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天才将星的陨落 [原创作品]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宋]辛弃疾

这词中的将军,指的便是汉代继卫青霍去病之后,最负军事天才的少年将军李陵。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长孙,时官拜汉军骑都尉。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令李陵率5000步卒,从居延关出发前往匈奴单于王庭。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主力,李陵沉着应战,首战大败匈奴单于,杀伤数千敌军。

匈奴单于大惊,急调左右贤王部共8万余骑兵包围了李陵部。李陵且战且退,8天中共计杀伤匈奴主力一万余人。在撤退至汉境百里附近,弓箭用尽,被重兵围困于山谷内。李陵无奈,决定分散突围。由于叛徒出卖,被匈奴骑兵包围,副将韩延年战死,李陵见突围无望,于是下马请降。

第二年,汉武帝派去寻找李陵下落的公孙敖回报,李陵帮助匈奴练兵。汉武帝大怒,斩杀李陵三族。李陵自此彻底断绝了归汉之心。

以上便是汉初李陵事件的大致情况。

自此之后,李陵便成为中华历史上争议不休的一个非常人物:

李陵到底是不是汉奸?

这个问题一直争论到今天,恐怕再过二千年也还是会争论不休,所谓立场决定态度,那就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看这个问题了。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大不相同。所以这自古以来,立场问题一直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接下来,为方便我们明确立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陵的家族情况。


一 李陵家族

这话说起来有点长,得先跟他的先祖李信说起。李信是陇西成纪人,是秦王嬴政时期的秦国大将。

这李信可能有部分同学不太熟,但是不能因为不熟,就认为人家李信不厉害。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史记》。

作为秦王嬴政(那会儿还没叫秦始皇)的亲信爱将,在当年秦国对燕国发起灭国之战时,李信曾奉命率领秦军大败燕太子丹,追杀燕太子丹入蓟城(北京),后与王翦合兵攻克蓟城。

燕王率残部退守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辽东的衍水(今辽宁太子河),逼迫燕王斩杀了儿子燕太子丹,献上其首级并带回秦国,帮赢政报了“荆轲刺秦王”的大仇。自此,深得赢政信任。

秦国在攻灭韩赵魏之后,秦王赢政打算攻灭楚国。有一天这赢政就问李信,意思就是我打算攻取楚国,你看要多少部队。

李信非常自信地回答:最多20万。

嬴政又去问老将王翦,王翦说:最少60万。

赢政一听,哈哈大笑:王将军老喽,胆子小了,看来还是李信勇猛啊。

于是,赢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20万秦军南下攻楚。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的王翦,一看这情况,就立刻称病回了老家。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王翦不愧是一代名将,眼光准城府深,那心眼可不是一般地厉害。

李信和蒙恬率军进攻楚国,开头很顺利,连战连捷。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后院却冒起火了:赢政最信任的昌平君(楚王之子,生长在秦国)被派往郢陈做安抚工作,昌平君趁机起兵反秦,立刻切断了李信大军的后路和给养。李信不得不终止进攻,回师进攻郢陈。

本来李信蒙恬连战连胜,都准备攻击楚国都城寿春了,这下一回头,被项羽的爷爷,楚将项燕引军前后夹击,一连斩杀李信部七名都尉,大败秦军。李信蒙恬大败逃归秦国。

嬴政大怒,怒了半天也没辙,因为这昌平君是他亲自派去的,谁能想到自己的大院被自己人烧了。

其实赢政应该想到,因为这昌平君毕竟是楚王的儿子,这都要挖人家昌平君家祖坟了,你还派昌平君去给挖祖坟的人看大门做饭,严重失策啊。

估计李信回去之后,臭骂一顿肯定也是免不了的,降个级什么的也完全有可能。之后,李信又跑到王翦儿子王贲手下干活,攻取了辽东,活捉燕王喜。又随王贲进攻齐国,齐王投降,齐国灭亡。

整体看,其实李信还是挺厉害的,就是命不好。自此,李家就被这个命不好的魔咒紧紧套住了。李信自此也就消失在了史书之中。

秦亡汉兴,又过了一百年,李家又出了一个盖世猛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在汉文帝时期,以良家子弟身份从军。因为精通骑射,战斗中斩杀匈奴人很多,所以被封为汉中郎。因为武艺高强,于是被领导一眼相中,后多次随从汉文帝狩猎,期间经常猎杀猛兽。

汉文帝有天突然来兴致了,亲切地夸奖了一下李广:

你真是生不逢时啊,假如让你生在汉高祖时代,做个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至此,李广顿时就立下了此生高远志向:万户侯。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昌邑之战,李广夺旗斩将,还立下大功。但因私下接受了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送的将军大印,因此没有得到封赏。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点糊涂:接个将军印怎么了,梁王也不是反贼,这又关李广什么事?

汉景帝这个亲弟弟梁王刘武,在老娘窦太后的长期宠惯下,一门心思是坚决要当皇上的接班人,这令汉景帝十分不痛快。

虽说是一母同胞,这窦太后的心也实在是偏的离谱。汉景帝在老娘面前,常常感觉自己就跟捡来的一样。

梁王的狼子野心,当时是国人皆知。李广也不知咋想的,非但不提高警惕,反而自己还硬往前凑。

这也是汉景帝看李广不错,手下留情,放了他一马,功过相抵就算了。所以这回李广是一点都不冤。

再后来,李广被调往边境,期间先后担任了七个边郡的郡守。

汉武帝即位后,召李广为未央宫卫尉,后又升任骁骑将军,率领万余骑出兵匈奴,因受伤被俘。匈奴人用两匹马做了个简易担架,把李广放卧在中间。李广趁其不备,夺马而逃。这功夫可就不是一般地高了,马匹行进中能够飞身而起就够牛的了,他还能踢落敌兵夺取马匹,这速度力量胆识,完美组合,相当之牛。

归来后不久,因边界吃紧,李广又被调任在北平太守。这期间,数次与匈奴人对阵,李广以非凡武力与勇气深深折服了匈奴人,匈奴称李广为“飞将军”,数年不敢进犯。

在李广担任这七个边郡郡守的四十年中,由于都处于防御防守状态,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李广的这个“万户侯”梦想也一直没能够实现。由于汉文帝当年在李广心中种草种的比较好,李广一直是特别在意封侯这件事,甚至有一次还做起了深刻地自我批评。

李广有一次跟负责占星象的王朔说,自打攻击匈奴以来,我手下的校尉被封侯的都有几十个了,这些校尉能力平平,也不过中人之质而已。难道是我骨相不好还是命该如此?王朔说,你回忆一下可有后悔的事么。李广说,我曾经诱骗反叛的羌人,一天斩杀了八百多人,这是我最后悔的事。王朔说,这就是了,杀降不祥。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发起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远征匈奴王庭。李广多次请求随行,汉武帝嫌他年迈点背,一直不同意,最后没招了才勉强答应他,让李广任卫青部前将军。事后,汉武帝又偷偷指令卫青,说李广年老运气又背,不得让他与匈奴主力对阵。

于是卫青就指派好友公孙敖担任前锋,把李广调往东路接应。

李广一听十分愤怒,想着这次如果再不能立功,这万户侯可就彻底没戏了。这次让公孙敖替代自己,肯定是卫青照顾好朋友,打压自己,于是坚决要求卫青修改军令。

卫青由于有汉武帝的最高指示,自然不敢违令。于是要求李广立到回归本队,执行命令。

鉴于公孙敖与卫青关系甚密,当年还曾在长公主刀下救过卫青的性命。李广是越想越气,认定了卫青假公济私,他可不知道卫青只是执行了皇帝的命令。如果公孙敖要不是卫青的朋友,换成别的将领那也好说,估计误会还没有这么大。李广无奈之下,也只能回去了。

卫青大军与匈奴单于交手,单于落败逃跑,原本该出现的李广部队却未能出现指定位置,截击匈奴单于残部。卫青率部直到过了大漠,这才碰到李广的右路军,一问情况才知道李广迷路了。

迷路了?要说别人迷路也就算了,李广跟匈奴打了四十年,居然还能迷路,真的十分令人费解。

由于卫青要给汉武帝写军报,这事自然得调查清楚。于是就派长史急令李广的参谋亲随过来接受调查。

这下李广更加愤怒了,假公济私也就罢了,今天还上门穿小鞋来了。于是拒绝了长史要求,说我自己找大将军(卫青)受审对质。

李广到了卫青的中军大营,对周围的随从说道:我自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这次随军出征,大将军派绕路迂回,碰巧又迷了路,这不是天意吗?我已六十多岁,不能受刀笔吏的污辱。

言毕,拨刀自刎而亡。真是刚烈倔强啊。

李广死的时候,他的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只有老三李敢当时在霍去病部下任职,还因功被封了关内侯,此时已是李家二代的独苗。

后来李敢听说了此事,大怒。立刻找卫青去讨要说法。由于认定了卫青假公济私穿小鞋整人,卫青怎么解释也没用。李敢盛怒之下,打伤了卫青后,才愤愤离去。

卫青的内心其实是十分同情李广的,对李广之死也有愧疚之心,就将此事压了下来,没有声张。卫青真心是个厚道人,一旦上报朝廷,李敢就是死罪。

哪知道这事被霍去病知道了,勃然大怒,你小子敢打我舅舅,还反了你了,回到甘泉官立刻找茬,一箭射死了李敢。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大怒,亲自动手痛打了霍去病一顿。但打归打,护犊子归护犊子。揍完霍去病之后,汉武帝还帮着撒谎,告诉大家说李敢是被鹿顶死的。

除非是不让人家收尸,这被鹿顶死的和箭射死的能一样么?李家及众人自然是不信,可皇上都这么说了,不信又能怎样?

这时,李氏家族,只剩下了李陵(李当户之子)李禹(李敢之子)两个男丁。

至此,李陵作为李家的嫡长孙,不得不开始扛起李氏家族所有的一切。

我们从李家的先祖李信开始,一直说到李广和李敢,渐渐发現出李家世代相传的一些性格:

争强好胜,勇敢无畏,情绪亢进。

比如李信,明知灭楚之战非同小可,但为了跟名将王翦抢夺灭楚这个大项目,报价足足比王翦低了40万人。作为统兵大将,他不可能不知道兵凶战危,这20万只是不出意外的配置,完全不给自己机动空间。

再说李广,为了实现“万户侯”梦想,60多岁依然争当先锋,不圆梦想,誓不罢休。一旦得知前锋委于他人,立刻情绪上头,大军迷路大概率与李广的懈怠有一定关系。

还有李敢,闻知父亲自杀,情绪激烈,不但与上门卫青理论,而且还动手打伤了卫青。不管是什么原因,上门打伤大将军,哪朝哪代也不可能放过他。虽然卫青心存仁念,不予追究。但霍去病勇悍刚烈,竟然亲手射杀了李敢。这下不但仇没报成,自己也搭了进去。

最后看李陵,坚决不肯给李广利打下手,再三要求自行领军。没有骑兵,就算领步兵也愿意出征。这倔强性格,是不是和李广的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极为相似。

李广,李敢身死,李家的千斤重担就完全押在李陵身上,为了恢复先祖荣光,实现李广的封侯心愿,李陵强争出兵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

由于李陵自小便被家族寄以厚望,自己也在努力地修正家族基因中的不良部分,“善骑,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史记》

从这个“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这一段来看,李陵基本上已改变了李家性格暴烈,不善言词的缺点。而这一点,从他与苏武、司马迁,霍光,上官桀的友谊中也可以验证出来。

所以,李氏家族赋予李陵的,就是要忍辱负重,抵砺前行,光大门楣,践行封侯大愿。


二 李陵兵败的责任

失败的原因说法很多,但究其根本,整个事件也无外乎与发起与执行两大环节。让我们先看看史书记载:

《史记》 :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

《汉书》 :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見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与女。”

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博将兵半道迎陵军。

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冬五千人并击东西漫稽,可必禽也。”

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遥钩营之道。”

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郭,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虎,即亡所見,从淀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俱以书对.

从《史记》的记载看,得出的结果是:

汉武帝让李陵送死。

从《汉书》的记载看,李陵恃强贪功,汉武帝劝不听,还贴心的安排路博德接应。由于路博德也不乐意给李陵打下手,就上书建议开春与李陵合击匈奴。结果这一下把汉武帝搞毛了,不但撤去了援兵,还规定了路线让李陵进兵。

所以,《汉书》的结论更残酷:

汉武帝逼着李陵去送死。

現在网络上有一部分人,为炫技博流量,就说司马迁曲笔为李陵抱屈,目的是洗脱自己。还列举出《汉书》做比对。但是只比对到两人谈话,后面汉武帝大怒之下改主意这段,就故意不提了。并由此得出结论:《史记》的意思是汉武帝让李陵送死,而《汉书》的意思是李陵自己找死去。

其实但是大家如果认真比对两篇,就会发现两篇所说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史记》写得笼统点,《汉书》写得详细一些。

《史记》的意思反倒是帮汉武帝开脱了一点,只是命令李陵出兵,没有惩罚性指令。

反倒是《汉书》记载详尽,汉武帝看到路博德上书,以为是李陵吹过牛皮之后反悔了,自己不明说,却在背后唆使路博德上书。

估计汉武帝心里想,好小子居然敢忽悠我,路博德大老粗能上你当,我如此之雄才大略,岂能上你这个毛头小子的当?

于是盛怒之下,把原计划中路博德的接应部队调走,并规定李陵按当年赵破奴的行军路线前进,到了浚稽山再到受降城,并要求画地图上报。

这汉武帝情绪上头,决定给李陵一个教训,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还勒令李陵:“所与博德言者云何,俱与书对。”《汉书》

这意思就是:你小子是怎么忽悠路博德的,给我老老实实写上来。

作为自我感觉良好的帝王,谁不认为自己天纵其才,英明神武?最受不了的就是亲信的臣子对自己玩心眼,偷奸使诈。只要怀疑一产生,打压之心会立刻产生。或许他的本意也只是让李陵长个记性,没想到后面事态发展已完全不受控制了。

你回头再来看上文中这句话:“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汉书》

这第一句的意思直接挑明了,你小子不乐意给贰师将军打下手,我是完全是明白的。一副洞查一切之意。这后面的语气却很随和,说我发往前线的部队很多,可没多余的马给你,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说,李陵敢如此大胆,恃勇逞强,也是汉武帝平时惯的。当李陵提出:“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壮而许之”。不但同意了,而且还表扬了一下。

可是当他看到路博德的上书时,暴脾气却一下子发作了。这是因为在他心目中,李陵聪明有智谋,而路博德只是个大老粗,哪里能想出这种计划,所以据此判断李陵是后悔了,不敢去又不直说,唆使路博德上书来说事儿。

其实这还真是冤枉了李陵。李陵不乐意给李广利打下手,路博德同样也不乐意给李陵打下手。

要知道这路博德当年可是霍去病手下的悍将,曾任伏波将军出兵岭南,平定南越,战功赫赫。只是后来犯了错误被免职,过一段时间后,才又被任命为强弩都尉。在辈份和资格上都要比李陵高出一辈,再加上还想立功,肯定是不愿意给后生李陵打下手的。

其实路博德这个方案非常好,务实又保险,完全没毛病。

汉武帝作为一个指挥过多次军事行动的老手,不可能不明白让一支步兵深入匈奴王庭,一旦被围会是什么后果。更何况他还调走了路博德的支援部队和受降城驻防的公孙敖部队。

或许汉武帝的本意,只是希望李陵的这只孤军,能调动一部分匈奴围攻李广利的部队,没想到由于李陵部的骁勇,竟然调动了大批的匈奴主力,实实在在的解了李广利之围。李广利部毕竟有3万主力骑兵,3万精骑肯定是比5000步卒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李陵这边可以输,自己一手扶植的贰师将军那可不能输。因为贰师将军兄以妹贵,能力平平战绩不佳,朝中的非议就屡禁不绝。这贰师将军李广利一旦输了,就相当于是汉武帝自己输了,输不起啊。

所以,这汉武帝暴虐好赌的性格,在李陵事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是教训一下李陵,二是保护贰师将军所部的主力部队。

只不过这次他赌输了,首先在判断力上就输了。所以后来自己找借口:“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汉书》

明明自己错了,硬要把责任推给老将路博德。十分不厚道。

其次,用了一个天才的将领的未来,去挽救一个草包的失败,这用人之不当显而易見。李陵以5000步卒,横行大漠,斩杀匈奴主力一万余骑。且战且退,战至八日,也仅损伤一千余人,只是因为弓矢用尽,没有援军,外加叛徒出卖军机,才会在距汉界百余里处,不幸兵败。

故此,李陵兵败一事,汉武帝要負主要责任,甚至是全部责任。


三 李陵之降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汉书》

这是李陵投降后,得知全家被杀后,质问汉朝使者的话。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汉武帝不把路博德部调走,如果不把受降城的公孙敖部调走,如果不是内部校尉叛逃泄密,如果是每人再多几十枝箭,如果匈奴单于不是怕因拿不下李陵,手下会造反而舍命攻击,那么李陵一定会率余部三千返回汉界。

而李陵部一旦返回汉界,将毫无疑问地彪炳千秋,成为与卫青霍去病比肩的一代名将。

就差一百多里呀,或者是每人可以再多几十枝箭。

于是,一个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的天才将星,就此陨落。

自有史以来,以5000步兵独自深入敌境千里,遭遇敌军8万骑兵围攻的前提下,力战8天,歼敌一万余人,撤退距离近900里,自身伤亡还不到两千人。

这样的战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千年只此一役,堪称千古绝唱。

李陵之前,霍去病手下第一悍将浞野侯赵破奴,引军2万骑,也是李陵同样的路线,遭遇到匈奴重兵包围。结果是,全军覆没,赵破奴父子被俘,十年后方得逃回。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汉军以李陵为帅的话,出动三个万人队(步骑各5000)的话,品字形进击匈奴,会是什么局面?以李陵之能,怕是匈奴人在漠北也活不下去了。

以当时的条件,汉弩的攻击距离肯定是高于匈奴的弓箭,否则李陵也不可能打出步兵对骑兵1:10以上的战损比。

可是,关键的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李陵的步卒可以打出这么优秀的成绩,你要知道李陵可是“骑都尉”,首先这专业就不对口。而且,汉军有专业的弓弩部队,前文的路博德不就是“强弩都尉”么?为什么别人就都不行?

以弓弩的装备而言,弓弩手的素质而言,李陵部显然是赶不上路博德部的。但是,李陵却指挥着5000步卒,打出了10万骑兵都达不到的战果。

所以,在装备相同的条件下,李陵这一傲人成绩,显然是来自于李陵个人独特的技术战法。

这就好比戚继光的戚家军,自鸳鸯阵练成以后“水陆、南北,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戚继光的核心技术就是这鸳鸯阵。

汉武帝难道没看出来,李陵身上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么?这种跟今天钱学森一样金贵的国之重宝,为什么不珍惜呢?

匈奴单于看出来了,“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汉书》

你要知道,李陵可是率军斩杀了匈奴一万多人,仇人遍地,这里得有多少人恨不得李陵立刻死去。由于人口问题,匈奴人原则上是不杀战俘的。但李陵过于生猛,干死的太多,可谓是仇人遍地。单于想要护住李陵,那也是压力山大的。为什么?人才难得呀。

李陵自己也看出来了,所以他大概率是舍不得死,而不是怕死。

这是事后,李陵给苏武劝归的回信中的解释。

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也看出来了:“李陵矢竭,不免请降。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

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感触也是格外敏锐。评价相当到位:用兵上术,世罕其人。

李陵舍不得去死,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李陵虽出身将门世家,却还是文采飞扬的一代文学大家,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与爷爷李广,叔父李敢等人大不相同,我认真地查阅了史料,应该是以下几种原因:

①以5000步卒,击杀匈奴主力一万余人,按军事角度看,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尤其在在以弱对强的状态下,还打出了1:10的战斗交换比。

②做为军事部署,这一只队伍没有任何战略支援,尤其是在距汉境百余里位置被全歼, 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接应。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③李陵在此战中印证了他独特的以步制骑的战法, 期望有机会用更大的胜利洗刷耻辱。

④李氏家族男丁凋零,若杀身成仁,先祖的一切希望尽数落空。

⑤对汉武帝的不满情绪上升。因路博德的上书,导致李陵被汉武帝勒令孤军出塞,而且要求对路博德上书一事作出解释。而汉武帝下达路博德诏书中有“吾欲予李陵骑,去欲以少击众。”之语,这显然是胡扯,当初说的可是“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而李陵可是此时正驻守居延,与路博德在一处,诏书内容是不可能不知道。原来的后援路博德部被调走,五千步兵孤军千里出征,这几乎等同于受死。在汉武帝严厉斥责之下,李陵不敢申辩,只能无奈进军。

李陵真正开始考虑是战是降,是在弓矢用尽,退入山谷,便衣出营归来之后:

《汉书》:

良久,陵还, 大息曰:兵败死矣!”

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经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之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

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死。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

到了此时,三千残兵已无弓箭,应手兵器也没有,李陵状态已是十分消极,一幅听天由命的状态。最后的关头到来了:

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亡,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汉书》

这以上,就是李陵投降的过程。

李陵本就不愿就死,听得军吏相劝之言更是有理,再加上有浞野侯赵破奴的先例,自恃战果远远强于赵破奴,赵破奴都没事,自己也不会有大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这种理念支配下,李陵投降。


四 不是汉奸

你可以叫李陵为叛徒,也可以叫变节者,但是你绝不能叫李陵是汉奸。因为他从未危害到生养他的国家,甚至是在全家被诛之后,也在暗中出力帮助汉朝。

其一,刺杀李绪。

当李陵得知全家被诛的原因时,质问汉使: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

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汉书》。

你也可以说李陵是为私仇而杀了李绪,但在客观上也还是为汉朝诛杀了叛徒,减少了危害。

那肯定是有人会问,坑到你了你才动手,之前干嘛了?

因为杀掉李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李陵动手杀了李绪之后,“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大阏氏死乃还”《后汉书》。如果不是大单于护着,李陵这把肯定也是活不了。

你要知道,这个李绪可是大阏氏新处的男朋友。你一个汉军降将,杀了人家匈奴皇太后的小情人,难道是活够了么?所以说,李陵这件事还是很够种的,不似贪生怕死之徒。

其二,李陵率三万骑迎战汉军商丘成部。

“御史大夫军至追斜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虏不利,还去”。《汉书·匈奴传》

这事发生在李陵投降匈奴的九年后,也是有历史记录的李陵军事指挥的最后一次作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商丘成。他在汉武帝时任大鸿胪,属于礼部官员。因平定太子之乱有功,升任御史大夫。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奉命领兵三万余人出西河征匈奴,兵至浚稽山时遇到李陵,胜之而返。次年因为喝醉在汉文帝庙里唱歌,因而获罪自杀。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商丘成不姓商,而是姓商丘,名为成,商丘是复姓。就跟西门庆不姓西一个道理。

李陵第一仗是“率5000步卒横行大漠”,一战天下惊。

李陵的第二仗,是在匈奴自家门口,率三万对三万,居然没打过一搞个文化礼仪的官员。你要说李陵没放水,我是死都不信的。

而且此战之后,李陵就回到了匈奴北部,再也没出现在汉匈战场上。单于估计也看出来李陵放水,此后是再也不敢让他带兵与汉朝作战了。

至于某些人以此论证为李陵跟他爷爷李广一样,领几千人小打小闹可以,领数万军队方面指挥作战就不行了之类的,我只能是笑一下。

李陵的第一仗,以步制骑,以寡敌众,打出了前无故人后无来者的战绩,并不是单纯躲在大车后面一通齐射就能完成的。

汉军的骑兵虽然不多,但马车和弓箭可有的是,为什么别的将领打不出这样的战绩?包括当年的一众牛人,卫青霍去病或者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内,怎么统统都不行呢?

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弓弩和车马技术肯定也是在提高,为什么再没有一个人能打出李陵的战绩?

后世倒是有个与此类似的,那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刘裕的却月阵。刘裕在黄河边背水摆下却月阵,以2700多步兵大破北魏3万骑兵,击杀北魏主将,天下震惊。可却月阵的前提是,必须保障后方绝对安全和水上的战斗支援,对地形要求很高。故此战之后,却月阵也是再不复现。

刘裕这一仗的难度比李陵低了不少,因为李陵是四面受敌的孤军,刘裕有地形优势和战略支援。尽管如此,那也是牛上天的节奏了。

所以李陵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在步兵技战术的创新上,属于软实力。但穷竟是什么核心技术,今日已不可得知。

李陵作为骑都尉,字面上看是骑兵专业。拥有如此高强技战术的将领,居然1:1的兵力,在主场还打不过一个外行的御史大夫么?

以李陵的上一战为例,只要拨出5000弓弩手,步骑配合一下,汉军能全身而退就是惊喜了。可是事实上,此战的结果,居然是商丘成胜了。这就好比我和泰森打拳击,居然打赢了泰森一样。

由此也足以看出,李陵也并没有帮助匈奴练兵。一旦李陵传授了哪怕只是一部分的技战术,商丘成部队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所以,李陵才会成为历史上最令人同情的叛徒,成为千古悲情之冠。

汉奸的特点,是完全没有民族大义,只有个人私利。而且,随着个人退路被封死,转向同胞挥舞长刀会加倍的凶残,比如明末清初的吴三桂,从山海关投降开始,一路挥刀南向,最后横贯中国,一直打到缅甸,最后在昆明勒死了南明永历皇帝。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楚国的伍子胥,全家被诛一人逃至吴国,后来率吴兵一度灭亡楚国,还鞭尸楚王。这情节是十分恶劣,可后世不但没有骂名,甚至还成为了“诛杀暴君”的义士。

所以这里核心的区别,就在于民族大义。吴三桂引狼入室,残杀同胞,汉奸实至名归。伍子胥是我大汉民族的内部矛盾,所以他是诛杀暴君的义士。

李陵尽管是其情可悯,但汉匈矛盾却是民族矛盾。虽然李陵之勇冠绝天下,失败也是由汉武帝一手造成,但投降敌国终归是名节有亏。尽管是名节有亏,但在事实上,却又没有危害汉朝,甚至在全家被诛杀后,也没有对国家产生复仇之心,也没有把个人私利超越民族大义,这一点正是他赢得后世无限同情的核心所在。

严格地说,以李陵之勇武,是完全具有复仇能力的。一旦李陵开启吴三桂模式,汉武大帝恐怕都得改名了,历史也有可能在此转向。可是李陵什么都没做,让所有的绝世才华和屈辱仇恨,都湮没在塞外的冰雪之中,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

牺牲自我,以全家国大义,这也正是李陵让人稀嘘感慨之处吧。


五《答苏武书》


苏武在结束了长达19年的国外放羊生涯,荣归故里之后,受到时任辅政大臣霍光的指派,写信给李陵,希望李陵能迷途知返,这就是著名的《与李陵书》。

李陵接到信后,回了一封信,这就是历史上更加著名的《答苏武书》。文中强烈谴责了汉武帝的残暴寡恩,字字血泪,有理有据。

李陵不但军事了得,文学修养那也是宗师级水平。辞赋之优美酒脱,那是和曹操一个级别的。所以一众文学大腕,如杜甫、苏轼、欧阳修,骆宾王等人一力抬举,那也是实至名归。

李陵之文采,出类拔翠,斐然千古。大家去读一下《答苏武书》,这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千古名篇。我节选一段各位共赏:

“陵虽孤思,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告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吏弄其文墨耶!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魂。长与足下,生死辞已。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答苏武书》文字优美,慷慨悲壮,意境高远,让人读之感慨不已,心绪难平。

苏武牧羊,其气节千古流芳。如此气节的苏武,在与李陵相处的匈奴岁月之中,依然是友好而又亲密。归汉之后,又写信劝归返汉,固然有霍光指派之意,但依照苏武如此的犟种性格,看不上你是死也不会干的。

这其实也真实地反应了苏武内心真实的感情。作为李陵发小,匈奴岁月中的密接者,苏武对李陵的了解应该是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苏武的态度,代表了他真实的观点。

封建时代,忠君爱国为第一主旋律。也无论这个君值不值得忠。但自古就有“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为父望。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三纲五常》。但你要是真是活学活用的话,李陵便是下场。

早些年间,这《三纲五常》作为“封资修”的经典曾被痛批,但值得肯定的是,它也为广大被压迫群众指明了一定的反抗方向。

李陵少时与霍光苏武上官桀俱在宫廷任职,关系甚好,尤其是时任辅政大臣的霍光更是私交甚密。而霍光,作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霍去病的弟弟,此时已权势熏天,除了身份还是臣子,其它已与皇帝相差无几。

如果李陵真是一个无耻之徒,此时归汉正是翻身平反,重登富贵的良机,岂能错过?可是父母妻子的大仇,又岂是富贵荣华可以换取的。

当年李陵下马受降,变节失德。可是这次,李陵却是意志坚定,义正辞严,尊守了内心的良知。


六 汉武之过

做为彪炳千秋的汉武大帝,历史功绩那是无庸置疑的。而且评判帝王,也是以看历史功绩为主,个人品行为辅。

这里仅就李陵事件前后进行梳理:

① 李陵出征时,“上壮而许之,诏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如果按此方案执行,李陵就不会失败。

可是汉武帝疑心病过重,接到路博德上书后,立刻翻脸炸毛,痛斥李陵。责其立刻出兵。同时,还调开路博德部,“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同时还撒谎自圆:吾欲与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汉书》

可是,当着李陵面,说的却是“吾发军多,毋骑予女。”《汉书》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怀疑李陵畏战而震怒,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实际上,此时贰师将军李广利部已被匈奴右贤王部包围,汉武帝为保李广利部不失,调路博德部去支援。而强令李陵孤军出征,直击单于王庭,也有为李广利分兵之意。

只是没料到,单于所部被李陵部打击沉重而急了眼,不惜代价地调回左右贤王部主力,意欲围殴并全歼李陵所部。

那为啥李广利这么重要?不但因为李广利所率是3万汉军骑兵主力,不能有闪失。而且李广利还是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故此能力平平,却还能受汉武帝重用。朝野议论那都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李陵当年不乐意给他打下手也在情理之中。李广利如果输了,就相当于汉武帝输了,那会是啪啪地打脸,输不起啊。

而对于严令李陵5000步卒孤军出塞,汉武帝也有借机惩罚李陵之意,至于其安全问题,应该是基本没怎么考虑。所以最后还把受降城部队也一并调走了。

支援李广利没错,抓大放小。可是,李陵部队是步兵,千里奔袭王庭,一旦被围,那将是死路一条。好歹应该留一支接应部队。按说汉武帝雄才大略,这起码的常识应该是有的。

当年汉武帝到姐姐家喝酒,相中了卫子夫。由此带出了卫青和霍去病,助他大展鸿图。当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又是老套路,提拨了李广利。

可卫青、霍去病这种人才百年难遇,岂是可以复制的套娃?你已经连中两期大奖了,怎么还能幻想能再中一次呢?

② 李陵兵败之后,司马迁站了出来,为李陵辩解。尽管司马迁说的是实情,可是李陵越行就代表贰师将军越不行,贰师将军越不行,汉武帝这用人用兵就都有问题了,于是,“下迁腐刑”。《汉书》

然后呢,“久之,上悔陵无救。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汉书》

得,这回又把强弩都尉路博德拉出来当替罪羊了。

可是开头怎么说呢,“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汉书》。先是无端怀疑李陵,这回又掉头怀疑路博德。

核心思想就是,有错的一定是别人,不是自己。我如此伟大,怎么会错,又怎么能错?嘴上虽硬,但还是派人去慰问奖励了李陵残部,“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汉书》

③ 一年后,汉武帝指派公孙敖领兵入匈奴迎接李陵。公孙敖大军无功而返,“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然后汉武帝大怒,“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汉书》。但在这里,一下子就暴露出几个问题:

1.用人失当。这个公孙敖是当年李广自杀的导火索,李广自杀又引发了李敢上门殴打卫青,导致李敢被霍去病射死。然后汉武帝还帮霍去病撒谎,说是给鹿撞死的。

李家的人不傻又不瞎,皇上是肯定惹不起,但李家忌恨公孙敖与卫青霍去病那是一定的。

公孙敖虽然能力一般,但却是卫青的忠实铁杆,胆子极大。当年就冒死从长公主刘嫖的刀下救了卫青,这把正好匈奴人招认,所以顺口就报上去了,反正是匈奴人说的。汉武帝明明知道此事原委,却派个李家的仇人去接他,你说这不是扯么。

公孙敖是北地义渠人,一贯的作风就是只讲义气不讲原则,这是草原生存本能,倒也无可厚非。真相就是匈奴俘虏一交侍,公孙敖就顺水推舟坑了李陵一下。这要是说换成卫青,公孙敖拼死也会调查出真相。

2.处理失当。这么大一件事情,就算不弄个调查委员会,也应当好好复查一遍。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事是真的,那你也更不应该杀啊。按李陵的破坏力,更应当把家属扣为人质,以图牵制李陵。你这一杀,不是让李陵疯狂报复么?早在春秋战国,各国君主都是互派质子抵押,就是这道理,汉武帝怎么可能会不明白。

当年,李自成在一片石之战大败,逃回北京后,一怒斩杀了吴三桂他爹吴襄全家34口。吴三桂狗急跳墙,拼命死追李自成,最后导致李自成一路溃败,最后被村民所杀。李自成要跑路了,杀人泄愤,你又不跑,急个什么劲儿。好在李陵民族觉悟很高,跟吴三桂大大不同。

不知大家有没发现,自从卫青霍去病一死,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不见了,一个残暴自大的汉武帝就闪亮登场了。

有卫青霍去病在的日子,汉武帝怎么打怎么赢,万事如意。卫霍两人一死,汉武帝还是按照老套路,提拨了李广利。没想到这李广利身为外戚,竟全无卫霍两人风采,仗打得十分之菜不说,更常常弄得汉武帝十分难看。

李陵出兵时,汉武帝已近60岁,日渐昏聩。

自从汉武帝于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泰山封禅开始,就变成了英明神武,永远正确的千古一帝,再也听不进一丝一毫的反对意见。于是忠臣纷纷被贬,小人横行,政治上十分多疑且手段日趋残暴。

七年后(公元前91年),巫蛊之乱爆发。宠臣江充设计栽赃陷害太子刘据,刘据忍无可忍,杀了江充,拥兵自保。汉武帝听信馋言,发兵平叛。几天后,太子失败自杀,太子的生母,也就是皇后卫子夫自杀。受株连者有数万人被杀。

此事的过了不多久,汉武帝缓过神来,在得知真相后,下令诛杀了江充三族,并对当年打击和不支持太子的相关人员进行屠杀,这一下又死了几万人,当时镇压太子的丞相刘屈翟也被腰斩。

巫蛊之祸,给汉朝带来了致命伤害。大量上层精英人物被杀,导致国本动摇。而造成这一切的凶手正是汉武帝支持的江充。

而江充,作为汉武帝的爪牙,胆子大到竟然敢欺凌皇后卫子夫,栽赃陷害太子刘据。不是汉武帝在背后纵容指使,何至猖狂如斯。所以,巫蛊之祸的源头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自己。

当年的大汉王朝,正可谓是官不聊生:

凡支持太子的,属于反贼系统,杀。

当时不支持太子的,汉武帝回过神认为没良心没道德,見死不救,杀。

跟上边两种人沾边的,还是杀。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存活率简直是低到了家。家里要不是祖坟上有青烟冒起来,基本难逃一死。

写到这里,我已是无话可说。


七 千秋功罪

无论各朝各代,如何评价李陵之降,那都是要结合大时代的背景去看问题。一旦是异族入侵,国家危亡时期,批评意见者就会上升。一旦民族矛盾缓解,进入相对和平时期,持同情观点者也会上升。

每个人都无法置自己于大时代之外,因而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观点绝对公正公平,我们看看历朝历代的名人们的观点吧。

  1. 第一类:反对者

① 王夫之:“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有孤军支虏而不援,则以五千步卒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

人称“船山先生”的王夫之,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或者叫三大思想家,著名理论为“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这理论也就此成为了满清一朝的百年梦魇。

啥意思呢?就是改朝换代可以是禅让、继承、甚至是造反闹革命都可以,就是外族入侵不行。所以章太炎说,“船山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

时值满清入关,王夫之如此评价李陵,虽有不公,但完全可以理解。就好比抗日战争时期,也不会有人出头来同情李陵是一个道理。

② 白居易:“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李陵传·白居易》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之祸,后愤发读书。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身处藩镇割剧时代,生灵涂炭。故此白居易坚决要求加强忠君爱国,打击藩镇势力。因唐宪宗喜好文学,提拔了白居易。白居易知恩图报,频繁上书言事,甚至于当面指出皇帝错误。

唐代宗曾抱怨白居易:“白居易小子,是朕拨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后因白居易母亲赏花时坠井去世,白居易却又著有“赏花”及“新井”之诗,被人告以“有害名教”,由此被贬为江州(九江)司马,所以我们上学时就多背了一篇课文《琵琶行》。

白居易一向视忠君为头等大事,在藩镇割据时代军阀拥兵自重,对忠君一事看得格外重要,才专门写了一篇《李陵传》,估计也是表明一种态度罢。

以上为批评者意見,下面我们来看帝王们的观点:

B、第二类:帝王

① 唐太宗李世民:“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旧唐书·李靖传》

李世民这么说,那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爹李渊,一直尊西凉太祖李暠为先祖,而这个李暠,就是李广的十六世孙。

说到这,很多人就疑惑了,李陵不是被夷三族了,李家不是没人了么?李陵的叔叔,就是被霍去病射死的李敢,李敢是有个儿子的,叫做李禹。

这个李禹不属于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未受牵连。而且是太子刘据的侍卫,也是有勇有谋之人。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中,受太子牵连,被诬告准备投奔匈奴去投奔李陵,以至蒙冤而死。死时42岁。

所以,这个李世民按他爹李渊的说法,就是李敢这一支的。故此,李世民这评价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一家人么。

今天的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在唐朝的时候叫黠戛斯。而这个黠戛斯,就是李陵的后代。所以黠戛斯曾在李世民时期回国认亲,被李世民热情接待。而在唐朝中后期,更是多次帮助唐朝打击突厥,实实在在的是出了不少力。

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如果你有黑头发黑眼睛,就是李陵的后代:“黑瞳者必李陵苗裔也。”

②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李陵矢竭,不免请降。于禁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

这个陈叔宝之所以大名鼎鼎,完全靠杜牧这首《泊秦淮》名震千古: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个陈后主人昏眼不昏,也许是国破思良将吧,评价是格外之高。

第三类:其他名人

① 江淹:“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

这个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政治家,梁武帝时官拜紫金光禄大夫,封醴陵侯。

② 王世贞:“自昔倚马占檄,横塑赋诗,曹孟德,李少卿,恒灵宝,杨处道之外,能复有几?”

王世贞是明代文学大家,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先跟严嵩不对付,后又跟张居正搞不来,十分硬骨头。居然把李陵与曹操并列, 十分给李陵面子。

③ 何去非:北宋左侍禁武学博士,受命校订《孙子》《武子》等,统称《武经七书》,此书为北宋朝武学官书。书成,加封承奉郎。“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

第四类:历代文学大家

① 杜甫:李陵、苏武是吾师。

② 骆宾王:李都尉鸳鸯之辞,缠绵巧妙。

③ 王维: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④ 辛弃疾: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⑤ 苏轼:苏、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⑥ 苏武:每念足下,才为世英,器为时出。

第五类:近现代名人

① 蔡东藩:武帝年已垂老,史事已多,安得遽遣出塞,不使他将接应,而听令孤军陷没也?

② 钱 穆:李陵之才气,及其全军之勇决,令千年以下读史者想慕不已。

③ 鲁 迅: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④ 张承志:当他无家可归,祖国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以上共五大类的名人评判,欣赏同情者居多,批评者廖廖。越是到了后期,对李陵的宽容度和同情度越高。

最后,让我们再现一下两千年前李陵与苏武告别时的埸景吧:

于是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行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陵起舞,歌曰: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曲中之慷慨悲凉之意,家国故园之情,千载之下,依然令人回肠荡气,唏嘘不已。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言,“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二十余年后的开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病死于匈奴。

点点星光之下,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名门少年李将军,不由得一声长叹。


《全文完》

参考资料《史记》《后汉书》《与李陵书》

《答苏武书》《旧唐书》

《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单于   公孙   史记   都尉   汉书   汉武帝   匈奴   骑兵   太子   将军   天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