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军统在台湾的最终结局

中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两者都是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

1949年前的中统、军统

中统、军统虽然是分别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但是两者却是同根同源,均源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且首任局长均为陈立夫。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

1928年初,国民党在中央组织部中设立专职情报的“党务调查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效仿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在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人的策划下,成立了“复兴社”。1932年4月,在复兴社内设特务处(“力行社”),戴笠为处长。

1932年,党务调查科扩充为“特工总部”。

1935年,特工总部改组为“党务调查处”(徐恩曾任处长)

1937年4月,党务调查处与复兴社特务处(力行社)合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任局长。原党务调查处改称“一处”(仍由徐恩曾任处长),原复兴社特务处改称“二处”(仍属戴笠管理)。

1938年3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或“中统局”),第二处扩大为隶属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或“军统局”)。陈立夫为中统局首任局长,徐恩曾为副局长。陈立夫兼任军统局首任局长,戴笠任副局长。

1946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民政府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1947年4月,中统改称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党通局改称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事实上仍属国民党中央掌控。

1949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中统、军统的最终结局

1949国民党败退逃台湾后,“内政部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相继迁台。

1950年,“国防部保密局”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以持续执行台岛"保防"及情报搜集工作。

1954年10月,蒋介石仿照"中央情报局"的模式,以"总统府"资料室为基础,成立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局"。同时将

①"国防部"保密局大陆处和“内政部调查局”对大陆进行派遣活动的机构改组为防务主管部门(“国防部”)情报局,后几经改组,现为“参谋本部军事情报局”。

②"内政部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中负责"保防"的部门划归"司法部"领导,成立法务主管部门调查局("司法部调查局"),专门对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进行特务活动。

当今,台法务主管部门“调查局”,负责管理特侦警察,执行维护所谓的“国家安全”与侦办重大犯罪之工作,包括防制内乱、保护所谓的“国家机密”、贪渎防制和贿选查察、区内安全调查,以及防制非法枪械、毒品、组织犯罪、诈骗集团与洗钱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中统   军统   保密局   内政部   国防部   党务   调查局   特务   统计局   国民   结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