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环游14天,敦煌,月牙泉、鸣沙山和万人星空演唱会

上午去的莫高窟,被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冲昏了头脑,想找个开阔地发发呆放空一下,鸣沙山月牙泉刚好

一路前行,绿荫浓重的马路的尽头突然出现一道沙丘,惊了一下,就这么直接么?

本来以为鸣沙山是座山,其实人家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是道山脉,主峰海拔1715米

看惯了一望无际平坦的沙漠,顶多是圆润的沙丘,这没有过渡、直愣愣站在城市边缘的的沙山还第一次见,有点好奇

景区介绍上说,鸣沙山东面是三危山,南面是黑石峰山,西边是戈壁和库姆塔格沙漠,卷着沙子横冲直撞的西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阻拦,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沙漠堆成了山

鸣沙山月牙泉门票110元,三天内多次进出都有效

景区有八景,最著名的是沙岭晴鸣、月泉晓澈,还有月泉古柳、药王庙、夫妻柳、启功题匾的鸣月广场牌坊、爱心人士捐助的第一泉石碑啥的,貌似没啥宣传力度,主推的是西边的骑骆驼、沙漠越野、直升机观光

进大门右手边有个民俗博物馆,太阳当空照,中午太晒了,先进博物馆消磨点时间

敦煌民间传统宅院的风格,有一些反映当地生产生活习俗、宗教文化传统的展品

逛完往景区深处去,迎面沙坡上走来浩浩荡荡的驼队

现在是相对淡季,还算好,据说暑假里那阵式堪比攻打匈奴,至少也是出塞和亲,以耐力著称的骆驼都累瘫了

东汉时鸣沙山叫沙角山,俗称神沙山,到晋代才开始叫鸣沙山,“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如丝竹,重若雷鸣”,以沙动成响得名

这里有两个民间传说,一说流沙埋了一个汉代古战场,沙鸣是两支军队的刀兵之声;一说是魔鬼卷来沙土埋了一个村庄,沙鸣是村人悲怆之声

怎么不编个优美的传说呢,假的,别信

据说鸣沙山的沙有五色:红、黄、绿、白、黑,也没看出来,倒是骆驼和游人五彩缤纷

就这么密密实实地排着队一圈一圈走着,太阳很努力地想数清地上的影子,一会儿就数乱了

没去凑热闹,穿过一片沙地往月牙泉方向去,跟几头下班的骆驼擦肩而过

穿过小一片沙地就有了木栈道,比深一脚浅一脚的好走得多,可以分神东张西望,鸣月阁在一道沙丘一片芦苇后面露出尖顶

古时候鸣月阁是个庙宇群,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说西汉时月牙泉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了

到了唐朝,泉中有船舸,泉边有庙宇,从东向西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殿舍,是文人雅士吟诵感怀之地

原建筑早已被毁,现存的鸣月阁是民国时期重建的

最高的月泉阁,一座八角形四层仿唐木塔,翘檐斗拱,青瓦覆盖,内有楼梯可达顶层,现在上面两层不开放

站在楼上可以眺望月牙泉,但是即使能上4楼也看不到全景,要想看全景,最好的办法是爬山,爬上月牙泉西北边的沙坡

去过沙漠的人都有经验,沙丘不容易爬,常常是爬一步退大半步

有景区铺设的几道云梯,梯子极窄,只能容1人通过

勇士们踩着梯子向上缓慢行进,鲜艳的防沙鞋套在沙坡上画出一道道移动的风景

有密集恐惧症的请闭眼

上山的人大半坐在山顶等日落

小半在半山腰玩滑沙,辛苦大半小时爬上去,哧溜一下就下来了

也有坐直升机的,上帝视角俯瞰人类

我们很有自知之明地没挑战爬山,继续往东北角走,打算近距离接触月牙泉

路过一棵树,对,就是一棵树,不是一束包装好的捧花,它就是120多岁的月泉古柳

月泉古柳是旱柳,栽植于1892年,树干高3.14米,干围2.86米,旁边的碑文上说“心枯皮活”,这些茂盛的枝桠是从树皮上长出来的侧枝么?

心枯皮活的古柳见证了鸣沙山月牙泉近百年的沧桑

这是一个不用爬山就能看到月牙泉全景的地方,在景区的东北边,同伴上次来的时候发现的,人很少

月牙泉是个南北高、中间低的环形洼地,风从东面吹进来,遇到山坡改变方向,转而上行,山脚的沙子在风力的作用下沿着山梁向山顶飞去,不会落到泉里

因此也使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月牙泉千年不涸、沙泉共存的奇观

月牙泉是清代开始才叫月牙泉的,古时候叫沙井,也称药泉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

五色沙没看到,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铁背鱼,从网上找了张“铁背鱼再现月牙泉”的新闻图片

但是据当地人说这也不是传说中的铁背鱼,这是20年前从德国引进的镜鲤

关于七星草,有一个民间传说,比鸣沙山的传说美好得多

说从前,这里住着一位看病的先生,为人和气,心地善良,不管富人穷人、大病小病,只要求医上门,他都悉心治疗,一视同仁,人们赞他:心善如菩萨,治病一把抓

医生虽然医术高明,但有一年妻子难产,他却束手无策,开了多少催生方子都不顶用,眼看命在旦夕,无奈之下只好去求神拜佛

医生走到寺庙,碰上一位白发老婆子,不等他开口,老婆子便说:不用求不用问,回去一看就得生

说罢给了他一个字团,让他到家再看

医生疑惑不解地拿着纸团急忙赶回家,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首偈语:七星草巧催生,采它须在晨露中,服之儿女平安降,拜谢行医善良人

医生看罢犯愁,说七星草我没见过,到那儿去找呢?

奄奄一息的妻子灵光一闪,说道:咱们神沙山下沙井中不是长了许多茸毛小草,上面常有露珠,不就是七星草吗?

医生恍然大悟,急忙跑到沙井采回小草如法熬制,妻子喝下后顺利生下一个胖小子

一传十,十传百,都说七星草能催生,从此,沙井又称为药泉

传说中的七星草是一种长着七根细枝,每枝又长着七片状如柳叶的叶瓣的藻类,网上没查到,《本草纲目》记载的七星草是一种蕨类植物,也不管催生

旧时药泉岸边还有一座纪念孙思邈的药王庙,上世纪90年代发现了药王庙遗址,从出土的木制功德碑确认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所建,主殿为砖砌洞窟建筑,窟前庑廊全部塌毁,为了保存洞内仅存的几处悬雕,后来又将遗址回填了

现在的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大约5米,泉水清澈,水面酷似一弯新月

爬到对面山顶看到的,是上弦月

在这边看到的,是下弦月

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

直到1960年前,泉水都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到了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1985年,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

泉水干涸,泉底裸现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

2011年起国家投入47.22亿元资金,引党河水补充水量、建设渗水工程、植树造林,月牙泉终于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如果不是名声太大,大到让人不太想去凑热闹,这漫漫黄沙中有这样一片奇观确实稀罕

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沙漠中跋涉的旅人不经意发现这片绿洲一定会惊呼的

摘一段余秋雨的《沙漠隐泉》: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还是文化人会表达

躺在沙坡上等日落,对面沙坡上五星红旗已经铺展开,准备开启夜晚的万人星空演唱会

有个小姑娘走过,跟我们攀谈,说刚才她爬到山顶了,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很过分,景区派出了二三十个保洁员一直在捡一直在捡

我也不明白,干吗要跑到沙山上去扔垃圾,圈地么?又不是动物

她说她遇见霍启刚了,还跟他合了影,开心地拿给我们看

果然,过了一会儿一大群人走过来,后来新闻上看到是人大甘肃考察团的

郭晶晶的老公确实有点萌,亚运会开幕式上网友评价:可爱得像地主家的傻儿子,一张善良敦厚的好人脸

躺平在沙坡上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晒了一天的沙子暖暖地熨贴着背部,瞎看瞎想,或者,不看不想

晚霞染红了沙丘上空丝丝缕缕的云彩,直升机在一遍遍寻山

想等月牙泉亮灯,有说是19:30,有说是20:00,等到对面山坡上星空演唱会开始,灯也没亮

等不及了往外走,我爱我的祖国,歌声照亮了夜空,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合唱有一种特别的震撼力,少年强则中国强

据说这演唱会今年连续做了66天,这几年的夏天,年年都有

感动时一回头,却看见月牙泉亮灯了

很美,景区公众号上看到一张冬天的鸣沙山月牙泉,有点动心

接下来要去瓜州,榆林窟、锁阳城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敦煌   全景   月牙泉   沙丘   景区   直升机   泉水   山顶   沙漠   演唱会   星空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