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空降”到鄂豫皖苏区的“牛人”

黄麻起义:虽小规模,却缔造红四方面军1927年11月的黄麻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规模虽小,但却具有重要意义。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相比,黄麻起义的规模不及,但却为后来的红四方面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黄麻起义中,三位杰出的领导者潘忠汝、吴光浩和戴克敏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吴光浩和戴克敏不幸壮烈牺牲,而唯一幸存的戴克敏后来却被张国焘杀害。

黄麻起义的“73勇士”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将领,如王树声、徐海东等。然而,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不同的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领导干部却是“空降”的。在中共鄂豫皖特委时代,一批“空降”干部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郭述申、许继慎、曹大骏、徐向前、蔡申熙、陈奇、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等人。1928年1月,黄麻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担任军长,戴克敏担任党代表。

随后,第7军于1928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吴光浩兼任军长和31师师长,戴克敏兼任军政委员。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郭述申被任命为书记。红11军改编为红1军,许继慎担任军长,曹大骏担任政委,徐向前成为副军长,这些将领都是从其他地区“空降”到鄂豫皖的。而“黄麻起义三杰”幸存的戴克敏则从红11军政委降为红1军1师的政治委员。

193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蔡申熙成为军长,陈奇成为政治委员的红15军及其所在的蕲黄广游击根据地划归鄂豫皖苏区。1931年1月,曾中生担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红1军和红1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旷继勋担任军长,余笃三担任政治委员。在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时代,又出现了一批“空降”干部,其中包括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等人。

1931年5月,张国焘担任新成立的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沈泽民担任鄂豫皖省委书记,陈昌浩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1931年6月,陈昌浩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

1931年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事委员会抽调红4军第10、第11、第12师的部分部队,在安徽省六安县麻埠组成红军第25军,暂时隶属于第73师,旷继勋担任军长(后来由蔡申熙接任),王平章担任政治委员。1931年11月,红4军和新成立的红军第2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治委员。1932年3月,黄麻起义的幸存者戴克敏遭到张国焘杀害。

同年10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到川陕地区。在中共鄂豫皖省委时代,程子华成为唯一的“空降”干部。1932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25军,吴焕先担任军长,王平章担任政治委员,辖第74师和第75师,以及特务营,共有7000多人。1933年1月,以红25军第221团和特务营为基础组建了红28军,廖荣坤担任军长,王平章担任政治委员。

1933年4月,红28军的主力转战至鄂东南,编为红25军的第73师,而留在皖西的部队和部分游击队则组成了红28军的第82师,师长为林维先。红25军的军长是吴焕先,副军长是廖荣坤,政治委员是戴季英。1934年4月,红28军的第82师编入红25军,军长为徐海东,政治委员为吴焕先,政治部主任为郭述申。

同年11月,红25军奉命开始长征,程子华成为红25军的军长,徐海东担任副军长,吴焕先担任政治委员,戴季英担任参谋长。黄麻起义虽规模不及其他起义,但却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麻起义的幸存者戴克敏被杀害的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变动,空降干部的涌入也改变了鄂豫皖苏区的领导格局。这些干部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们为红四方面军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空降干部的涌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对地方干部的冲击和影响等。因此,在今后的革命斗争中,我们需要在空降干部和地方干部之间找到平衡,以实现革命事业的长远发展。回顾黄麻起义及其后续发展,我们不禁要问,空降干部对于革命斗争的发展到底有何影响?他们的作用是否超越了地方干部?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革命事业的长远发展?

希望读者们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留下您宝贵的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鄂豫皖   苏区   中国工农红军   黄麻起义   特委   政治委员   军长   分局   中共   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