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后却回家洗了个澡,事后才知真高明

二十多年前,李保田饰演的一部《宰相刘罗锅》大获好评,相比影视剧中塑造的高大上的纪晓岚人物形象,剧中的刘墉更可谓接地气,几十多年来提起刘墉可能还有人不认识,但要说起刘罗锅那真可谓家喻户晓。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外人看来能作为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是风光无限,但心中有多少苦累只有自己知道,毕竟自己哪句话不小心说错惹得龙颜不悦,就要有掉脑袋的风险,而刘墉又不善于阿谀奉承,也是时不时和皇帝闹得不开心。

其中有一次,乾隆被刘墉气的下令让他投河自尽,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早吓得腿软了,没想到刘墉不慌不忙的回了家,后来竟然全身而退。

那么两人间的矛盾是因为什么?刘墉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与乾隆相处的智慧

有关刘墉和乾隆爷之间的关系,坊间也有许多传闻,有很多人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从辈份上来说,乾隆也要管他叫声大哥,所以这刘墉在朝堂上也敢于屡屡顶撞捉弄乾隆。

坊间传言大都缺少事实证据,不过刘墉经常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和独特思维在乾隆面前进退自如,有关乾隆和刘墉间的趣事也层出不穷。

一次乾隆和刘墉等大臣一同登上城楼观景,恰好看见不远处一户人家在出殡,乾隆叹了一口气后问:“你们可知道我大清国一年要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吗?”

在场的大臣无不搔首挠头,毕竟谁也没有统计过这么庞大的数量。

一旁的刘墉说道:“每年生一人,死十二人。”

这个回答不仅让大臣们十分意外,就连乾隆也十分不解,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年就出生一个人,这不是耍笑人吗。

刘墉紧接着说道:“再大的国家,每年生的人也只有一种属相,死亡的人也超不过十二种属相。”虽然刘墉的回答多少有些避重就轻,但才思敏学的他面对无法回答的难题还是找到了独特的切入角度。

乾隆在位期间,除了管理日常朝政,还有一件为人称道的事情就是六下江南,从一开始对南巡的排斥到最后主动提出江南巡游,刘墉在其中的贡献和付出也值得称赞。

在乾隆下江南巡游的过程中,有一次竟意外的牵扯到一桩命案之中,当时乾隆身边只有和珅几个大臣相伴,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出门在外各个地方的小衙役也不知道皇上长什么样子,乾隆一度还被带到了长宁监狱看管。

当时身为江宁知府的刘墉可是犯了难题,他自己也明白皇上不可能是这桩案子的始作俑者,一边是和珅等人在外施加压力,一边是皇上和黎民百姓要求他尽快破案,乾隆也是生气到了极点,不但不出大牢还让刘墉就在牢狱里面审问,一定要把凶手找出来自己才肯出狱。

要知道关在牢里的可是当今的天子皇上,刘墉很可能一个处理不当,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没准还会牵连九族家人。

刘墉知道乾隆是因为手下的人不加查证就将他捉拿归案,脸上的面子放不下,于是刘墉下令让大牢内全部熄灯,只在审讯室点上一支蜡烛,借着微弱的灯光和命案当事人一同审理。

由于大牢太暗,烛光根本照不清人脸,刘墉不但成功顺利审问出了凶手,还在百姓和官僚同仁们面前保全了皇上的脸面,最成功的还要属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和项上人头。

这件乾隆入狱的事情只有几个朝廷命官知情,就连当时奉命捉拿皇上的差官到最后也不知道犯人的真实身份是谁,本来还在气头上的乾隆看见刘墉的如此做法也不由得暗暗佩服。

那么就是这么足智多谋的刘墉,也会有自己惹恼皇帝被赐杀头的险境,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乾隆下旨令刘墉跳河

乾隆在位时最受宠幸的大臣就是和珅,影视剧中把和珅塑造成一个贪图享受只会谄媚的官吏,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和珅还是十分有才学的,不过他贪污腐败、刚愎自用倒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溜须拍马简直是官僚界的鼻祖,看到谄媚的和珅,刘墉这种干实事的清官自然是和他不对付。

尤其是在刘墉被调职入京后,两个人经常因为政见不合在乾隆面前吵架,每每也都分不出个谁对谁错就不欢而散,和珅也是个小心眼,心里总憋着一口气想要好好整一整刘墉

乾隆晚年间对朝政管理不甚严格,有的时候也爱喝点小酒,恰好这一天,乾隆叫着和珅、刘墉几个人一起饮酒作赋,几个人都喝得有点上头,而刘墉是个不会作场面功夫的人,跟和珅在一块吃饭让他很不自在,一整场酒局都绷着个脸,看出端倪的和珅便想为难下刘墉,便怂恿着乾隆对刘墉开句玩笑。

乾隆也是喝得有点忘乎所以,看着刘墉一直没个笑脸心里也不大高兴,脱口而出说了一句:“刘墉你板着个脸干什么,不行你就去跳河吧。”

听到此的和珅还笑的在一旁鼓起来掌,他原本就是想让刘墉出出丑,给自己出口恶气,便一旁附和着说:“刘大人,圣命不可违啊。”

正当他想看刘墉怎么服软道歉时,没想到刘墉竟然拂袖而走,留下了一桌面面相觑的众人。

乾隆光图个嘴上痛快,晕晕乎乎的他早已醉的不省人事,也没注意刘墉的脸色和离席,走在路上的刘墉心里也十分煎熬,他知道这只不过是皇上是一句醉话,如果自己照做了,自己的一条命岂不是白白就没了,但如果自己要不跳河,那不就正好中了和珅的奸计,他没准会在皇上面前参上自己一本,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等走到家后刘墉把今天发生是事情和妻子说了,然后就命人放出风去,说自己已经在家跳进池塘自尽,但是刘墉也没那么傻,他令下人烧了一壶热水,衣服也没脱就泡进去,还把自己头发弄湿,就这么泡了半柱香的时间,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匆匆往外跑。

刘墉跳河的消息传到了朝堂之上,醒了酒的乾隆和和珅听完大惊失色,谁也没想到刘墉竟然这么较真,正待大家要去刘府看看情况时,刘墉却顶着一身落汤鸡的装扮进了朝堂跪倒在乾隆面前,和珅一看刘墉没事,又气又恼的说道:“皇上不是让你跳河去吗,你怎么又回来了!”

刘墉不紧不慢的说:“我原本是要跳河的,不成想在河里看见了屈原,他说我要是死了就有损陛下贤明的形象,我这才被屈原给救上来。”

听到刘墉这么说,本来刚刚还有不悦的乾隆此刻也十分开心,这场涉及生死的闹剧也就被刘墉机智的行为巧妙化解,既称赞了乾隆,又保全了性命,还智斗了和珅,真可谓一举三得。

刘墉与铁三角的真实关系

相比于和乾隆的关系,刘墉和嘉庆皇帝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在大事上保持的一贯“劲直”作风,不像其他官宦处理朝政模棱两可,这也是乾隆和嘉庆两代皇帝对待官吏的态度表现不同。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徐有闻曾说:“和珅专权数十年,惟王杰、刘墉、纪晓岚等寥寥数人终不依附。”

不过刘墉自从进京入职后,在与和珅等人的相处上也做出了改变,从刚正不阿也变得滑稽模棱,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力求自保。

而在乾隆帝驾崩后,刘墉对弹劾和珅的奏折又上书嘉庆,毕竟是先朝大臣,要顾及先皇脸面,还是给和珅保留了全尸,两个人斗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刘墉还替他说了一句好话。

刘墉和纪晓岚有着同门师兄弟的亲密关系,两个人相处十分融洽,纪晓岚才学敏捷,刘墉又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纪晓岚也常常让刘墉替他写对联,如今这些墨宝也代代相传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除此之外,两人还经常在一起写诗赠砚,畅谈佛法,更是一同对付贪官和珅,两个人私交甚好,感情颇深。

结语:

刘墉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前期仕途的刚正不阿如果不是乾隆看在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面子上不斤斤计较,恐怕刘墉的政治命运早已终结,有关刘墉一生的最高光时刻反而集中在乾隆驾崩后的寥寥数年内也是令人唏嘘。

而想在乾隆身边混得开,除了要有超高的工作能力,人情世故和人格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好在刘墉坚守住了内心的初心本分,没有随波逐流,这才成为一代百姓口中的清官。



#古籍里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刘墉   乾隆   嘉庆   屈原   大牢   朝政   皇上   大臣   事后   面前   关系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