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研究报告:XR+机器人双轮驱动,新能源打造第二增长极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韩金呈、李玖)

1. 消费电子领域纵横扩张,巧妙切入汽车、光伏高景气赛道

1.1. 模切业务为基,纵横扩张精密制造领域

立足模切业务基石,大力拓展消费电子领域版图。公司于 2006 年初创,主要经营模 切业务。后通过多轮收购、业务拓展,逐步涉足冲压、CNC、紧固等业务,布局新 能源汽车、光伏等高景气赛道。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06-2008 年:打牢模切业务基石,导入苹果供应链。深圳领胜/苏州领胜成立,主 要从事模切业务,面向客户包括诺基亚、耐普罗、比亚迪以及富士康集团等。2006- 2008 年期间公司持续积累模切业务相关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以及核心团队,于 2008 年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09-2015 年:着手布局冲压、CNC、紧固和组装业务,导入国内大客户。期间公 司逐渐展开冲压、CNC、紧固和组装业务方面的布局,除模切业务外主要服务于诺 基亚、苹果及其整机组装厂商,服务于苹果的产品从 iPod 产品零部件不断扩展至 iPhone、iPad、MacBook 产品及其配件的零部件。公司分别于 2014、2015、2016 年 相继进入 vivo、OPPO、华为三大国产手机厂商供应链。

2016 年至今:战略性收购多家公司,借壳江粉磁材上市,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 高景气赛道。为消除同业竞争,实现整体上市,公司先后于 2015 年收购东莞领益、 东台领镒,于 2016 年收购苏州领胜、东台富焱鑫、深圳领胜,于 2017 年收购 TLG、 LY,此外还向第三方收购了东莞中焱、东台富焱鑫、东莞鑫焱、三达精密、香港东 隆等公司。在完成一系列收购后,领益智造于 2018 年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借壳上市, 引入磁性材料、贸易物流、显示触控、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此后,公司先后收购 赛尔康、绵阳维奇、绵阳伟联、苏州益道、珠海伟创力、浙江锦泰等公司,实现业 务拓展与剥离,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物联网、汽车、清洁能源、医疗 等领域。

1.2. 股权结构稳定集中,股权激励注入发展活力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集中,实际控制人为曾芳勤女士。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芳勤 女士直接持股比例为 2.06%,通过领胜投资间接持股 59.07%,总计持股 61.13%,为 公司实际控制人。曾女士曾任深圳市远洋渔业公司副总经理、广东富海公司总经理、 美时精密加工有限公司中国区域总经理,具有丰厚的公司治理经验。曾女士于 2006 年 5 月创立领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 2012 年 7 月创立领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公司创始团队成员,知悉公司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其余股东共计持 股 38.87%,公司整体股权结构集中,有利于经营决策效率的提升。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公司人才,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2021 年 2 月,公司发布了 《关于 2020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首次授 予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440 名激励对象授予 3507.66 万份股票期权,向符合授予条件 的 420 名激励对象授予 1425.53 万股限制性股票,以此绑定公司核心人员。2023 年 6 月,公司发布了《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本员工持 股计划面向员工总人数不超过 530 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6 人,持股 规模不超过 4,600 万股,约占本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0.65%。 此次股权激励可实现个人、股东和公司三方利益的有机结合,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有助于公司长足发展。

1.3. 持续推进电子通讯、汽车、光伏业务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产业链上中下游全覆盖,助力公司业务全面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功能件、结构 件及模组等业务,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及光伏储能等行业。公司在精密制造 行业中同时覆盖上游原材料和生产加工设备、中游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模组业务,作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及通讯核心供应厂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精密功能件、结构件、 模组业务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其中,上游原材料包括磁性 材料、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铜材、铝材)、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硅胶、石墨、碳 纤维),生产设备包括数控(CNC)加工所使用的各类 CNC 机床、模切加工所使用 的激光设备和多任务位圆刀模切机、测试设备、冲压机、各式模具等;下游应用领 域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经过公司在上游材料业务领域的多 年探索,目前产品供应主要覆盖磁性材料、散热材料、导电类材料、功能膜材等关 键上游原材料领域,并创新性地增改良料性能并将上游产品完美适配到中下游产品。

切入新能源汽车、光伏高景气赛道,丰富的产品矩阵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在较为 完善的电子通讯业务布局基础上,公司于 2021 年收购浙江锦泰,成功切入新能源汽 车赛道,目前公司已建成湖州、苏州、福鼎等生产基地,大力布局电池电芯铝壳、 盖板、转接片等电池结构件产品及柔性软连接、注塑件等其他汽车相关精密结构件, 汽车业务蓬勃发展。此外,公司与国际领先光伏储能客户积极合作,提供微型光伏 逆变器等产品的代工服务,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覆盖率保持领先。

大力推进全球布局,海外市场业绩持续增长。公司精准布局海外市场,通过生产及 服务据点、研发中心、销售办事处的全球化网络成功构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全 球化多中心体系。截至目前,领益智造在全球拥有 58 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 8 个精 品组装基地。此外,近年来公司海外市场景气度不断上升,海外收入以稳定增长率 逐年攀升,已从 2018 年的 102.49 亿元上升至 2022 年的 233.68 亿元,年均复合增 长率为 22.88%,海外毛利率也连年维持高位。公司海外收入于 2020 年超过国内业 务规模,其对收入的贡献比重不断增大,国内收入则有小幅降低趋势,可见公司业 务有偏向海外市场的趋势。多中心全球化布局有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客户需求 进行快速响应,有效开拓更多业务机会,助力公司业绩高增。

1.4.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经营业绩长期向好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小幅波动。2018-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225.00 亿 元连年增长至 344.8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71%。2023H1 公司营业收入为 152.89 亿元,同比增长 3.27%。归母净利润方面,2018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8 亿 元,主要因为公司于该年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借壳上市。2019、2020 年归母净利润有 所回升,但 2021 年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影响归母净利 润出现大幅下滑。2023H1 归母净利润为 12.48 亿元,同比增长 159.29%,可见波动 总体趋于平缓并呈增长态势。


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研发人员占比不断提高。2018-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 分别为 11.26、11.4、17.49、17.01、20.94 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01%、4.77%、 6.21%、5.60%、6.07%,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均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司研发人员已 从 2018 年的 3988 人上升至 2022 年的 6604 人,研发人员占比从 2018 年的 6.46%上 升至 2022 年的 10.05%,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公司具备系统化的三级研发体系平台, 即工研院、BG/BU 研发中心,系统化平台下设六大子平台,分别是散热模组研发中 心、机械工程研发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组装中心、电磁研发中心以及建模仿 真中心,研发能力强劲,不断为公司核心技术增添新动力。

毛利率、净利率整体趋于稳定,期间费用控制情况较好。2018-2022 年公司综合毛 利率分别为 20.18%、22.76%、22.27%、16.13%、20.73%,净利率分别为-3.31%、 7.91%、8.06%、3.90%、4.61%、8.15%。2021 年受下游市场需求波动和原材料价格 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一定下降,2022 年则有一定回升,但由于 公司 2022 年投入较多研发费用至光伏、汽车领域,净利率恢复不如毛利率明显。公 司持续推进不良业务剥离工作,截至 2023H1,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已基本恢复至原有 水平,整体态势较为稳定。期间费用方面,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 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其毛利率及收入占比均位居业务首位。除 2021 年需求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公司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业务毛 利率均维持在 25%左右,远超公司其他业务毛利率水平,且表现较为稳定。2018- 2022 年公司持续推进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业务发展,其收入规模不断增长且占比连年 位居业务之首,高毛利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规模,为公司创利做出显著贡献。 此外,充电器及精品组装、汽车产品收入连年增加,且二者占比均有上升趋势,未 来较为景气。

2. 布局 XR 巩固消费电子传统优势,智能技术+机器人公司发 展潜力充足

2.1. 传统消费电子进入存量时代,折叠屏带来智能手机小高潮

精密制造优质企业,公司市占率稳步提升。公司为精密制造业内少数一站式精密制 造商之一,业务覆盖材料、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模组业务。精密器件产品下游应 用广泛,包括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及清洁能源等,其中最主要的为消费电子 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精 密功能件制造商之一,根据公司公告,田心制造中心、平湖制造中心等募投项目达 产之后公司精密功能件、结构件业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2027 年业务收入年 均复合增速为 11.72%,2027 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4.33%。

传统消费电子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消费电子行业是公司精密功能件、结构件等产 品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涉及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 备等终端产品。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 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消费电子总出货量由 2017 年 19.23 亿台增长到 2021年的 23.12 亿台,CAGR 为 4.71%,预计 2026 年总出货量为 30.91 亿台,2021 至 2026 年 CAGR 预计为 5.97%。从精密制造业务角度来看,预计消费电子精密功能 件、结构件和模组 2022-2026 年 CAGR 分别为 7.9%、14.3%和 4.3%。

智能手机增速放缓,电脑设备稳定出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 年,智能 手机在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精密结构件和消费电子模组总市场规模中占比均居首 位,分别为 53.3%、48.3%、57.4%,显示出其在整个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 2017 年之后增速走弱,2022 年全球智能手 机出货量为 12.25 亿台,同比下降 12%,换机周期长达 43 个月,为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 IDC 预测,202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4.947 亿台,2022-2027 年的 CAGR 为 0.8%。平板电脑、传统 PC 市场方面,出货量基本保持稳定,预计 2027 年的出货 量分别为 1.358 亿台、2.892 亿台,2023-2027 年的 CAGR 分别为 0.3%、3.6%。

折叠屏手机未来可期,有望贡献新增长。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但仍存在阶 段性的增长,如 2021 年的 5G 小高潮。目前,折叠屏手机凭借其较高的技术门槛、 高附加值属性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新的增长点及重要发展机遇,各智能手机品牌商正 通过不断突破柔性屏和铰链等技术难关争夺高端市场,以寻求破局之道。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2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 13.1 百万台,预计 2023 年出 货量为 18.6 百万台,同比增长 41.98%。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 2025 年将达到 17 百万台,2019-2025 年 CAGR 为 109.69%;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 2027 年将达到 101.5 百万台,2021-2027 年 CAGR 为 49.48%,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的份额也 将达到 39%。折叠屏手机的推广有助于扭转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态势,利好公 司精密结构功能件业务。


2.2. 大客户合作关系稳定,绑定苹果实现量价齐升

客户资源优质,合作关系稳定。苹果供应商通常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和整机组装厂商, 华为、OPPO 及 VIVO 等国内终端品牌通常自身拥有整机组装工厂,供应链厂商以零 部件供应商为主。公司前身领益科技在 2017 年之前已经通过了以苹果、华为、OPPO、 VIVO 为代表的终端品牌商的供应商认证体系,进入其供应链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根据公司公告,在上市之前领益科技向苹果、华为、OPPO 和 VIVO 的销 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合计超过 90%。在重组为领益智造之后,公司始终贯彻“以 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凭借优质的客户服务得到了持续稳定的订单。

深度绑定苹果,与果链联系密切。根据公司公告,2017 年 H1 公司与苹果产业链厂 商合作密切,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富士康集团、和硕集团、瑞声科技、蓝思科技和伯 恩集团,销售金额占比合计超过 55%。公司近期公告显示,2023 年 1-3 月公司前五 名客户销售额占比达 57.54%。公司在初创期就以模切业务为切入点与苹果开展合作, 之后进一步发展冲压、CNC、紧固件和组装业务,服务于苹果的产品从 iPod 的零部 件逐步扩展到 iPhone、iPad、iMac、MacBook 产品及其配件的零部件,产品种类和 销售收入不断增加。

量的需求:苹果业绩稳中有增。目前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存量时代,苹果公司作为头 部企业凭借硬件表现出色、生态系统完整、产品迭代速度快等优势,业绩稳中有增。 2022 年 iPhone 产品营业收入为 2054.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04%;Mac 产品营业收 入为 401.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17%;其他产品营业收入为 412.41 亿美元,同比 增长 7.79%。苹果的市场份额长期保持稳定,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3 年上半 年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 18.84%,相比与 2019 年的 13%提升了近 6 个 百分点。

价的提升:iPhone 中公司产品价值量不断提升。随着苹果手机新设计、新功能、新 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应用与普及,iPhone 的 BOM 呈现出增长趋势,iPhone 14 Pro Max 的 BOM 达到 464 美元,占售价比重为 42.22%。与此同时,每部苹果手机中应 用的公司产品总金额随着机型的更新换代不断增加,在 iPhone X 时代已经超过 16美元。苹果产品出货量稳中有增,其中公司产品价值量不断提升,有望带动公司业 绩进一步增长。

2.3. XR 技术开启消费电子新时代,公司卡位优势明显

XR 行业逐步兴起,VR/AR 市场拐点将至。XR 技术,全称扩展现实技术,是 VR (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的合称,旨在通过电脑等科技手 段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供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 整合创新的产物,XR 设备应用场景的逐步扩展将会带来新的行业增长点,而目前 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Wellsenn XR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 VR 出货量为 986 万台,预计 2027 年将增长到 4500 万台,2022-2027 年 CAGR 为 35.48%;2022 年全球 AR 销量为 42 万台,预计 2027 年将增长到 1000 万台,2022-2027CAGR 为 88.52%。未来 VR/AR 增长前景可观,将为公司带来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新需求。

Nreal 产品涨势强劲,苹果发布 MR 设备有望加速 XR 时代到来。2022 年 12 月 30 日,国内 AR 领先企业 Nreal(现已更名为 Xreal,以下统称 Nreal)在苏州举办了第 10 万台 Nreal Air AR 眼镜下线仪式,标志着全球首个消费级 AR 眼镜突破 10 万台 量产,也显示出数字屏逐步替代部分物理屏的迭代趋势。2023 年 6 月 6 日,苹果在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 MR 头显产品 Vision Pro,售价为 3499 美元,预计于 2024 年年初发售。在实现硬件设备的提升与交互方式的革新的同时,苹果高度重视 VisionOS 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生态构建,于 7 月在库比提诺、伦敦、慕尼黑、上海、 新加坡和东京开设开发者实验室,为开发者提供实践体验,并提供开发者套件。随 着苹果等企业的入局,XR 行业产品、内容、生态、玩家逐渐得到丰富,消费电子行 业有望进入新时代。


积极布局消费电子新领域,VR/AR 业务卡位优势明显。2021 年初,公司收购珠海 伟创力,作为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产基地,VR/AR 业务的整合是此次收购的 重点发展方向之一。2021 年 8 月,公司旗下的苏州领镒精密正式开业,拥有近两万 平方米的厂房,以制造高端的精密注塑类结构件为主,为国际大客户提供 AR/VR 业 务方向的全方位服务。2023 年 8 月,公司发布可转换债券募集说明书,投资项目之 一为智能穿戴设备生产线建设,主要用于生产 AR/VR 设备,预计新增生产能力 287.54 万 pcs/年,实现产能的充分扩充以应对 AR/VR 产业的飞速发展,项目达产后 年营业收入将达到 14.48 亿元。 目前在智能穿戴领域,公司凭借模切、冲压、CNC 和注塑等工艺,已进入国内外头 部 VR/AR 客户的供应链,同时还为 AR 品牌提供整机代工服务。公司已经与国内优 质 AR 企业 Nreal 展开紧密合作,独家承接了 Nreal Air AR 眼镜的整机组装、注塑结 构件和声学件制造。根据 Wellsenn XR 报告,公司还将参与供应苹果最新款 MR 头 显 Vision Pro 的结构本体中框和外壳等。随着 XR 产品的逐步落地与出货量的不断 增长,公司的业绩增长有望再添新动能。

2.4. 布局 AI+机器人前沿赛道,合作汉森未来有望实现量产

机器人市场稳步增长,海内外发展前景可观。根据 IFR 数据,2021 年全球机器人市 场增速创新高,同比增长 25.07%,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60 亿美元,2017- 2024 年 CAGR 为 13.80%,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230 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 场规模为 290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 14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市 场的增长也十分强劲,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51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 模的 38.03%,2017-2024 年 CAGR 为 21.56%,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115 亿 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102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34 亿美元。

AI 技术结合传统机器人,智能化转型进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 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载体,机器人有望实现传统工业之 外更广泛的产业应用。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 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增速达到高 峰,同比增长 52.38%。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各行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的需求 越发旺盛,机器人行业表现出强势的增长力,预计 2025 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 将达到 984 亿元,2019-2025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43.86%。

国家政策助推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速制造业 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21 年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 规划》发布,提出要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 机器人关键技术,到 2025 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 2023 年 7 月《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发布,提出要重点提升精密减速器、工 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国家政策的持续助推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 了更为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利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工业机器人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减速器。减速器又称减速机、减速箱或齿轮箱, 主要用作链接电机和执行动力机构的闭式传动装置,起到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 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高端装 备的核心零部件,其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的比例达到了 38%。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 市场规模的增长,精密减速器市场也将迎来需求高增长。GGII 数据显示,2021 年中 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为 93.11 万台,同比增长 78.06%,其中增量需求 82.41 万台,同比增长 95.05%;存量替换量为 10.70 万台,同比增长 6.57%。GGII 预计, 2023 年-202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需求总量在 776 万台左右。


顺应国产替代趋势,推出高性能新型 RV 减速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长期受制于 国外是限制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众多企业 加快国产自研进程,逐渐打破国外垄断核心技术的局面。2021 年,精密减速器领域 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38.5%,与 2015 年相比增长了 25.1 个百分点。目前, 领益智造旗下子公司领鹏智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系列产品,掌握精密数控设 备和先进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公司在传统的摆线针轮减速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推 出了高性能新型 RV 减速器——领鹏 CSV 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轻巧、小型 高效等特点,可应用于 Delta 机器人、Scara 机器人、六轴机器人、无人机云台等领 域发挥关键作用。

推出一体化智能控制器,优化工控机器人解决方案。2023 年 5 月 18 日至 21 日,在 第 19 届郑州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上,子公司领鹏推出了智能工业控制器等一系 列解决方案。领鹏智能控制器是一种应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多 功能一体型控制器,面对国内同类产品性能不足和易用性差的问题,领鹏智能通过 驱控一体思路整合控制器与各种外设,并提供必要接口用于设备通讯,实现了完美 解决。 六轴斑鸠机器人等多项成果亮相中国工博会。2023 年 9 月 19 日至 23 日,第 23 届 中国工博会在上海举行,领鹏携六轴斑鸠机器人及智能工业控制器等多项成果亮相。 公司开发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自重负载小,具有极高的加速度性能,适于高 速拾取、移栽等工作,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景。与传统的四 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相比,公司的六轴斑鸠机器人工作末端可实现更丰富的工作姿态 和更灵活的运动动作,仅以简单的夹具利用多姿态即可一批次抓取多个产品。这款 机器人由领鹏的六轴一体型控制器“大胜”担当控制,六个关节均使用领鹏 CSV 减 速机,以保障其在超高的加速度动载荷下高速运动和准确抓取。

与汉森签署谅解备忘录,展开人形机器人业务合作。2023 年 5 月 10 日,领鹏智能 与 Hanson Robotics Limited(香港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今后将就 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Hanson 旗下知名人形机器 人 Sophia 是历史上首台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Hanson 希望与领鹏合作,进一步 探索人形机器人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改善,优化其量产设计。领鹏则希望成 为 Hanson 机器人的主要授权制造商,并在市场营销、分销和业务发展方面展开合 作。未来双方希望继续探讨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模式,例如成立合资企业等。

3. 新能源汽车风口已至,汽车业务蓄势待发

3.1. 动力电池需求旺盛,精密结构件前景广阔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近年来 不断发布有效政策,推动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发展;同时油价的逐步提升进一步激发 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据国际能源署 IEA 披露,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指数级增 长,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创造历史新高,达到 1020 万辆,同比增长 56.92%, 2018 年到 2022 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约为 48.94%。2022 年渗透率相较于 2021 年的 9%左右,提升至 14%。预计未来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中国市场是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主要驱动力,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数据,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排名第一,突破 590 万辆,约占全球销 量的 60%,同比增加 81.54%;同时 2018 年到 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达到 55.76%,据 IEA 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970 万辆。未来 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快速发展,保持强劲增长性。

下游新能源电车持续放量,刺激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全球市场,EVTank 数据显示, 2022 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684.2GWh,同比增长 84.4 个百分点,预计到 2025 年和 203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2211.8GWh 和 6080.4GWh, 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2.8%。国内市场,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逐年上升,根据 GGII 数据,出货量从 2019 年的 71GWh 猛增至 2022 年的 480GWh,同比上涨 112.4%, 2019-2025 年 CAGR 有望达到 72.5%。

精密结构件是动力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占到电池成本比例的 12%。动力锂电池的精 密结构部分包括外壳和盖板等组件。一个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 电解液和精密结构部分构成,其中如铝或钢制的外壳、盖板、连接片及其他安全组 件等结构件,是决定电池密封效果和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占到动力锂电池整体成 本的 12%。 随着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精密结构件的市场将迅速扩张。 同时技术和需求的不断进步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工作温度区间、 充电效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未来电池生产商对高品质 精密结构件的标准会更加严格,对结构件供应商的筛选也会更加苛刻,行业技术壁 垒逐渐升高。


动力电池规模增长,进一步助力结构件市场腾飞。国际市场,据 EVTanK 披露,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为 349.03 亿元,同比增长 36.87%,预计 2025 年规 模将达 768.13 亿元,2022 年到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或将达到 30.07%。国内市场, 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93.2%,达到 338 亿 元。目前,中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结构较为分散,据中商产业研 究院数据,CR3 仅为 37%,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值得挖掘。

3.2. 切入新能源车赛道,供应头部汽车品牌

收购浙江锦泰,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领益智造子公司浙江锦泰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为国际及国内大客户提供结构件的重要供应商。自 2021 年,公司成功收购浙江锦 泰,在资金、研发、生产质量、订单交付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协同效益,助力公司 迅速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矩阵方面,公司已成功步入动力电池电芯铝壳、盖 板、转接片等关键电池部件的生产领域,并延伸至柔性软连接、注塑件等汽车精密 部件的制造。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在湖州、苏州、溧阳、福鼎和成都都设有生产基 地,进一步体现其在精密制造和研发设计层面显著的竞争力。

涉足头部车企供应链,汽车业务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公司积极与海外企业合 作,据上海证券报披露,浙江锦泰与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品牌的锂电池 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 2020 年进一步成为特斯拉软连接产品的供应伙伴。 2023 年子公司领汇新能源以及领裕电子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 订了《Nomination Agreement》(提名协议),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 2025 年至 2029 年 收入约人民币 22 亿元。电池供应方面,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是公司下游合作 伙伴之一。 自收购浙江锦泰后,公司汽车产品业绩节节攀升,2022 年公司汽车产品业务实现营 收 11.82 亿元,同比增加 166.32%,毛利率同比上升 1.34%;2023H1 公司汽车产品 业务营业收入达到 7.13 亿元,同比增长 72.46 个百分点。汽车产品业务营收占比逐 年提升,从 2020 年的 0.65%上涨至 2023H1 的 4.47%。同时,公司积极研发布局汽 车散热模组、充电产品、车载充电机等汽车其他相关产品线,未来随着动力电池持 续放量,汽车业务有望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4. 光伏逆变器市场广阔,代工全球微逆龙头

4.1. 光伏行业前景良好,微型逆变器机遇将至

国内外光伏逆变器市场持续增长,未来前景广阔。全球能源结构正在经历从化石燃 料到清洁再生能源的零碳转型,其中,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的代表,具备持续性、零 污染、可再生和易获取的优势,对于推动各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起到 关键性作用。全球范围内,在各国家政策及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下显著提升, WoodMac 数据显示,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有望从 2017 年的 98.5GW 上涨至 2023 年的 281.5GW,CAGR 为 20.9%。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 在 2026 年或将突破 579.3GW,2022-2026 年的 CAGR 预期达到 22.6%。国内市场, 在“双碳”策略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的光伏逆变器产业展现良好的发展 态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光伏逆变器产量达到 121GW,同 比上升 9.2%;2023 年 3 月份全国逆变器产量环比上升 30.7%,同比增长 95.8%。 2017 年到 2023 年我国光伏逆变器产量 CAGR 有望达 13.5%。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可分为分布式光伏与集中 式光伏两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因其规模相对较小,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灵活性和 供电效率更突出的优点,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光伏发电发展方向。全球范围内,据 IEA 统计,2022 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112.6GW,2024 年有望达到 167.2GW。国内,近三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提升,2022 年已经突破 51.14GW,渗透率达到 58%,未来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扶持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微型逆变器性能卓越,未来增长潜力大。光伏并网逆变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 的交流电,通过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变换为能够直接划入电网的交流电。分布式光伏 领域中,微型逆变器和组串逆变器最为常见。其中,光伏微型逆变器提供了更高级 别的安全性、更大的发电效益,以及更多的安装选择灵活性。微型逆变器可以直接 与每块光伏模块连接,使得每个模块都可以在其最大功率点上独立工作,这些模块 在系统中并联存在,并且每个微型逆变器的容量通常不超过 5KW。目前,国内微型 逆变器占比较低,2021 年微型逆变器占到光伏逆变器市场的 5%,未来增长空间较 大。


全球微型逆变器出货量、渗透率呈现爆发式增长。WoodMackenzie 数据显示,全球 微型逆变器出货量逐年上升,预计从2016年的0.96GW上涨到2025年的29.41GW, 占分布式光伏渗透率有望达到 16.4%。Future Marget Insight 预测,2022 到 2032 年, 十年内微型逆变器市场 CAGR 有望达到 18.1%,未来微型逆变器市场空间广阔。

4.2. 与 Enphase 签订合作,成为全球唯二代工厂商

公司与微逆龙头 Enphase 签订合作。公司在合作开发、生产等方面与 Enphase Energy 深度合作。Enphase 是全球第一的微型逆变器制造商,微型逆变器技术开创者,公司 成立于 2006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Enphase 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据 WoodMackenzie 披露,Enphase 2020 年市场份额达到 80.03%,其次是昱能科技占到 12.53%,以及禾迈股份占比 5.26%。

收购赛尔康涉足光伏微型逆变器代工,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领益智造通过赛尔 康的印度生产基地,向 Enphase 代工,成为全球唯二 ODM 厂商,印度工厂季度产 能达 150 万台,占 Enphase 的全部代工订单 500 万台中的三成左右。同时,赛尔康 印度积极扩充产能,计划在未来 2-3 年内将其在印度的员工人数翻倍,达到近 2.5 万人。据 pvmagazine 消息透露,2023 年 Enphase 将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等国家, 扩充太阳能设备部署,预计将为赛尔康带来新的订单。领益智造凭借着在原有消费 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伴随微型逆变器持续放量,未来有望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助 力业绩进一步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双轮   新能源   机器人   减速器   精密   逆变器   业务   结构件   全球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