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穿越”指南:“鱼”与“渔”

假如一不小心“穿越”回去

我们该如何生活呢?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创造和运用简单的石、木工具,同自然界作斗争,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首先来说一说饮食文化,吃的方式、吃的内容、吃的观念不断地变换,使得人类体质、社会、文化的进化获得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打开饮食“穿越”指南,重温饮食发展的漫漫长路吧~

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六畜”的说法,六畜中包括马、牛、羊、豕、犬、鸡。“六畜”中除了马以外,其余物种再加上鱼,就构成了我国古代肉食的主要部分。

鱼纹彩陶钵

鱼的身影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鱼纹是仰韶时期一种重要的彩陶纹饰题材,半坡人热衷于在陶器上描绘鱼纹,各式各样的鱼纹彩绘反映出半坡先民对“鱼”的痴迷。

汉唐时期,鱼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时鱼的种类大量见于文献记载。淡水鱼有鲤鱼、鲫鱼、鲂鱼、武昌鱼、鲈鱼、青鱼、草鱼、鳙鱼等。海鱼种类也相当繁多,《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了东南沿海出产的各种鱼类等海鲜多达近百种。

汉唐时期野生鱼类的捕捞有了很大进步。钓鱼和叉鱼是这一时期人们经常采用的捕鱼方法,还出现了一种用绞车起吊的网具,运用滑轮的原理,科学省力。人们还驯养鸬鹚和水獭来捕鱼,《酉阳杂俎》中记载:元和末年,均州郧乡县有一渔翁,“养獭十余头,捕鱼为业”。

汉唐时期人工养鱼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汉代,大规模陂池养鱼出现。据《三辅故事》记载:长安昆明池所养鱼,除了供给诸陵祠祭祀用鱼之外,还大批拿到长安市中出售,以致鱼价大贱。可见养鱼规模和鱼的产量都是相当可观的。南方出土了许多汉代陂池模型,尤以巴蜀和汉中最为集中。

红陶陂池

这件红陶陂(bēi)池就出土于汉中市。红色泥陶质。方形圆角,每边长28、深9厘米,边沿厚0.6-1.5厘米。从形状看,红陶陂池像是一座人工修建的小水库的模型。

陂池不仅可以养鱼,也是常见的农田水利设施之一。汉代多在丘陵山地和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兴建陂塘堰坝等中小型水利设施,广泛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次“穿越”到此结束啦

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穿越”

览古观今

看看古代人都吃点啥

感受饮食中蕴含的深厚历史!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汉中市   历史博物馆   陂塘   饮食   彩陶   长安   汉唐   汉代   鱼类   时期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