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不起眼的野草,能把肝胆里的淤堵清理掉

有很多中药其实都是从野草来的,它们散落在山野乡间,有很大的作用,有些被大家熟知,有些则比较陌生。

今天要介绍的这味中草药名字叫溪黄草。

溪黄草在南方比较多见,溪为水,说明这种植物喜欢长在有水的地方,叶子对生,边缘有齿痕,揉碎以后有黄色的汁液,溪黄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溪黄草走肝胆二经,又因为生于水边,长于水边,得水之气,药性偏寒,能清热,能燥湿,溪黄草最擅长清肝胆里的湿热淤滞。

湿和热相互勾结,那么,对于肝胆来讲,就相当于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里,在湿热的熏蒸下,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胆囊炎、胆结石,溪黄草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药。

溪黄草的用法很多,能当茶喝,能炖汤喝,可以用溪黄草炖鱼汤,也能外敷,比如乳腺炎,把新鲜的溪黄草捣烂敷于患处,在急性期效果很好。还有一个中成药,名字叫消炎利胆片,其中的君药就是溪黄草。

消炎利胆片:溪黄草、穿心莲、苦木

消炎利胆片是胆囊炎、胆结石的常用药,胆结石和胆囊炎在成因上是非常相似的,基本都跟湿热有关。

胆病容易导致胁肋胀满,我们大家可以去想,肝胆长期有湿热,而湿热又是黏腻的,它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黏,二是腻,容易把气机腻住,肝气失于疏泄,就会壅滞,而胁肋又是与肝相关的重要部位,肝经循行经过胁肋,肝气一旦壅滞在胁肋这个地方,就会有胀的感觉。还会恶心、口苦,也是因为肝气失于疏泄,肝气不升,胆气不降,加上胆汁上溢造成的。总体来讲,就是肝胆不通了。

我们在前面提到,溪黄草主要归肝胆经,能清热利湿,可以说它是专门疏通肝胆经的,湿热没有了,肝气运行起来,跟从前一样循环往复,这些症状慢慢地就都消失了。

至于穿心莲和苦木,主要起辅助和促进作用,穿心莲是比较常用的,苦木不常用,穿心莲和苦木都归大肠经,根据中医理论,肝与大肠相通,一来,肝胆的湿热会下移到大肠,肝胆里的湿热解决不了,很有可能累及大肠,导致大肠湿热;二来,就是要给邪以出路,在邪气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制造一个出路,换句话说,肝胆里的湿热要彻底排出去,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通的“排污”管道,也要走大肠。

溪黄草本身也能作用于大肠,但中医的妙处往往就在于配伍,在于中药与中药之间相互协作,彼此促进,如果有穿心莲和苦木作为辅助,三味药一起导湿热下行,力量就非常强大了。用溪黄草、穿心莲、苦木,把肝胆里的湿热清理干净,并最终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无论是溪黄草,还是以溪黄草为主的中成药,药性都是偏寒的,有舌红、苔黄、小便黄的症状,才可以服用。小便清长、舌淡苔白,体质虚寒的人不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肝胆   苦木   穿心莲   肝气   胆囊炎   胆结石   药性   湿热   大肠   野草   不起眼   出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