广孝,号称黑衣宰相,在帮助朱棣谋划“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曾选择在潭柘寺隐居修行,在后山上修建了“少师静室”,直到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时才离开了潭柘寺。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遗憾的是整条龙潭古道沿线的景观皆没开放。

提起潭柘寺,最先想到的一句话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其实北京城起源于蓟,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而潭柘寺始建在西晋,距今也就1700多年,但它比起京城的建都史金中都,潭柘寺还是要早上好几百年。另其源由与姚广孝建设北京城有关。姚广孝是明北京城的设计师,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都用于了北京的城建与宫廷建筑之中!

西路观音殿,这里是寺庙里最高的建筑,清乾隆皇帝亲题“莲界慈航”。元代时期,虽然统治者推崇藏传佛教,但忽必烈女儿妙严公主,为替其父赎罪于潭柘寺遁入空门,为潭柘寺的长久历史兴盛添上了重要一笔。妙严公主每日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年深日久竟在一块地砖上,磨出两个深深的脚窝即拜砖。

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为潭柘寺二宝之一。石鱼体长约五尺,重约三百斤,通体黝黑发亮,击打不同部位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的镇海之宝,作为寿礼送给了玉帝。

因有一年天下大旱,疾病流行,玉皇大帝就把这条神鱼赐给了潭柘寺,让其去拯救人间苦难,方丈便将此鱼悬挂于龙王殿前,每逢大旱之年,百姓击之求雨,如有疾病,摸之病消。据传说抚摸部位与疾痛位置相应,十分灵验,难怪乎众生不时地在排队触摸。

龙王殿一路向下,西路还有大悲坛、戒坛殿、旃檀殿、楞严坛、梨树院等。戒坛殿奉明英宗皇帝御旨而建,可以授佛门大戒比丘戒,故又称为比丘坛,楞严坛是僧众讲经说法的重要场所。西路外还有西观音洞、老虎听经洞等。

沿西观音洞石砌甬道盘山而上,可见到一座小院,便是老虎洞,又名菩提洞,洞内曾有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肉身佛像。传说有只老虎常下山伤害人畜,后经法师教化,弃恶从善,每日伏在法师身边听经,法师圆寂后此虎也殉主而死。

寺外还有上下塔林,据载塔林现有塔75座,历经十多个朝代,规模宏大,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最远可追溯到辽金时代,其中上塔林以清代建筑为主。

站在寺外,仰望群峰,古刹的悠远和须臾,皆汇聚于此。那些香烟袅袅的传承,那些落入史海的传说,仍旧在延续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塔林   延寿   北京城   龙潭   戒坛   山门   龙王   北京   帝王   深度   皇帝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