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宋代食用-药用花卉研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风霜雨雪依然傲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源自于她的博大精深。

从大千世界到身边的生活,从夏商西周到眼前的世界,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认真地钻研所接触到的事物。

如今,美食已经成为中国人一张非常重要的名片。

这是因为几千年来我们形成了众多的菜系,让很多食物成为餐桌上的食品,这样丰富的品类早已成为了重要的制胜法宝。

在众多的类型之中,使用花朵作为饮食的材料为很多人所喜爱。

宋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发的丰富多彩起来,将花朵饮食入药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这不仅是展示了我国农作物培育的成果,更是显示了这一时期人们的风雅和志趣。

01 宋代花卉饮食入药的背景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普遍寿命不高,因而对于长生的追求就显得尤为热切,也就早已埋在了基因里。

我们所熟知的是历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而迷恋各种丹药,但是这仅仅是留在史书中较为显眼的做法。

除此之外,有能力的人们会在方方面面去追求自己的长生之梦,饮食药物的调节就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随着人们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更为丰富的食物呈现出来。最初,食物的存在仅仅是为了饱腹之用,后来又逐渐增加了对食物美味的需求。

但是,医药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发现部分食物可以用来滋补身体并为之实践。这一时期的人们只是本能地去做这件事情,并没有系统的理论。

春秋时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重要时代,一些大思想家开始对人本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

这就使得人更加在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就连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人本身的重要性。统治阶层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已经设置了专门的“食医”来“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正是这些为统治阶层服务的食医为食物入膳、入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这一时期的普通百姓还处于温饱的边缘,无暇顾及养生与康健。

随着《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相继问世,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食物的入膳、入药、前者是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后者则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二者让人们更加清楚了人体的健康与否与饮食和食用的内容有着巨大的关联。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去依据自身所需去寻找食材,一切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人们食疗养生之路也就越走越远。

在人们食疗养生的过程中,宗教信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凡人通过服食、导引、行气、房中术等修炼方法能成为神仙,达到长生不死,羽化飞升。”

通过这样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部分道教徒希望通过食物养生的方式来获得身体的康健。

在东汉后期以后,道教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大的影响力更是有利于食疗养生的广泛传播。

在我们的食谱中,有很多食材都是道教徒的杰作。虽然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研究美食,但是确实是丰富了我们今天的菜单。

“长寿之道,在于养生,养生之本,在于饮食”。

唐朝以后,人们对于食疗养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表现,也有赖于医疗事业的进一步提升,医食同源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

在继承了前人医食同源的理念后,宋朝时期的人们继续将这一领域发扬光大。其中,宋朝统治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宋王朝的统治者是非常重视医药行业发展的,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促进这项事业。

除此之外,这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仕宦人家和富商大贾这两大群体。

前者,作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仅能够获得很多的资源,更是能够有能力对自己的健康与寿命进行实质上的追求。

后者,他们拥有着相当的财富,并且在“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宋朝,能够减少身份的限制而对自身有所追求。

这两大群体,就成为了宋代花卉入药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02 宋代花卉入药的表现

花卉不管是入药、还是入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

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认为正史之中没有大规模的记载,就忽略这件事情。很多这样隐匿于生活之中的细节就要从文字的细节中去探索。

1、儒而知医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是一个对读书人非常友好的时代,这也就大涨了人们的读书之风气。

“少时喜方药, 晚亦学黄老”,许许多多的读书人将了解、钻研医药作为自己求知的一部分。

而当这些读书人科举及第后,最为官僚的他们就拥有了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就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追求与钻研。

这一群体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能够有更大的作为,也决定了他们拥有着不凡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儒生仕宦群体对于饮食、花卉入药的追求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不仅如此,一千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够对古人这一生活细节进行探究,也得益于这一群体多种文字形式的记载与流传。

“不惟香味清甘, 亦自有所益也”,类似于这样的记载,才留给后人一个探究的途径。

2.饮食细化发展

“东门菜,西门水,南门菜,北门米”,这样的记载不是作者修辞运用的结果,而是在展示当时农业产品及食物都有着精细的划分。

因此,花卉能够成为单独的一类,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饮食细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素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花卉的存在,正是能够丰富素食食谱的重要元素。

花卉拥有着多种多样的颜色与形状,不仅仅符合人们对素食的需求,更能够在众多单调的素食颜色和味道中,展示自己独到的一面。

03 宋代花卉入食、入药实例

从宋代人们遗留下来的诗词文集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人们用花卉入食、入药的一些实例。接下来,通过这些实例,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个繁荣多样的时代。

1、花卉入饭

“世人见古有见桃花悟道者, 便争颂桃花, 便将桃花做饭吃”。

在大文豪兼大美食家苏轼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吃桃花饭的史实。桃花,在中国古代并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更具有一些精神层面的意义。

除了桃花之外,那时候的人们也常常将菊花与米饭同食。

菊花在中国人的心中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能够表达士人高洁的气质,还能够有帮助人们进补身体的药效。

在宋朝,菊花饭是较为流行的,有时候它也被称之为“金饭”。

随着花卉与饭同食这样的饮食方法不断的发展,人们也逐渐不满足于简单的食用方式,而是精心研究出来了花露拌饭的吃法。

这一吃法在今天看来并没有特别新奇,但是在千百年前的宋朝,却是对当时人们制作工艺和技巧的考验。

同时,这样的吃法也向后代人们显示了那一时代人们的浪漫生活。

2、花卉入菜

“春初种菊盘蔬助,秋晩开花插酒壶。微物不多分地力,终年乃尔任人须”。

花卉不仅仅作为主食的一分子被宋代人们广泛熟知,更是作为一种菜品而流传起来。

菊花高洁的气质是这一类花品被人们喜爱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味道并不是被所有人喜爱,这也就有了其他花品入菜的机会。

牡丹和芍药,也是宋代人们菜肴中较为常见的花品,这类花朵的颜色十分鲜艳,非常适合作为菜品的点缀。

这非常符合宋代精致浪漫的文人风气和市民文化,因此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用花卉制作糕点

“花卉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花卉成为糕点的原材料,也是那个时代非常流行的烹饪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桂花糕。

桂花糕在时间的流传中,制作方式更新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桂花的存在都是没有改变的,这源自于人们对于桂花美好寓意的。

“蟾宫折桂”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祝福语,它蕴含着恭祝他人科举顺遂的美好祝愿,而桂花糕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这一美好的祝愿。

宋代是重文轻武的时代,更是科举制度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读书科举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期盼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事情能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为自身和家族带来更多的荣光。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桂花糕也就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成为知名度很高的点心。当然,桂花清甜的香气和鲜香的味道也是这种糕点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

除桂花之外,还有大量的鲜花成为糕点的重要原料,它们凭借着清甜芳香的味道,鲜艳的色泽成为人们在烹饪食物时所喜爱的元素。

将人们心中所蕴含的期盼与情感表现出来。

结语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长寿的渴求是较为普遍的。身份地位越显贵的人,其追求健康与长生的欲望就越为强烈。

由此,温饱有余力的贵族阶层,逐渐拉开了食疗养生的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卉逐渐成了重要的元素。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它并不以军事强盛海内一统为主要标签。

而是将经济文化发展了起来,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造极于赵宋之世”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评价。

也正是因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宋代花卉饮食入药的情况才那么地明显。

从食疗养生到花卉入药,从菊花饭到桂花糕。

从文字记载来看,宋代花卉饮食入药的情况是十分普遍的,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潮流和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

《宋代花卉文献研究》

《宋代花卉入饮研究》

《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

《中国科学技术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宋代   花卉   科举   宋朝   食疗   深度   桃花   食物   时期   饮食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