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平滇”与郑和的渊源(郑和是回族的依据)

#秋日生活打卡季#

朱元璋建国后,为了抚慰元朝旧部和藩属之国,曾经派使者到西南对割据政权进行劝抚。当时西南地区有一个叫梁王政权,但不仅没有对明朝示好,甚至还出言辱骂朱元璋;一怒之下,朱元璋调集三十万大军前去剿灭梁王武装,这就是著名的“太祖平滇”。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征云南。傅友德即率蓝玉、沐英等攻下普定、普安(今属贵州),进兵曲靖,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兵十余万抗拒明军,傅友德便兼程疾趋,出其不意而兵临白石江,大败并生擒达里麻,俘其众二万人,傅友德“悉抚而纵之,使各归业。蛮人见归者皆喜慰,军声益振”(《明史纪本末·太祖平滇》)。傅友德命蓝玉、沐英攻昆明,自己率数万人攻乌撒,声援沐英等。二路军皆捷,梁王自杀。十二月攻下昆明。洪武十五年(1382)二月,置云南布政使司,改中庆路为云南府。闰二月攻下大理。朱元璋用半年时间,平定了云南。

郑和下西洋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郑和父亲因协助梁王抵抗明军战死,12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并惨遭阉割。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祖辈世代居于云南昆阳。因为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前往麦加(伊斯兰教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朝觐(伊斯兰教五项功课之一),故同称“哈只(意为朝觐者)”,颇受乡里的敬重。

洪武十七年(1384),郑和被明军当做战利品送入皇宫成为宦官侍童。随后几年,郑和以宦官侍童的身份随明将领傅友德军队征战多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傅友德军队划归燕王朱棣管辖,郑和也被朱棣选中,进入燕王府侍候朱棣起居。建文元年(1399),郑和随从朱棣起兵,屡立战功。因此在朱棣称帝后,郑和被擢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并奉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后来朱棣想去海外寻找惠帝朱允炆的踪迹,又想向海外炫耀武力,以显示中国的富强,遂决定通使西洋。郑和因为身材容貌文才为内侍中的第一人,又是穆斯林方便与阿拉伯人沟通,兼具智慧谋略,且熟知兵事,被朱棣选中担任正使。这才有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发生。

郑和按元朝的说法属“色目人”中的回回,明朝称为回族,总之,绝对不是汉人。元朝曾把天下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里的“汉人”和“南人”实际上大体上都是指汉族人,只不过“汉人”是较早被征服的北方人,而“南人”是较晚被征服的南方人。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明成祖朱棣怀疑他的他侄子明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想要把他找到,并且想要宣扬一下明朝的强大,让西域诸国臣服,所以派遣郑和下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伊斯兰教   色目人   回族   侍童   明朝   西洋   燕王   元朝   太祖   汉人   云南   渊源   海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