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没有一个厕所,上万人该如何方便?看完才知道古人真聪明!

文|伊力

编辑| 伊力

故宫,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宫殿,曾经住过上万人,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近万间房屋中竟无一处厕所。

这座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却隐藏着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那就是故宫里居然没有厕所。

那么帝王和臣子们是如何在这偌大的宫殿里方便的?难道古人忘记了修建厕所吗?帝王与臣子又是怎样生活的?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结晶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它融汇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结晶。

故宫在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修建,历时14年才最终完成,它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由大小宫殿9000余间组成,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特征。

此外,故宫的建筑形式多样,有殿、宫、楼、馆、阁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建筑材料以木料为主,并大量运用琉璃瓦等装饰材料,展现皇家气派。

故宫内部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绘画、雕刻、工艺品等装饰,极尽奢华,其中太和殿高近35米,可容纳万人朝会,内部绘有壁画,乾清宫以楠木穿条雕饰,极尽精细。

故宫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就规定要在京师南京修建宫殿,预示着这座新都将以宫殿为中心发展。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靖难夺位后,决心迁都北京,修建一座媲美南京宫殿、甚至更大的新宫殿,以彰显正统,这就是紫禁城修建的由来。

紫禁城选址时,朱棣听取风水先贤意见,并且亲自参与紫禁城设计规划的还有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他根据周礼宫殿制度绘制了宫殿及城墙布局。

修建紫禁城动用了全国各地的技术精英,包括瓦匠、木匠、石匠等,他们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几乎挖空心思,将毕生所学化为实物。

如今,我们看到的紫禁城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正是这些先人智慧的结晶,虽然明清两代对紫禁城有所增建、改造,但主体格局保持原貌。

这些建筑作为实物史料,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轨迹原原本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600多年来,故宫经历了兴衰荣辱,但其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如今,故宫以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窗口。

站在故宫牌楼前,360度围观这座建筑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伟大与精妙可见一斑,但你能想到这样一座辉煌的宫殿居然没有厕所吗?

皇家仪制:探秘故宫缺乏厕所的历史缘由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中心,周围被宽阔厚重的城墙围绕,犹如一个神秘的封闭王国。

这座建筑群曾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居所,深藏着不为人知的往事。现今,故宫已经对外开放,每天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这座古老的宫殿。

然而,这座宏伟的宫殿可看不到看不到一处当初的厕所的踪影,这一奇特之处,让人不禁感到十分纳闷。

如今在故宫我们是可以看到公共厕所的,但这是后来修建的,当初可是没有厕所的。

其实,故宫不设置厕所,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故宫的历史,这座皇宫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设计它的大匠们注重两点:一是彰显皇权,二是保障安全。

基于此,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建筑手段,将故宫造就为既庄严壮观又易于防守的皇家住所,而不设置厕所就是其中的一种独特设计。

在帝王心目中,故宫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必须神圣庄严,而厕所被视为脏乱之处,安置于故宫,有损皇家的尊严。

更何况,大量人员使用厕所后会产生恶臭,这与故宫的洁净气质格格不入,因此,厕所被认为是皇宫的污点,从布局上予以剔除。

其实不设置厕所也关乎皇室的生命安全,故宫复杂多变的格局与曲折迂回的走廊,使其易守难攻,设厕所势必增加死角,刺客可藏身其中,对皇帝不利。

此前明朝就发生过多起刺客藏匿厕所击杀皇帝的事件,给后人敲响了警钟,到了清朝,皇宫便汲取教训,考虑到风险,便选择不再设厕所。

我们还要考量当时的技术条件,古代厕所多为旱厕,无法引水冲洗,大量厕所的臭味恐怕会污染整个皇城的空气。

同时,厕所也易积存病菌,有传染疫病的风险,为维护宫廷卫生,不设置厕所在当时也是合理之举。

故宫之所以没有厕所,是基于古人的礼仪观念、皇家的安全需要以及卫生条件所作出的理性设计,它体现了古代宫廷建筑的智慧。

但这并不代表着皇宫中的王公大臣、皇子皇孙们不上厕所,他们用着一种特殊的方式如厕,尽显古人的智慧。

靠恭桶如厕

故宫中没有卫生间,那皇帝和臣下们如何上厕所呢?

古代封建礼教极为严格,认为大便小便之事非常不雅,甚至视为污秽之物,所以皇宫中不能像普通民居那样直接设置厕所,会有失皇家尊严。

但皇帝嫔妃也都是人,难免有生理需求,为此,古人设计了携带方便、气味相对隔离,被称为“恭桶”的木制便桶,满足必要需求之余,又维护了皇宫的庄严形象。

这种便桶被谦恭地称作“恭桶”,放在角落或屏风后,用帘子遮挡,不容易被看见,桶身考究地雕刻皇家吉祥图案,体现身份尊贵,所以使用“恭桶”如厕,也成为一种礼仪。

而这种便桶造型考究,内部空间较大,放有一把椅子,使用时可以坐在上面如厕,桶盖可以密封闭合,使用后直接运出宫外。

据说,有些皇帝嫔妃出游时,也会带上这个方便携带的“恭桶”,避免在路上出现尴尬,宫女太监们随行携带,找僻静处设置,仍可方便使用。

不同身份的人恭桶样式也不同,皇帝的镶嵌宝石,皇后妃嫔的雕花较简单,为了去除气味,桶内放细沙、灰等吸收物,还点燃香料,每人都有专用的一只恭桶,使用后由宫女小心清洗。

当年,慈禧太后的恭桶造型独特,是一只红宝石眼睛的壁虎,在需要如厕时,宫女会搭起屏风,皇帝或妃嫔便可以在屏风后方便,而皇帝如厕还有太监侍奉,撒草灰消毒。

宫女们共用的恭桶在“净房”内,那里点着香料,使用后的恭桶运出宫外,粪便作为农田肥料。

虽然这种“恭桶”在方便性上不如现代厕所,但在当时已经是极尽人性化设计的产物。

它既满足了皇宫内数万人的生理需求,既保证了皇宫的清洁卫生,又维持了皇宫的庄严体面,可谓一种匠心独具的如厕方式。

虽不如今日卫生间先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习古人的智慧与耐心。

结语

故宫厕所的缺失,是古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作出的现实选择。但历史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与其固执地模仿古人,不如从实际需要出发,谨慎地做一些适当的更新。

这可能反而更符合古人“因时制宜”的智慧,世界在变,故宫也在变,充满生机的故宫,方能以全新的姿态陪伴时代前行。

根据平台规则,您关注+点赞评论会保持铁粉身份,为您推荐更多优质内容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故宫   恭桶   紫禁城   厕所   如厕   中国古代   宫殿   皇宫   古人   皇帝   聪明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