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日本还在向明朝求取铜钱,16世纪不仅富起来而且还作妖!


15世纪室町幕府的大将军


15世纪初日本正值菊花王朝的室町幕府初期,而我们正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末期、永乐帝朱棣的初期。

15世纪和15世纪以前,日本很穷,但那时还算有志气:主动向唐宋学习,实在不行就诚恳寻求援助,不组织官方抢劫、不生产大量倭寇。

15世纪室町幕府的大将军


这时候的日本虽然没钱

但贵在能摆正自己位置

70后、80后小时候看过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其实有不少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休是其中一位,剧中自作聪明、自命不凡的将军足利义满,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不过,历史上的足利义满,在政治方面很聪明,在外交方面也很懂事。

公元1402年,既是明朝的建文四年,也是日本的应允八年。时任室町幕府第二任大将军的足利义满主动给明朝建文皇帝上奏、纳贡、称臣。

时任室町幕府第二任大将军:足利义满


足利义满在书面中自称源道义:

日本国开辟以来,无不通聘问于上邦。道义幸秉国钧,海内无虞。特遵往古之规法,而使肥富相副祖阿通好,献方物:金千两、马十匹、薄样千帖、扇百本、屏风三双、铠一领、铜丸一领、剑十腰、刀一柄、砚筥一合、同文台一个。搜寻海岛漂寄者几许人还之焉。道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明朝建文帝也很客气,回复中说道:

……今王能慕礼仪,且欲为国敌忾,非笃于君臣之道,畴克臻兹。今遣使者到彝一如班示大统历,俾奉正朔,赐锦绮二十匹,至可领也。呜呼!天无常心,惟敬是怀。名无常好,惟忠是绥。朕都江东,于海外国惟王为最近。……

足利义满还是动画片中的反派和逗逼


明朝回馈足利义满的锦绮二十匹少不少呢?其实不算少了,原因有二:

顺便说一下,室町幕府的足利家族,其实也是日本皇室中的一支。

足利义满在书面中自称源道义,后面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后面的室町幕府大将军,均用“源”作为向明朝奏疏中的自称姓氏。


15世纪的日本仍然保留大量唐风


这时候的日本依然没钱

但贵在诚恳向明朝求援

到了朱棣靖难成功后,即永乐2年,还发生了一件明朝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大事。

由于明朝东南沿海出现日本倭寇,朱棣很生气。公元1402年永乐皇帝命令准备下西洋的郑和,临时出趟差:先下趟东洋,当面给日本将军宣贯一下朱棣的谕令。

此时的室町幕府大将军还是足利义满。

这次可没有什么“神风”,郑和率领约27000人的船队顺利到达日本,并当面向足利义满宣读了朱棣的谕令。


足利义满很生气,不是因为被明朝皇帝斥责而生气,而是痛恨自己不争气的臣民。于是抓了经常到明朝沿海劫掠的倭寇首领20多个,直接给明朝一个满意的答复。

只是呈现的方式有些过于有诚意了:日本使者没有把这些倭寇首领送到明朝的京师明正典刑,而是嫌麻烦,直接把这些倭寇首领蒸杀了。

一个“蒸”字,让人不寒而栗。


同时,足利义满诚恳地向朱棣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1点很好理解,朱棣也愉快的满足其要求,第2点和第3点需要解释一下。

第2点中的贸易勘合是一种官方贸易凭证。

有了这个,才能跟明初执行海禁的明朝官方进行合法贸易。贸易勘合根据双方意愿一般会约定如下内容:贸易的时间和地点、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交割的价格和货币形式等等。

第3点中的日本纳贡其是一种变相的求援,明朝皇帝都懂。

明朝国力强盛的时期,对主动称臣纳贡的国家和地区,会根据关系亲疏和贡品价值,以超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物进行回馈,当然,名义上叫“封赏”。


这个时候的日本,虽然很穷,但足利义满和朱棣,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尤其在处理倭寇方面,足利义满做得很到位,让朱棣觉得很有面子,但也觉得对方的执行力有点过于强悍了。


日本古代自己印制的铜钱之一:宽永通宝


穷了上千年但剧情大转折

一夜成为白银净输出国

1、石见银山,也叫石见山。

石见银山,这个对于日本经济和金融历史都极为重要的矿山,位于现在的岛根县中部大田市。那里至今还保留了16世纪至20世纪的银矿开采和冶炼遗址,遗址包括银矿山遗迹和矿山小镇、石见银山街道、港口和港边小镇等。

在石见银山发现部分银矿并进行开采,是13-14世纪的事情。但那时既没有意识到这座银矿真实且巨大的体量,更没有采用先进的方法进行开采和冶炼。

16世纪初日本对石见银山的大规模开采、先进冶炼技术的运用,开始了日本三百年的白银净输出历史,尤以16世纪为最盛。

石见银山遗址


2、此矿16世纪才大规模开发。

虽然日本虽然有铜矿但却稀少,所以多次向明朝纳贡,比如宣德、成化年间。

日本向明朝求取铜钱的诚恳态度,准确地说已经到卑微的程度,每次都请求不少于十万贯。

但石见银山的规模开采和冶炼提高,让日本首次尝到有钱的滋味,那可是比铜钱更值钱、让明朝都眼红的白银!

关于如何发现石见银山的真实白银储量,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玄幻类:

1309年周防国(今天日本山口县东南一带)的掌权者大内弘幸梦见妙见菩萨对他说,其领地内的银峰山下埋藏着大量的银子。

随后大内氏派人按菩萨梦中所授前往探查,果然在领地内的山中挖出了银矿石。

石见银山遗址


第二种是现实类:

1520年九州博多商人神谷寿帧前往出云国(今天日本岛根县东部地区)收购生铜。当他搭乘的商船行驶在日本海上时,他看到石见山上银光闪闪,而且分布极广。

由于神谷长期与金属矿打交道,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此山里必有储量丰富的金属矿藏。

3、新式白银冶炼技术的应用。

前面提到在16世纪以前,石见银山也一直在开采银矿,但问题很多:

意识到石见银山丰富巨大白银储量的神谷寿帧,他是从事海外贸易的九州豪商,长期在地方领主的扶持下与明朝开展勘合贸易。

所以,他知道明朝对白银是多么渴求与重视。

石见银山遗址


于是在大内氏和铜业大亨三岛清卫门的支持下,神谷寿帧自1526年开始倾注全力从事银矿的开采和生产。

1533年8月神谷寿帧从博多招来宗丹和桂寿两个精于冶炼技术的朝鲜工匠,他们传入的灰吹法给银山开采和生产带来飞跃性的变化。

直到16世纪初期,伴随着石见银山的大规模开发,日本才真正掌握了灰吹法精炼技术和相关设施。

日本向明朝输出的成品银锭


4、日本权贵阶层结结实实地过了近百年好日子。

石见银山的银矿开采持续了300多年,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开采成本最低的时期主要集中在16世纪。

在16世纪大规模开采美洲银矿之前,日本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白银生产和出口国,除了规模最大的石见银山,日本各地的大名受到鼓舞,还发现和开发了生野、院内等大型银矿山,大多分布在本州中西部山区。

根据日本贸易史学者小叶田淳的研究,从16世纪初开始的大约80-90年间,日本平均每年向明朝出口白银38吨左右。

按这个数量,约合当时明制计量百万两以上,占全球产量的3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石见银山。

一句话,在墨西哥鹰洋出现在明朝市场上之前,日本凭借白银输出,结结实实地过上了好日子,当然主要还是统治阶层。


日本库存的成品银锭:盖满检验印戳


有钱后的日本既能办大事

但也更作妖

有钱后的日本,不仅一路从明朝买买买,而且花重金用在军火制造和进口方面。

16世纪日本称火枪为铁炮

1、16世纪有钱后的日本至少做成了一件大事:

丰臣秀吉在16世纪后期发动了一系列统一日本全国的战争,最终在1583年达成。

2、16世纪日本还做了非常自不量力的蠢事:

1592年4月-1593年7月,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鲜;1597年2月-1598年12月,日本第二次侵略朝鲜。

由于两次都发生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且两次明朝都派兵抗倭援朝、取得最后胜利,所以我们叫万历朝鲜战争,或者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等等。

朝鲜史书称之为壬辰、丁酉倭乱,因为壬辰为万历二十年即 1592 年、丁酉为万历二十五年即 1597 年。

两次侵朝的主谋都是丰臣秀吉,不过他在1598年8月去世,时年62岁。


沉船中发现的16世纪葡萄牙向日本出口的火枪


结 语

石见银山遗址在2007年7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曾经的银山,至少带给我们两点思考:

1、日本、南美洲等地的白银输入,既让明朝的经济发展更加蓬勃兴旺,也为明朝中后期的白银紧缺、通货紧缩埋下伏笔。

2、日本的银矿终究有限,百年繁华随着银矿枯竭戛然而止。而早期的西方殖民者也因为多年白银的巨额净流出苦恼不已。

伴随而来的就是18-19世纪欧洲各国银本位、金本位的错乱与枯竭。让比葡萄牙、西班牙更强大的后起殖民者想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用战争解决巨额贸易逆差和长年白银净流出。


16世纪是明朝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明朝   日本   银矿   世纪   朝鲜   幕府   倭寇   铜钱   大将军   万历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