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很重要,“不忘本”很重要,“娶一个好老婆”更重要

历史上的李卫,和田文镜、鄂尔泰并称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当然不是乞丐出身,而是来自江苏丰县的一个富裕家庭,30岁花钱买了一个“员外郎”的空缺,相当于副司长,而且很快就实补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

注意,是京官,而且还是兵部,而且还是实职。

两年以后的康熙五十八年,李卫升任“户部郎中”,相当于司长。

雍正皇帝登基后,李卫经由怡亲王胤祥举荐,正式踏上了仕途快车道,从四品“道员”到三品“布政使”,再到二品“巡抚”,直至雍正五年,升任“浙江总督兼管巡抚事”,成为了传说中的封疆大吏。

能得雍正皇帝如此信任,能拥有如此快速的升职速度,李卫的官场混得不可谓不明白,《雍正王朝》中的李卫,亦是如此。

跟随年羹尧远赴四川任职,不久便升任四品粮道的李卫,曾经回京探望雍亲王胤禛,便有过一次堪称“教科书”的表演,甚至将人情世故和语言艺术用到了极致。

来到雍亲王府的胡同口,李卫便招呼翠儿下轿步行,刚好被胤禛瞧见,啥话都不说,仅仅这一个操作便让胤禛看到了李卫的恭敬、谨慎、不忘本。

怎么,走着来的

做粮道了,小气得连轿钱都舍不得了

胤禛的这句话当然是玩笑,但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都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领导可以和你开玩笑,但你绝不能顺着领导的玩笑往下说,更不能以玩笑回应之。

换句通俗的话说,他可以没正形,你绝对不行!

更何况,万一领导不是开玩笑呢,真就认为你是在卖惨呢?

所以,这句话压根就没法回答,你要认真解释吧,人家会说开玩笑的,何必那么认真;你要配和领导开玩笑吧,那就是没认清自己的角色,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所以,李卫只是满脸堆笑,但嘴里却是支支吾吾,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只是,胤禛的“玩笑”仍未结束,非要逼着李卫给出回答:

你不嫌寒碜,可人家翠儿大小也是个四品夫人,怎么能让人家走着来呢

这句话,又该如何回应?

你说他开玩笑吧,连续两句了;你说他认真吧,似乎又在埋怨李卫给自己丢人了,不管怎么说也是雍亲王府出去的奴才,而且还是官居四品的粮道,走着回家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李卫真就解释成恭敬的原因,又难免会有刻意的成分,到底还是翠儿明白事儿,一肘子怼开了李卫,先来一个万福,再给出了解释:

回爷的话,原是坐轿来的,到了胡同口,狗儿说在主子面前坐轿不恭敬,这才走了进来

直接的说明叫刻意,间接的解释就是真心;当面的好话是奉承,背后的好话才是真夸。

李卫强调原因,怎么听怎么别扭;翠儿解释原因,怎么听都是真性情。

送礼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老婆?

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有助理?

言不便言,行不能行,让假意变成真心,让真心获得真相信!

翠儿的回答让胤禛非常受用,视线随即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胤禛:连小狗儿都这么大了,叫什么名字

翠儿:四岁了,想着主子的恩德,叫李忠四爷

“李忠四爷”,这算什么名字?

常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马屁,而且并不高明,甚至略显拙劣;但李卫是什么人?小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在他的认知里,这个名字就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毫无遮掩,毫无虚伪,干脆直接。

也就是说,这个名字最是符合李卫的气质,最是不容置疑,反倒更容易走进胤禛的心里。

再看胤禛的反应:

李忠四爷?意思不错啊,就是叫起来拗口,后面两个字去掉,就叫李忠吧

满心欢喜,甚至给了一个“赐名”的恩宠。

要知道,这位爷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皇帝亲自赐名,李忠的未来绝对可期。

寒暄过后,李卫开始汇报工作:

主子,皇上的万寿,奴才跟年羹尧都备了寿礼,后来接到主子的信就没敢带来

一句话而已,李卫的正面形象彻底稳固:

首先,想着皇上的万寿,这是孝;

再者,万事都要先汇报而后施行,这叫忠;

最重要的是,李卫强调的是“没敢带来”而不是“没有带来”,这是近乎盲从的服从态度,哪个领导不喜欢!

从下轿步行到见面寒暄,从孩子名字到工作简报,李卫离开雍亲王府虽然只有数年而已,但却有着肉眼可见的成熟和进步。

胤禛甚为满意,但却给出了这样的安排:

我现在要赶到宫里去,你们先去看看福晋,过后李卫到枫晚亭邬先生那儿等我,晚饭咱们一块儿吃

为什么要见福晋?

女主子嘛,当然要拜见,但更重要的是,福晋能够问胤禛所不能问,探听李卫的更多信息!

为什么要在邬先生那里等?

李卫越来越出息,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高福,或者会不会染上年羹尧一样的毛病?要敲打,要教育,更要及时给出提醒,而邬思道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更重要的是,胤禛料定李卫会询问高福的死因,而邬思道最是清楚个中内幕,最是能够提醒李卫莫要步了高福的后尘。

福晋那里,已经开始了人情世故:

福晋:这还是王爷小时候带的长命锁,就赏给李忠吧

翠儿:主子,这个礼物,奴才可不敢受,免得折了孩子的草料

福晋:胡说,带了王爷用过的东西,只会添福

翠儿:主子这样说,奴才只好代忠儿谢赏了

福晋赏赐,而且还是如此贵重的礼物,当然要先推辞,自己的孩子哪能戴上王爷小时候的长命锁!

注意,这不是客套,这是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最起码也要把态度亮出来。

但如果福晋再有要求,你就不能再推辞,切不可抗命不遵。

一推一让再一收,推辞的艺术,皆在其中!

福晋:翠儿,听说你不许狗儿讨妾,有这么回事吗

翠儿:回主子的话,是这么回事,他一个小叫花子出身的人,全拖主子的福,做了官,有了一个老婆还不够啊,他真敢花心眼儿,讨了个小的回来,我打也要把她打了出去

福晋:好,就这么着,要是他敢欺负你呀,告诉我,我给你做主

翠儿:好嘞

翠儿的贤惠,在于始终都能认清自己,更能时刻提醒李卫不可越了本来身份。

不许李卫讨妾,霸道不霸道?

关键就看如何解释:你要解释成爱情的独自占有,那就是霸道,甚至还有点不懂事;但你如果解释成不忘初心,不忘主子教诲,一心扑在工作上,没心整那些花边事,那就是懂事,那就是明事理。

翠儿的解释,说到了福晋的心坎里,这一句“我给你做主”绝非虚言,而是真能镇住李卫的所在。

再请注意翠儿的回答,只是痛快的“好嘞”,并无过多的感激或者奉承,这就够了,这就足能说明翠儿有了福晋支持的底气,多一字都多,少一字都少,刚刚好!

邬思道这边,带着李卫怀念了高福,随即开始了教育:

邬思道:多少人十年寒窗,求这个顶子而不可得呀,狗儿,你可要好自为之

李卫:邬先生,您说的意思我明白,做人和做官一个理儿,就是不能忘本

好一句“好自为之”!

好一句“不忘本”!

从一个小叫花子到如今的四品粮道,再到后来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考场说围就围,刑部说闯就闯,就连年羹尧这样的人物都是李卫出面赐死,究其根本,终归逃不过这个“不忘本”。

什么叫“不忘本”?

李卫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拿我来说吧,原是个小叫花子,有了四爷,才有了我的今天,四爷就是我的本,什么时候忘了四爷,我这个树枝尖儿上的叶子也就没了根,就会枯死

所以,嚣张什么呢?人家能把你捧上去,就能轻易将你摔到底;人家能让你成为四品粮道,甚至两江总督,同样能够一句话让你变回小乞丐,而且再无翻身可能。

什么叫不忘本?

别忘了自己的曾经,别忘了自己步步高升的原因,更不能忘了背后的大树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本文仅基于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剧情和人设,烦请诸君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雍正   长命锁   福晋   雍正皇帝   花子   奴才   主子   总督   王爷   老婆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