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梦!她是退休乡村教师,也是“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欣怡

姚爱英,嘉兴平湖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退休乡村教师,但是在中国航天城、中国航天载人总指挥部里,甚至在中国科学院里,提起姚爱英,无人不晓。

72岁的姚爱英,已经坚持做了31年航天科普教育,带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走进航天,被誉为“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

31年前的一封信

从“单向追星”到“双向奔赴”

姚爱英与航天人结缘,要从31年前的一封信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姚爱英担任平湖黄姑中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学生课本贴满了港台明星的照片,有些孩子不想读书,要跟明星一样出去挣大钱,还有的请假去'追星’唱卡拉OK,成绩也明显下滑。”她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姚爱英也在思考,不同时代青少年都有各自偶像,追星无可厚非,但能否找到一个既被学生追崇,又能成为榜样的对象,让孩子在追星中汲取力量?

不久,姚爱英找到了这颗“星”——1992年,中国航天成功发射“澳星B1”。听闻喜讯,姚爱英欣喜之余也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去追科技明星,向航天人学习。”

于是,姚爱英发动学生们给航天科学家写信。善良的孩子们还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声称要给科学家们“买水果”。336个孩子你一分、我一毛,最终筹措了181.2元。“我找来一个大信封,把孩子们的零花钱夹在慰问信里,厚厚一叠,拿去邮局寄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姚爱英没想到,初中生的一封信,给远在北京的航天科学家带来莫大鼓舞,有几个老科学家,看了后感动得哭了,没想到浙江的小孩子记挂着他们。他们还说,浙江的红领巾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心,情意无价。”

航天专家们当即就给黄姑中学回了信,除了感谢,还邀请师生去北京参观。姚爱英的北京之旅在1994年成行。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肖东太特地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赶回接待,握住姚爱英的手,激动地说:“姚老师,你们有那么好的老师和学生,我们非常欣慰。”

同年12月,科学家们也带上火箭模型,从北京赶到黄姑中学,给孩子们做了一个星期的科普报告。

自此,南来北往,书信不断,孩子们从“单向追星”,变成与科学家31年“双向奔赴”。目前,姚爱英30次带着学生们到北京参观学习,包括杨利伟在内的中国航天人,也到平湖作了35次的讲座报告。

中国航天城的“老朋友”

从语文老师到“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

在中国航天城里,姚老师是无人不晓的“老朋友”。

“退休前,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原本也没想到,自己会做起航天科普。”姚爱英说,当时,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还停留在牛顿、爱因斯坦等国外科学家的粗浅介绍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从中得到有益启发,凭着与航天科学家的良好关系,姚爱英决定以中国航天人为主角,写一部科普读物。

《铸造神剑的人》是姚爱英的第一本科普读物,主要记述的是12位科学家的事迹。“1999年,航天专家来到平湖,我把一大摞初稿捧出来给他们看,两位科学家一直看到凌晨三点。”姚爱英说,“专家们很惊讶,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怎么对航天人的故事这么了解。”

姚爱英提到,她每年都会陪学生去北京,多位科学家也邀请她到家里做客,让她对科学家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理解。我与许多航天科学家都是老朋友,多年相处下来,在我眼中这群航天人的共性就是,不求名利、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我也很荣幸得到他们的认可——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科学家,我们都有共同目标,为孩子种下科学的种子。”

31年来,姚爱英坚持推行“学科星”航天教育,第一个提出青少年不追歌星追科星、第一个带领学生走进航天高科技殿堂、第一个邀请航天科学家进校园 第一个编写航天科学家的书和教材、第一个编写航天主题的校本课程教材、第一个编写航天主题校园歌曲……

2006年退休后,姚爱英的“航天教育梦”走得更宽了。她成立了“星星火炬个人工作室”,走出平湖,在嘉兴、温州、金华等地牵头建起11个航天科普特色教育基地,在各地举办科普讲座,向全社会讲述航天科学家们的故事。

打下一片“江山”

浙江小村建了一所“国”字号航天馆

谈到姚爱英,中国航天科普馆也不得不提。这座“国”字号的综合性航天科普馆,坐落在平湖市独山港镇一个叫赵家桥的村庄里,展示着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和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以及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航天科普,仅靠口口相传不够,必须要打造阵地,让航天精神更加真实可感。”为扩大教育面,2009年,姚爱英提出在平湖建立“两弹一星”功勋馆和航天科普馆的建议,航天领导和专家们特别支持。

不过从想法提出到最终落地,前后也花了10多年。土地、财政、运营,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改了三个方案稿,航天专家们全力支持,专门为此捐献了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让我们的展馆更具权威性。”如今的场馆中,还珍藏着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半剖面等“镇馆之宝”。

2021年6月,这个由平湖携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打造的全国首个乡村综合性航天科普馆正式启用。姚爱英说,中国航天科普馆的建立只是航天科普工作的一个开端,未来还要建成更多宣传航空航天知识的场馆、平台,把中国航天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1年底,“天宫课堂”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次太空授课,中国航天科普馆成为浙江省唯一参与的地方馆。到目前为止,中国航天科普馆已接待参观研学团队700多批次,参观人数约10万。

姚爱英一直在这里志愿担任讲解员,听着孩子们的一声声惊叹,这位70多岁的老太太浑身充满了劲。“大家都说我是'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其实我只是像中国航天一样,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梦,并把它们变为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航天   平湖   乡村   运载火箭   北京   中国   科学家   中国民间   中国航天   教师   专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