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东征,为何偏偏不带马超魏延?这其实是刘备一石三鸟之计

刘备,一个从草根逆袭成为一国之君的人物,他的领导能力令人佩服,但在有生之年,他却做出了一个荒唐的行为,那就是亲自打破孙刘联盟。这个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曹魏仍然强大的时候,刘备东征孙权,这无疑是自取灭亡的举动!更可怕的是,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时,故意将蜀汉的大将马超和魏延放在一边,并没有让他们上战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刘备自己想作死吗?

正史上的记载显示,当时的黄忠已经去世,而关羽、张飞也已不在人世。刘备所封的五虎上将中,只剩下马超和赵云。赵云与诸葛亮一样,一直反对东征,认为这将失去除掉国贼曹氏的最佳时机,是不明智的选择。赵云的反对对刘备造成了军心的干扰,因此刘备不带他上战场。

那么马超呢?他是刘备的亲家公,而且他的武力备受敌方忌惮。按理说,刘备应该带上马超才对。此外,当时的蜀汉还有一个猛将魏延,刘备亲自提拔培养的,他的武艺和带兵能力都很出色。如果刘备带上他,战斗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备既没有带上马超震慑江东敌将,也没有带上魏延迫使敌方退却。当时刘备带的武将都是二、三流水平的,如吴班、陈式、傅肜、冯习、杜路、刘宁等,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些名字。

而在谋士方面,刘备只带了一个马良,而他自己是最大的军师。他亲自决定战争的方向、攻城的策略、夺寨的计划,马良更多地只是帮助刘备跑腿。刘备的带兵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否应对这场战争,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而马良基本上没有提供任何建议。

从刘备的战略来看,似乎是有机会打败东吴的。要知道当时的陆逊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老司机刘备面前他不过是一根小白菜。然而夷陵之战最终失败,主要是因为刘备没有预料到陆逊会使用火攻。如果马超在场,他的征战经验应该能看出敌人会使用火攻。只要有马超和魏延这样的猛将在身边,即使刘备中了陆逊的奸计,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马超和魏延都是擅长打硬仗的大将。如果遇到火攻,他们应该有办法消灭东吴的有生战斗力。这样一来,刘备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安全,找个合适的地方等待马超和魏延的好消息就可以了。东吴只有韩当和周泰这样的大将,虽然勇猛,但年纪已经上去了。如果与马超和魏延对战,定然会失败。

刘备有马超和魏延这样的良将,为什么不带他们上夷陵战场呢?马超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而且他的西凉兵马习惯了陆地战。而魏延在汉中也可以被其他人代替,比如诸葛亮或者赵云。这样魏延就可以抽身前往战场了。

综合分析来看,刘备在当时完全有机会带上马超和魏延一起去攻打东吴的!但他却没有带上马超和魏延。刘备是故意作死还是另有阴谋?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刘备决定东征孙权后,不管诸葛亮、赵云等人多次劝谏他不要攻打东吴,他却一意孤行。“朕意已决,无得再谏!”他让诸葛亮保护太子守两川,让马超和魏延协助魏延守汉中,自己亲自率军攻打东吴。这是刘备当时做出的最后决定!他让马超和马岱去帮助魏延守汉中,让诸葛亮兼任西川守备,自己带大军攻打东吴。

实际上,刘备当时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不幸的是,他最终遭到了大败。当时,除了陈到以外,只有赵云前来救援。同时,诸葛亮也赶来支援。然而,魏延和马超却没有任何行动。马超在刘备东征之后的4个月就去世了。他临死前告诉刘备,只有马岱一个从弟弟留给您了,希望您可以重用他!从马超临终时的言辞可以看出,他和马岱在蜀中地位非常低!

所以刘备当时不带马超、魏延上前线,可以理解为他在考验他们到底是忠诚还是背叛。如果他们真的有背叛的意图,那么诸葛亮、赵云等人还可以清除内贼,平定内乱,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这两个人是忠诚的,他们可以证明自己,也可以确保蜀汉王朝的安全。

此外,刘备当时让马超和魏延守卫汉中,也是为了保留蜀汉最可靠的人。如果魏延出了问题,曹魏可以随时入侵蜀汉,这对于蜀汉来说是致命的!因此,马超和魏延的忠诚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刘备在当时不带马超和魏延上战场是有原因的。他考虑到他们的忠诚问题,以及对汉中和蜀汉王朝的保护。当然,这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但在刘备当时的决策中,他是尽力做出了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蜀汉   东吴   汉中   王朝   火攻   猛将   敌方   大将   忠诚   战场   马超   石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