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数|小切口+大格局,以情怀突破圈层引共鸣

杭州亚运会

The 19th Asian Games

走过半程的杭州亚运会激战正酣,来自全亚洲的健儿们仍在赛场全力角逐。摘金夺银的体育明星固然是媒体报道的宠儿,但10月2日一则标题为《杭州亚运会 叙利亚运动员:实现梦想 感受和平友爱》的短视频,同样引发不少关注。它一方面从超越竞技的层面诠释了体育魅力之所在,另一方面,也为亚运报道乃至体育类短视频的编创提供了参考思路。

这则由央视新闻制作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主要围绕着叙利亚代表团开幕式旗手、拳击运动员古松在杭州亚运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时长3分01秒。此条视频播发后,在各平台上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并荣登“象舞指数”杭州亚运会短视频日榜(10月2日)。

视频加载中...


01

新闻嗅觉+“网友思维”,

深挖体育新闻视角

体育新闻,竞技固然为王,但如果能以更高格局的视角对体育进行剖析和挖掘,再以视听语言进行呈现,如此“破圈”则更有一番洞天。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无论采制还是编创环节,都要有灵敏的新闻嗅觉,关注国内国际时事热点,了解叙利亚代表团此行的特殊之处;其次,要带着“网友思维”去延展新闻视角,包括此前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访华、出席亚运会开幕式及造访灵隐寺等众多为广大网友所关注的话题。可以说,这则短视频的编创亮点,在于带着“网感”找人,带着“网感”策划,带着“网感”甄选素材。


02

丰富叙事元素,

巧设叙事节奏,

提升吸引力与完播率

对创作者而言,吸引网友打开视频需要敏锐的判断力和执行力,而能让受众看完,更是对创作者所具备的体育背景知识和采访编创技巧的考验,这也是这则视频成功的又一要素。3分钟左右的视频并不算短,但节目穿插对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的采访及背景资料,故事性强且富于节奏感,网友观看时并不觉得节奏拖沓。


03

小切口引发价值共振,

良性互动汇集大流量

这则视频胜在用小切口展现一种大情怀。叙利亚运动员的中国情缘,以及中国人对来自战乱中的叙利亚运动员的关注,汇集了以数千万级的“大流量”。正如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因为我们淋过雨,所以特别愿意为正在淋雨的人打伞。”这是受访对象、媒体和受众的一个良性互动的范例,而这种情怀所折射出的,是中国人对战乱国家和人民的同情,也是对顽强拼搏体育精神的敬仰,更是对和平的热爱。

象舞指数观察员

卢岩

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心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叙利亚   创作者   杭州   亚运会   代表团   共鸣   视角   运动员   格局   情怀   指数   网友   新闻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