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 藏剑游侠儿

相当于 20 个三峡大坝沙漠变成绿洲,我国在全球治沙领域悄然树立起了一座新的丰碑。

近日,外国媒体纷纷报道了中国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那么,中国究竟采取了何种手段,能在茫茫沙漠中创造奇迹呢?

黄沙漫漫,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中国自古以来就在与沙漠进行着不懈的抗争,为何中国如此重视沙漠治理?而西北,一个充满神秘和壮丽的地方,尤其是那广袤无垠的沙漠,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绵延起伏的沙丘如波浪般翻滚,在阳光下呈现出金色的光芒,它们是风神的杰作,风在沙丘间穿梭的声音,是沙漠的低语,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旋律,它诉说着漫长的历史,见证着时光的流转。

沙漠对当地的影响深远,它塑造了这里的生活方式、文化特色和地貌特征,这里的艺术、建筑、民间传说等,都充满了沙漠的气息,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留下了许多古遗址,如敦煌莫高窟、阳关、玉门关等,这些历史遗址。

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这些荒漠地貌如同大自然的杰作,在广阔的国土上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它们犹如质地迥异的珍珠,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等地区,串起了祖国的壮美和神秘,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沙漠与绿洲共存,荒漠与草原相接,戈壁与雪山为邻,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这么美的沙漠,要是不会动就好了,可是它偏偏会动啊。

南边儿的京都可是因此受了不少的苦,沙漠之风携沙带土蔽日遮天,空气质量骤降不说,黄沙弥漫使得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北京人口密集,难道要让他们一直被沙尘刮脸“享受吃土感”吗?

沙漠带来的沙子逐年推移只增不减,实在是横行无忌,无数人挺身而出与沙尘暴抗争,却无奈于沙尘暴之强大,大多以失败告终,要是再想不出来高招,只怕北京地区的沙子都要比肩撒哈拉了!

而且西北的沙漠“溜进”母亲河黄河怀中,母亲河再宽大的胸怀也抱不住这“细小”又“庞大”的沙子,人们对黄河携带来的大量泥沙的治理,也会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传统治沙,入不敷出走了弯路

要想改善沙尘暴,首先就要解决荒漠化问题,人们植树造林以求消灭强风和沙尘,但是仅凭此举过于单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而且成效甚微,需另寻他路才能让这荒漠蔓延出无限的绿意!

不少工作人员提出用土石封堵,或用水漫灌,过于追求短期效果,忽略了沙漠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沙漠中引入不适合的植物种类,没有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导致植物成活率很低!又抗寒耐盐、又生长迅速还要适应性强,这样的植物打着灯笼都不好找。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了“向沙漠宣战”的口号,大量的农民被动员起来进行沙漠治理,想要植树造林来固土保水,却缺乏科学之规划设计。

过度开采地下水或者引水灌溉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根本形成不了稳固的生态圈,无法针对性地解决沙漠问题,而且有的化学固沙剂的使用反而造成环境污染,加重生态负担,这样无异于竭泽而渔,不可持续

治理沙漠,本意惠泽民生,然而不仅没有见钱,还倒贴进去不少,买苗儿、招工、灌溉哪项工作不需要用钱?日积月累下来可是不小的开支,实打实落到实处的可谓是少之又少!企业们都很精明,不想当这个“冤大头”来做慈善。

国家拨款支持植树造林工作,虽说这钱花出去是为了民生,但是这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根本看不到头,见不到“回头钱儿”可不是长久之计,难道没有一种治理方式能够治沙赚钱两手抓吗?

新型治沙,环境赚钱两手齐抓

比亚迪的大老板王传福曾经说过,如果把1%的沙漠铺满光伏板,就能解决全国用电了,这句话虽然看上去挑战很大,但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些年人们一直把利用新能源挂在嘴边,光能、风能、水能等等都是可利用的对象,虽说想要沙漠地区水资源变得丰富有些困难,但是论起来风能与光能,这不是伸手就来吗?

不止太阳光能资源丰富,而且这里植被稀少没有遮挡物,这可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面积开阔能够铺设大量光伏板,如此这般,不就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了吗?

另外,上世纪末我国太阳能电池板产能过剩,不少电池板生产后积压仓库,要是不能发挥作用岂不是太暴敛天物了吗?这样一来,电池板还有了去处去发挥用处,不是一石二鸟吗?

而且光伏板上发电,那么光伏板与地面中间正好可以进行种植,光伏板为植物遮挡强光,减少水分流失,与植被一起共同阻挡风沙!

当植被逐渐丰富之后,畜牧业大计也可以开展,鸡鸭鱼羊的排泄物变成肥料让植被长得更壮实!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光伏板下不仅可以种草,还可以种植药物例如枸杞之类,优厚的自然条件加持下,这些作物产量翻倍,形成“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模式,当真是高招!

而且,我们从长远角度来看,当年这里风沙侵袭没多少人愿意来种树,而今这里绿意盈盈还有大批工作岗位,为当地居民创收不说,还吸引不少外地人来此工作。

如果单纯认为这项目只能靠发电、经济作物和家禽来挣钱,那你的格局小了,沙漠风光本就瑰丽,眼光毒辣的人早就看中其潜在的旅游价值。

例如达拉特旗光伏基地的项目,有一片用19.6万块光伏板拼成的“骏马图”光伏发电,为沙漠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这可是网友眼中值得打卡的“网红地”,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交通业都发展起来了,在国家的援助下当地水利工程与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也愿意加入这项事业,不仅博了个好名声,还实实在在赚了大钱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治沙工作开始走上了康庄大道,科技的应用使得治沙工作更加科学和有效,例如,无人机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沙漠化的程度和范围。

再比如植物生物技术,通过筛选和培育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的植物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沙漠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科技治沙将会在全球沙漠化治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22年底,中国又闷声不响地干了一件大事,国家发改委发文件宣布,计划在西北荒漠地区,建设总装机4.5亿千瓦的风电光伏基地,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体量,具象化一点吧,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背后蕴含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国家研发了很多管用、实用、接地气的“黑科技”,不仅治住了黄沙,保护了黄河,减少了沙尘暴,还创下不小的收入。

利国利民,“不毛之地”万众瞩目

中国耗费巨额资金,竟然是为了在沙漠里建造风电光伏发电站,这可震惊了外媒,声称中国乐意做亏本儿的生意,竟然在这不毛之地投入这么多资金,也有外媒声称中国很有前瞻性眼光。

中国在某些情况下愿意做一些看似“亏本”的买卖,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和战略考虑,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即使在一些短期内看似亏损的项目上,有关部门和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扩大规模、优化产业链、提高效率等途径来实现长期回报,况且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中国有强烈的民族复兴愿望和国家战略意识,在这些关键领域,如科技创新、能源安全等,中国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光伏发电,为沙漠插上绿色的翅膀,帮助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占据中国陆地面积百分之二十七的戈壁与沙漠,值得我们如此“劳心费力”。

不得不说,中国母亲为她的孩子谋了一盘大棋,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陆,一路走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面对沙害肆虐束手无策,到今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成为治沙大国,中国走了六七十年,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

一些国际媒体对此高度评价,称赞中国为世界能源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让原本极为荒芜的沙海焕发出了生机,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让沙漠变绿洲的“魔法师”。

中国主动派出技术人员赴沙特、阿联酋等国进行技术指导和经验分享,推动各国根据本地实际探索适用的模式,中国贯彻“命运共同体”,不仅“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要相互扶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这都是因为我们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传家宝”,遵循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南针”。

结语

如今,沙漠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片片绿洲在沙漠中崛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在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中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绽放的美丽中国,正在为全球生态保护注入“绿色养分”。

治沙的成就只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美丽中国建设路上我们永不停歇,我们也期待,在这里建设出更大的奇迹!

读完这个故事,您对中国治沙的故事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一说

往期精彩推荐

市值暴增150亿、工厂招人、车间彻夜亮灯,华为盘活前苹果供应商

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让日本建造,结果让泰国后悔莫及!

他将千万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20亿后突然消失,如今出现在家种地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更新时,您能够第一时间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   电池板   黄河   植树造林   植被   沙尘暴   荒漠   沙漠   植物   发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