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刚刚被杀,为何诸葛亮就强烈建议斩杀刘封?军师在害怕什么

前言:

三国演义中,许多英雄的传奇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刘备凭借遗者理想,率领蜀汉民众,在巴蜀一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此同时,他手下也聚集了一批出色的谋士和勇将,让他得以在动荡的三国时代站稳脚跟。

但是,这些看似并肩作战的兄弟,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权谋计算?本文即通过探析诸葛亮极力斩杀刘封的原因,揭开三国英雄外表下的另一面。

一、关羽兵败引发诸葛亮的恐慌

三国,是一个彪炳千古的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共同兴复汉室的故事,深深牵动着历代民众的心。然而,三国英雄们的内心世界,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公元219年冬,蜀汉大将关羽在北伐襄樊时,遭遇惨败,不仅士卒死伤惨重,自己也被东吴军队生擒处死。这个消息一出,让身在成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惊慌失措。

因为,关羽的失败,意味着蜀汉必须承担巨大的战略责任。早在关羽北伐之初,诸葛亮就曾多次提醒关羽,单枪匹马深入敌境是非常危险的。可惜关羽不听,坚持要北上攻打襄樊。这无疑给日后的穿带来了难题。

面对关羽的惨败,刘备作为老板,理应追究丞相诸葛亮的责任。因为关羽北伐,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不阻止,这已构成渎职之嫌。一旦刘备追责下来,诸葛亮的丞相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其实早在关羽率军北上之时,诸葛亮内心就极度担忧。他多次提醒关羽,现在的国家形势不宜擅自发动战争,更不应孤军深入。但关羽自恃是刘备的亲家,有跟刘备结拜的兄弟情分在,根本不把诸葛亮的劝告放在心上。

这让诸葛亮非常恼火,觉得关羽简直目无法纪,可又碍于对方是刘备的小叔,实在难以过多干预。没想到结果关羽还真在荆州遭遇惨败,这让诸葛亮既急又气,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关羽兵败负伤,诸葛亮必须思考如何向刘备交代。他明知关羽此次北伐冒险至极,自己理应拦阻,可最终关羽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无疑给诸葛亮的威信带来了沉重打击。

更让诸葛亮担心的是,刘备是否会追责自己在这场失败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如果认为诸葛亮懈怠职守,没有劝阻关羽,反而任由其胡来,那丞相之位就危险了。

诸葛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中,他必须设法为自己开脱,才能保住官职乃至性命。否则,这场败仗的责任,恐怕他难逃其咎。

二、诸葛亮灵机一动,找到了替罪羊

于是,聪明的诸葛亮立刻找出了一个替罪羊——上庸太守刘封。刘封,本是刘备早年收为养子的义子。他性格果断刚猛,一心想要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此次关羽北伐时,他奉命驻守上庸,掌控着后方的援军大权。

关羽几次向他求援,刘封都没有积极响应。最后关羽孤军深入,刘封也没有率军前去救援,才导致关羽的全军覆没。

诸葛亮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刘备面前大肆指责刘封不忠不义,应该对关羽的死负主要责任。刘封如果早日出兵相救,哪会让关羽被孤立于敌境,丢了老命?

诸葛亮心思缜密,立刻根据这次失败找到了突破口。他决定把刘封推上台面,让刘封成为关羽兵败的替罪羊。

其实,刘封之所以没有积极援助关羽,也有其自己的难处。关羽虽然向他求援,但并无刘备的正式军令,要调动重兵实非易事。且上庸兵力本就有限,轻易出动会导致当地防务空虚。刘封不得不慎重考虑大局。

但是诸葛亮巧妙避开了这些细节,只单方面指出刘封不肯救援才害死了关羽。他故意歪曲事实,将刘封描绘成蓄意作恶的小人,以转移刘备对自己的追责。

这着实有些枉法生非,但诸葛亮此时只想保住自己的官职,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他极力渲染刘封的“罪行”,让刘备相信关羽之死完全是刘封造成的。

刘备起初还对刘封抱有疑虑,但在诸葛亮的一再灌输下,也逐渐对刘封产生了戒心。他开始怀疑,刘封是不是存了异心,所以才置关羽于死地。否则,以他对兄弟的情谊,理应应该出兵相助才是。

三、刘备起疑,愈发猜忌刘封野心

刘备立刻提防起刘封来。他虽然对刘封的才能与忠心并无置疑,但关羽乃自己的结拜兄弟,刘封这番做法让他极为不满。何况,诸葛亮的话让他隐隐觉得,刘封或许正在觊觎自己的宝座,未来很可能会危及太子刘禅的地位。

一个多月后,刘备下令刘封回朝,然后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迫使刘封在成都喝下了毒酒,令刘封就此去世。

刘备对刘封一直抱有极大期待,当年收他为养子,就是看中他的才华与勇武。若非刘禅出生,刘封本可成为自己最理想的继承人。但如今诸葛亮一再暗示刘封野心太大,刘备也不禁动摇起来。

他开始回想刘封过往的言行,虽未见有任何异动,但或许刘封心术不正,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刘封不救援关羽,会不会是想少一个竞争者,好谋取自己的地位?

这种疑虑日渐加重,让刘备对刘封的信任出现了裂痕。他认为,即使刘封现在没有异心,未来也难保不会产生野心,届时必定会危及太子的地位。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如趁现在就严加防备。

于是,在诸葛亮的挑拨下,刘备决定立即除去这个潜在的威胁。他命令刘封回朝,表面上是为查看荆州战况,实则是设下了陷阱。刘封若不回来,就等于证实了他另有所图。

刘封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救援关羽一事,而被刘备误会至此。当初关羽来求援时,他也为难过,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兵。没想到这一决定,让刘备和诸葛亮误会成了蓄意背叛,最后只能以死谢罪。

四、刘封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其实,刘封也并非刻意背叛。当初他之所以不去救援关羽,主要是因为手头军力有限,而且关羽并无正式军令,实在难以调动大军。可惜他此举被诸葛亮歪曲为蓄意置关羽于死地,进而导致刘备猜忌自己,最终只能以死谢罪。

临终前,刘封不禁叹息,当初真不该回成都,听从孟达的建议直接投奔魏国就好了,哪里会白白丢了性命?当曹操册封孟达为帅都督时,孟达还特意写信劝刘封也来投降,刘封却没听进去。这一错误决定,终究使他失去了生的希望。

而诸葛亮的计谋,也在刘封死后达成。刘备并未对他追究关羽战败的责任,丞相之位也稳稳坐收。只可惜英年早逝的刘封,成为了这场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刘封死后,诸葛亮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暗自庆幸自己及时找到了个替罪羊。刘备把关羽失败的责任全部归咎到刘封头上,对诸葛亮反倒没有丝毫责备,还更加信任他能稳定局势。

可惜刘封不明就里,还抱有一线希望刘备会重用自己,所以毫不犹豫地回到成都。谁知道一回来就被迫结束了生命,成为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刘封冤死后,诸葛亮的地位更加稳固,但这场胜利却是建立在无辜者的生命之上。看似和睦相处的三国英雄们,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背后又有多少暗潮涌动?历史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深沉。当我们赞叹三国时代的美谈时,也不要忘了其中或许隐藏的无奈与悲情。

结语:

权力的斗争从来都伴随着血与泪。诸葛亮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刘封,也让我们看到了三国谋士内心的另一面。历史并不只有正面英雄的美谈,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我们在赞叹三国的同时,也应当有更全面的认识。

只有正视历史多方面的真相,我们才能对过去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不断汲取历史的智慧,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蜀汉   荆州   襄樊   孤军深入   替罪羊   丞相   军师   牺牲品   害怕   地位   兄弟   责任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