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寻迹:从鸦片战争看晚清时期的关税制度变革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导语:



中国的现代历史始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转折点将古老的帝国引入了现代化的征程。这篇文章将探讨清政府对关税制度的演变,如何从封闭垄断走向开放,以及外国政府在这个演变中的角色。随着历史的推移,清政府不得不逐步适应变化的世界,进入近代社会,改革关税制度,最终走向完善。



一、关税制度的蛰变



中国古代的关税制度主要采用实物征收和银两税两种方式。实物税包括布、帛、丝、麻等,而银两税则包括白银、铜钱等。这种关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复杂而不统一,导致价格失真和币值不稳定等问题。在古代,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不平衡,贸易不平衡也是一种现象,这对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由于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海关,中国历代王朝都没有对关税制度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设计。直到鸦片战争前,中国沿海地区才陆续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海关。



鸦片战争前的关税政策,以外国商品的绝对垄断为前提条件。由于中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水平,导致外国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虽然中国在广州等地有十三行,但没有统一的关税制度。这种不完善的制度让外国人看到了机会,他们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将关税制度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二、清政府与外国政府的博弈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1851年前后,他们逐渐开放了一些口岸,但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无法一下子全部开放。这与外国占领的通商口岸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关税制度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这些口岸分为“开港”和“闭关”两种,分别表示从外国商船开放到指定口岸和关闭到外国商船不再出入。然而,清政府的经济支出巨大,与闭关政策造成的物资供应问题相结合,导致开放口岸时主要考虑通商利益和贸易发展的需要。1862年,清政府颁布了《五口通商章程》,对外国商船征收厘金,进一步调整了关税税率。然而,这些变化在实际执行时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国商品仍然征收高额关税,但这一政策是基于外国政府对华商品的绝对垄断。如果外国政府停止了倾销,清政府就不再征收关税。英国在鸦片战争后停止对华实行贸易垄断,不再对华征收高额关税,但其他国家的进口货物仍然受到关税的影响。因此,清政府的关税制度逐渐演变,以适应新的时代。



三、改革与完善



清政府的关税制度开始逐渐演变,尽管是出于不得已,但它也标志着中国逐渐进入近代社会。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发展了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制度,包括关税制度。这一时期的税率也经历了调整,清政府试图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



外国政府在中国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的倾销政策和开放市场使中国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但也导致了清政府对外国商品的关税政策的演变。外国政府的行为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将中国引向现代社会。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鸦片战争   关税   制度   晚清   口岸   中国   近代   清政府   时期   外国   政策   政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