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阿斗连杀3位重臣,众人这才明白:他的傻都是装的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禅是蜀汉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的形象在后世留下了诸多争议和评价。尤其是在司马昭统治下,他被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场景,引发了后人对他的不同看法。

公元263年,蜀汉被灭,刘禅被俘并押往魏国都城洛阳。在司马昭的安排下,刘禅被封为“安乐公”,他及其子孙以及蜀汉的一些大臣也被加封为侯爵,这种表面上的优待实际上是为了巩固魏国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宴会中的一幕成了后世流传的故事,司马昭用一曲蜀汉的歌舞勾起了旧臣们对家乡的思念,但刘禅却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家乡而感到愉悦,这被司马昭视为他心志不坚,无能之象。

刘禅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了他被贴上“扶不起的阿斗”和“庸主”的标签的一大原因。

事实果真如此吗? 历史上的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刘备临终嘱托诸葛亮辅政

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战败之后,刘备病重,临终在时,他特意将儿子刘禅叫到跟前,嘱咐刘禅要将诸葛亮视如父亲般尊重倚重,听从他的决策和指导,共同完成刘氏王业的伟大事业。

刘禅顺从地接受父亲的教导,表示一定会遵照刘备的嘱咐,尽心倾听诸葛亮的建议,不负所托。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表示,一定会辅佐年轻的新君主刘禅成长。

刘备听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终于退位舞台人生的最后一幕。刘禅心中满是哀恸,但也明白作为新的君主,肩头担子非同小可。在众臣劝导下,刘禅暂时搁置哀痛,正式继承大统,成为蜀汉的新任君主。

其时刘禅尚年仅十八岁,可以说是个未经风浪的少年郎。他从小生活优渥,受过良好教育,然性格过于温和儒弱,又未曾身历过真正的战火与血雨。如今父亲刘备英年早逝,他骤然被推上帝位,压力可想而知。

然刘禅深知,这是自己逃不开的宿命。他是刘备唯一在世的亲生骨肉,继承大统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内心忐忑,但刘禅还是挺起胸膛,在群臣期待的目光中接过了传国玉玺。

他明白自己经验不足,需要依靠辅佐大臣之力。幸而父亲刘备生前已作好安排,托孤给神机军师诸葛亮,只要诸葛还在,刘禅便有依靠。想到这里,刘禅重新燃起希望与斗志,准备肩负起君主之责,与诸葛亮一同治理蜀汉江山。

二、诸葛亮操劳数十载心力交瘁

根据刘备的嘱托,刘禅决定完全信任诸葛亮,由他全权负责朝政大事。诸葛亮勤勉谨慎,每天操劳朝政事务至深夜,才稍事歇息。

他先稳定了局势,安抚各地豪强,然后采用恩信并济的策略,劝降孙吴境内的南方三郡。通过历时数年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孙权,取得了荆州治下的南郡、长沙和武陵三郡。

此后又五次率军北伐中原,为守卫蜀汉的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辛劳的工作也让诸葛亮心力交瘁,他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重不治,于五丈原驾鹤西归。

刘禅得知噩耗后,痛心欲绝。他日夜闭门不出,眼泪独流。臣子们前来劝慰,刘禅这才稍微收拾心情,准备面对诸葛逝世后的局面。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辅佐刘禅多年,稳定国家局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超凡的才能和品格。诸葛亮不仅智谋过人,见识广博,而且勤勉刻苦,日夜操劳工作,一心为国为民。

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和挫折,诸葛亮也从未气馁或退缩。他以老成稳重的风格疏导朝政,温和而坚决,将文臣武将团结凝聚,使各项政策得以稳步推进。

同时,诸葛亮也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使国家经济日渐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诸葛亮的政绩,让百姓们对蜀汉政权充满信任与支持。

正因如此,刘禅才能在诸葛亮辅政期间,逍遥自在,过着悠哉自在的生活。他相信有诸葛亮坐镇,国家必将安定繁荣。哪知多年操劳终令诸葛亮积劳成疾,功成身退。

三、刘禅按遗嘱调整官员 杨仪愤而自杀

根据诸葛亮生前制定的人事布局计划,刘禅对朝中大臣进行了新的派任。杨仪本以为凭借自己在朝中的资历,会得到提拔重用。哪知刘禅仅仅让他担任司空一职,权力大为削减。

杨仪心中极为不满,认为刘禅忌惮自己的才能,有意压制削弱。他开始在朝堂之上数次直言敢谏,表达自己的政见,希望刘禅能够改变主意。

然而刘禅没有接受杨仪的建言,依然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施行。杨仪见劝谏无效,变得情绪失控,经常在公开场合发牢骚,语出不逊。

刘禅见他再三过分,便直接将他的官职撤销,剥夺他的一切特权,将他打发回家过普通百姓的生活。

杨仪受到如此沉重打击,自尊心完全崩溃。他变得精神失常,终日念念不忘自己的官位和荣誉。没多久,杨仪便自杀身亡,结束了不顺遂的政治生涯。

杨仪之所以会激烈反抗刘禅的人事安排,也是出于一定的道理。他在蜀汉朝历经先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两朝,由于功勋卓著、资历深厚,本以为新君刘禅登基後必会重用自己,哪知刘禅只是让他担任要职司空,权力被大幅削减。

这与杨仪的预期和自我定位形成了巨大落差。他自认为完全有资格做驸马都尉这样的顶级官职,哪里肯轻易接受权力缩水的安排。

其实这也反映出刘禅在人事用权上的决断性。他不会受制于老臣,而是坚持执行诸葛亮的遗计。这展现出刘禅成为君主后逐渐形成的独断与权威性格。

杨仪过分的反抗无疑触怒了刘禅,最终导致其悲剧收场。杨仪自以为才高一等,却没想到树敌太多,刘禅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任由大臣摆布的少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帝王了。

四、李邈诋诸葛亮 下场悲惨难堪

杨仪被撤职后不久,谋士李邈也发生了越轨事件。他私下写信给刘禅,信中直言诸葛亮生前独揽大权,意图不轨,刘禅不应过分悼念。他劝刘禅务必防范诸葛亮留下的势力,建议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禅看完李邈的信后,勃然大怒。因为诸葛亮生前辛勤工作,造福国家民生,刘禅对他非常崇敬感恩。李邈此举无异于污蔑贤臣。

刘禅立即下令将李邈逮捕入狱,不久即将他处以极刑。李邈生前曾多次犯错,均靠诸葛亮求情得免一死,没想到还是栽在了诋毁恩人的大罪上。

李邈之死,成为一个警示,从此朝野上下无人再敢非议诸葛亮半句。刘禅的果决处置,也展现出他维护功臣名誉的决心。

李邈其人生性多疑,又善妒能之士,这已为人们所共知。他眼见刘禅登基后,多重用诸葛亮一脉的人马,自己反而沦为边缘人物,心中早已怀恨在心。

这次趁诸葛亮新丧,李邈试图打击诸葛势力,一举扭转局面。他联想到外界对刘禅有“怙恃丞相”之说,遂向刘禅进谗,企图激起刘禅的猜忌之心。

哪知计谋未遂,反遭刘禅痛恨。因为刘禅实际上非常敬重诸葛亮,只是尊重其才能而让其专权,并无猜忌之意。李邈完全误判了情况,反跳进自己挖的坑中。

通过严惩李邈,刘禅也向朝中官员昭示,他绝不容许任何人诋毁故丞相的名声。此举不仅维护了诸葛亮的地位,也使刘禅的威信更进一步。

五、刘琰妻子被冤 误会君王遭杀身

李邈被诛后,还发生了一起冤案,牵连及刘禅的士大夫刘琰。原来,刘琰之妻胡氏曾进宫向太后问安请安。但因太后挽留,在宫中居住了一个月后才返回。

刘琰心生猜忌,认为这只是刘禅的借口,实则是刘禅看中了自己美貌的妻子,强行留在宫中与之私通。他大发雷霆,将胡氏囚禁家中,加以拷问和毒打,最后还把她打发出门休弃了。

胡氏受辱后上告官府。刘禅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因为刘琰无端诬陷君王,罪该万死。于是将刘琰抓入大狱,不久处以极刑。

这起冤案让朝野为刘琰的遭遇感到不值,也使刘禅明白必须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生出他人误会。

刘琰之妻胡氏生性娴静文雅,宫中挽留也只是太后欣赏其才华,并无他意。哪知返回家中後,刘琰暴跳如雷,残酷对待胡氏。

其实,刘琰作为一个读书人,本不应当如此蛮横焚妻。但他素来多疑,又好妒忌,见妻子被宫中留月有余,竟自作联想。

这显示了刘琰内心的不自信与猜忌。他担心身为书生的自己,配不上貌美的胡氏,总是防范她会另结高明。这些成见阻碍了他的正确判断,导致大祸临头。

刘禅处死刘琰,表面是为惩治奸臣,实则也在警示朝中官员,自己与臣妻之间绝无逾越之事。刘琰之死成为千古憾事,提醒后人不可妄自揣测,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六、三次处置展现君主心性与魄力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三年内,连续三次处置大臣,出人意料之外。

杀杨仪、李邈,表现出他维护诸葛亮遗志的坚定立场;处刘琰之死,则昭示君权至高不容玷污。

这三次果决处置,展现出刘禅内心隐藏的权威与坚定,让朝野臣民重新审视这位表面温和的君主,发现他内在的决断与魄力。

刘禅并非表面上那么软弱无能,他有自己的判断,也懂得运用权力。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勇于担当,以果决手段稳固政局,使蜀汉王朝继续保持稳定局面。

刘禅继位之初,朝野上下都不看好这个书生皇帝,认为他必定会令国家一蹶不振。然而,三次果断处置大臣,展现出刘禅内在的权力意识。

他不会任由大臣擅权专断,也不会容许自己的威严受到丝毫损害。处置三臣的手段虽然残酷,但从巩固统治来看是必要的。

这标志着刘禅正式从一个懵懂少主,成长为具有独立判断和威严的君王。他 rays化了外界的质疑,证明自己有能力面对丞相去世后的种种难题。

三次处置也向朝野官员发出信号,新君主不再是从前的温润君子,而是经受考验后的成熟帝王。今後必须衷心辅助刘禅,永葆蜀汉江山社稷的安定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魏国   蜀汉   阿斗   司马   果决   重臣   丞相   操劳   宫中   君主   大臣   生前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