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烈》中朱元璋、马皇后为何黑化,谁才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听过评书《明英烈》的书友,最后难免会感叹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伴君如伴虎。是的,在天下一统后,曾经那个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朱元璋不见了,那个贤内助马皇后也不见了,游武庙骂走刘伯温、白马汗害死徐达、炮炸庆功楼……这一桩桩、一件件皆出自朱元璋之手,而背后为其出谋划策的便是与他伉俪情深的马皇后。

那么,是什么让朱元璋和马皇后前后判若两人?难道只是单纯的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还是说他们此前的仁德贤明只是伪装?再或者,除了自身问题,其背后还隐藏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幕后推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黑化之路……

早年的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宣扬下立起了“仁德”人设,客观讲那一时期他也确实算得上贤明,而马皇后也同样称得上朱元璋的贤内助。夫妇二人礼贤下士,故而越来越多的英雄豪杰汇聚到“西吴贤王”麾下,朱元璋也得以独霸一方。

不过在面对“金眼雕”岳伦时,朱元璋流露出不能免俗的以貌取人,也算是为后来的黑化埋下了伏笔,让听众们知道,朱元璋其实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

岳伦和张兴祖是忘年交,在有张兴祖引荐的情况下,朱元璋依旧对衣着褴褛的岳伦看不起。而见识到其精湛的武艺后,朱元璋先是震惊,接着大喜过望,然而他却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岳伦每战胜一个对手,他便在后阵大叫着为岳伦升官,从侯到公再到王。或许在朱元璋看来,这是莫大的恩赐,但是对岳伦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侮辱。

相信如果换成当初乱石山时的朱元璋,绝不会用这样的方式笼络人心,认为自己为对方升官是一种恩赐,本就没了礼贤下士的真心,这是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或许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有发现。

如果仅仅是因为时间、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心态的变化,我们不应当过多指责朱元璋,毕竟当皇帝和义军的一个小头领本就不是一回事,如果全无变化才是不合格的。所以或许朱元璋的体内隐藏着阴暗的一面,却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每个人其实都是神魔一体。真正让朱元璋夫妇走向黑化之路的,其实恰恰是书中那些所谓的正面人物,是他们的种种行为激发了朱元璋、马皇后体内阴暗的一面,最终黑化。


元顺帝北逃后留下一步暗棋,由元朝旧臣向朱元璋进献美女,打了那么多年仗的朱元璋自然要开始享受生活,以致被这美女迷得神魂颠倒,并将其封作贵妃。

然而这包藏祸心的妖女竟然矫诏常茂等人进京,并派人逮捕处斩,亏得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出面保下,并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不是傻瓜,自然不会乱杀忠良,于是金殿会审,调查此事。

可是谁也没想到,眼见事泄的贵妃居然当着皇帝和文武的面把证人杀了,这一下无异于不打自招。如果群臣妥善处理,哪怕向皇帝施压,朱元璋即便不舍也会将贵妃问罪,但是常茂等人没等到朱元璋发落,便在群情激愤下直接将奸妃杀了,还是当着朱元璋的面,这一下使得君臣矛盾爆发。

奸妃祸国,该杀,但于情于理没有常茂等人直接动手的道理,所以朱元璋怒火中烧,下旨将一干人等问斩无可厚非。按照法理,群臣可以求情,至于能否得到宽恕要看他们能不能说服皇帝。但是在胡大海和李文忠求情无果的情况下,胡大海的长子胡德济居然私自把这些小哥们放了,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是——这天下是我们老胡家和老常家打下来的,你朱元璋说了不算,得听我们爷们的!而常茂等人获释后,直接选择了各执兵器围攻皇宫,吵着要杀朱元璋!

朱元璋惹不起这些煞神,最后还是请自己的姐姐,也就是李文忠的母亲出面说情,而胡大海觉得给朱元璋的教训够了,使眼色给常茂,小将军们这才撤走。

这里单老在讲述时就始终站在胡大海、常茂一方,认为一切罪在朱元璋。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讲,胡大海也好,常茂也罢,压根没把自己当臣,也没把朱元璋当君,胡德济的心理活动更是等于将朱元璋视作傀儡!

试问,换了谁是皇帝这种事能过得去?而马皇后深知自己与丈夫荣辱与共,虽然这是由朱元璋贪淫好色引发的,但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他必须站在丈夫这边,所以我认为,这次的贵妃被杀事件便是朱元璋与马皇后黑化的重要转折点。


朱元璋心里种下了芥蒂的种子,但毕竟他还是皇帝,胡大海等人再不济也是他的把兄弟。但是对马皇后而言,一旦朱元璋殡天,自己该如何自处?靠什么去压制这些文臣武将?所以,她需要属于自己的势力,朱元璋同样也需要,于是心细如尘的女人开始为自己谋划未来,便有了后来的韩金虎与田再镖之争。

韩金虎确实趾高气扬招人讨厌,但是此时的他并无大过,但是常茂和朱沐英却一路拍着韩金虎的马屁,到前线直接把人家扔那跑了,摆明是让这位驸马爷送死。

常茂一向就是如此的性格,那么为何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义子的朱沐英也与他沆瀣一气呢?这点他与常茂之间有本质区别,常茂是单纯看韩金虎不爽,朱沐英更多是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的父亲和韩金虎的父亲都是为救朱元璋而死,韩金虎能养在宫中,娶公主,受皇帝、皇后宠爱,为何自己名义上是义子,实际却和普通战将无疑?

总之,无论出于怎样的心思,韩金虎算是站到了常茂一伙的对立面,当然了他也确实不是什么好饼,企图杀害负伤的田再镖,结果被捉个正着。朱元璋大怒下要杀韩金虎,马皇后技高一筹,去求田再镖,于是在田再镖的谅解下,这件事算是翻了篇,对朱元璋或许还好,但是马皇后却因此对常茂一伙更加记恨,双方暗地里已经势同水火。

刚才说过,马皇后需要扶植自己的势力,那么和常茂等人势不两立的韩金虎成了首选,其次便是自己的娘家人——国舅马兰,这便是后来所谓“韩马两党”的雏形。

但是人总是欲壑难填,有了对抗的资本是好事,但再好能好得过铲除隐患,一劳永逸吗?常茂、胡大海这些人不死,就犹如一柄利剑,悬在马皇后头上,甚至也悬在朱元璋头上,于是乎铲除这些“乱臣贼子”成了马皇后的终极目标。


想杀常茂等人,马皇后自己做不到,需要朱元璋下旨。朱元璋对此颇为犹豫,他清楚这些功勋大将的威胁,却也顾念着彼此之间的情谊。但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朱元璋犹豫,刘伯温可不犹豫,直接设计让常茂等人得知此事,于是小字辈们再度率军逼宫,于皋还在箭射朱元璋时错手将太子朱标射死!

一国太子被臣子所杀,从哪个角度讲都算得上谋反了,但形势比人强,朱元璋不仅无法对于皋等人问罪,还需要再度请出姐姐为自己解围,虽说表面一切都过去了,但儿子的死让朱元璋彻底坚定了铲除这些乱臣贼子的心,与马皇后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游武庙骂走刘伯温、白马汗害死徐达、夜封十王以及炮炸庆功楼!

朱元璋错了吗?按照故事走向,他确实算得上黑化,但黑化有一个前提是此前必然是白的,若无外力,朱元璋、马皇后何至于此?所以不管胡大海也好,常茂也罢,这些人当真算得上死有余辜!换了谁是朱元璋,屡次被逼宫,不是死小妾就是死儿子怕是都会发狂吧。


所以说,尽管单老几乎给出了官方设定的黑与白,但我却不太认同,走到这一步朱元璋和马皇后最多占两成责任,其余八成全在这帮所谓的功勋文武!若不是他们全无君臣尊卑,何至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仁德   皇后   乱臣贼子   武庙   礼贤下士   贤明   义子   英烈   贵妃   幕后   皇帝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