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逃亡,宰相:请下令烧掉所有粮仓!皇帝:不许烧,全留给叛军

京城,是国家的心脏,也是国家繁荣和安定的象征。因此,大多数时候,皇帝都会驻守在京城。即使天下动荡,老百姓只要看到皇帝还在,京城还在,就不至于惊慌失措。然而,一旦京城沦陷,老百姓的信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杜甫的那句诗:“国家虽然破败,山川依旧壮美。看到时光草木茂盛,却因离别鸟儿惊飞。战火连绵三个月,家书抵得上千金。头发已经白了许多,仿佛快要戴上宝冠。”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伤感的诗句呢?其实与皇帝逃离京城有关。



在古代,我们发现皇帝逃离京城的历史,总是伴随着一些戏剧性的场景。在安史之乱的时期,唐朝的权力斗争异常复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篡夺了父亲和哥哥的皇位。随后,武则天称帝,夺取了丈夫和儿子的江山。尽管李氏家族和大臣们在705年废黜了武则天,但是接下来的唐高宗李治却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太子李显继承了皇位,但实际权力被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所把持。太平公主一直在干预国政,形势混乱。直到713年,李隆基成功发动政变,终结了自武则天时期以来的混乱。他选用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国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加强了依法治国,严厉打击贪官污吏,任命了正直官员,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唐朝的经济和实力迅速增长,国土面积扩展到了今天的吉林、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地。唐玄宗的治理让国家出现了繁荣景象。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唐玄宗开始陷入堕落。他引进了大量外国军队,削弱了本国军队的实力。他陷入了对杨玉环的执着,沉迷于美色,国政荒废。尽管他曾多次试图将杨玉环赶离宫廷,却始终难以自拔。最终,唐玄宗意识到局势的危急,但为时已晚。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境内归附的游牧民族被激起反叛。唐玄宗无力抵御,将唐朝最后的大将封常清、高仙之、哥舒翰等全部牺牲。绝望之下,他下令撤出京城,进行所谓的天子“巡狩”。在离开京城之前,大臣们建议他将皇宫的储粮烧毁,以防贼人掠夺。然而,唐玄宗坚决拒绝,他深知老百姓的苦衷,宁愿将粮食、宝物留给敌人,也要给老百姓留下一线生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百姓着想的举动。



唐玄宗的心境,仿佛在那一刻变得清晰而坚定。尽管他曾陷入低谷,但在最后时刻,他选择放下私欲,为天下老百姓着想。这种顿悟,使他更显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的英明君主。唐玄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帝王的兴衰史,更是一部关于智慧与悲悯的传世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国政   皇帝   太平   安史之乱   京城   叛军   粮仓   皇位   宰相   唐朝   老百姓   军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