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数九寒冬,冰天雪地,要是没有暖气、空调、羽绒服和大棉被,现代人基本不可能活得下去。放眼古代,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取暖装备,更没有棉衣棉被御寒,似乎古人也一代一代坚持活下来了。

那么,许多人会感到奇怪,棉花是在宋朝以后才得到普及的,在那之前古人们是使用哪些手段度过寒冷冬日的呢?

多种招数制衣御寒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聪明的人们就学会了用树叶、兽皮制作衣物保暖,虽然制作工艺粗糙,衣服漏风漏雨,但至少比赤身裸体要好。

后来,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丝织品,带领古人脱离了衣不蔽体的时代。从那以后,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普遍以丝绸为布料制作衣物。丝绸这种料子,轻薄透气又舒适健康,用于一般场合下的防寒保暖问题不大。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社会阶层出现分化,丝绸渐渐变成了昂贵的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这种布料,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的麻。

麻的保暖性不如丝,但人们可以多穿几层麻衣来御寒。在宋代以前,麻几乎是平民百姓衣服的主要布料。

棉花大概是在秦朝才传入中国的,由于纺织技术的落后,当时棉花只能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宋朝时期,棉纺技术依旧十分消耗人力物力,棉制品只在宫廷贵族里流行。

到了元朝,黄道婆将先进的棉花纺织技术传入中原,棉纺织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明朝时,朱元璋举倾国之力推广棉花种植,这才使得棉制品渐渐普及起来。在棉制品普及以前,古人可以选择的布料并不多,只有丝绸、麻布和葛布。

南方的冬天相对舒适,气温大概在零下几度左右,当时的人们会叠穿多件丝绸衣服来御寒。

北方冬天比南方严寒,很多时候都在零下几十度。这样的气温使用丝绸不仅保暖效果差,还十分奢侈浪费。为了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御寒,古人们用的最多的当属动物的皮毛。

一般贵族人家用的是细腻柔软的狐狸皮、貂皮、貉皮,差一点的人家用的是粗糙的兔子皮、狗皮、羊皮和鹿皮。不过,由于古代猎场多被富贵人家圈成了私家猎场,那些普通百姓基本上打不到上好的猎物。

即便能偶尔猎到一两只,也多半就近卖给了酒楼换取生活费。所以,对于寻常百姓而言,用皮毛御寒几乎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富贵人家而言,除了皮毛以外还会利用绸缎制作裌衣和厚被子。裌衣是一种带夹层的衣服,外里用的是绸缎,内里填充丝织绵、木棉花或者鸡鸭鹅胸脯的绒毛,又轻巧又保暖。

这里的丝织绵是指未经纺织的蚕丝,将丝织绵填充在衣服的夹层里,利用其蓬松性制造隔离空间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流失。

当然,无论是绸缎、丝织绵还是鸡鸭鹅的绒毛,对于一般人家而言都是奢侈品。当时寻常百姓会使用麻布或葛布制作裌衣,内里填充一些麻皮、柳絮、芦花、稻草或碎布。

富裕点的人家填充的是碎布和麻皮,贫寒点的就是柳絮、芦花和稻草。用柳絮等物填充的衣服前期使用效果还可以,但时间一久就会变得干硬,保暖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衣服被子以外,在鞋子方面古人也有御寒妙招。宫廷贵族会用动物的皮毛制成精美的皮靴,比如鹿皮靴子、羊皮靴子等。

富裕点的人家会用厚麻布制成布靴,而穷人的鞋子则是用干草编织,做成夹层里面填充干草,鞋底嵌一块木头,鞋内铺一层柳絮或者芦花保暖。

最穷的人家则是利用沙子保暖,他们会在衣服上缝制几个大口袋,将沙子烤热后,装进这些口袋里,以达到防寒的效果。晚上,整个人躺进烤热的沙子里,外面盖上一层干草,就可以勉强度过寒夜。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老百姓往往并不能在春天时收集足够的芦花和柳絮御寒。为了活下去,人们绞尽脑汁才发现随处可见的纸可以替代芦花和柳絮。

这种特殊的纸是用楮树皮,经过蒸煮压制加工而成。用这种纸制作纸裘和纸被,厚实又有光泽,其御寒效果强于芦花、柳絮和稻草。因其价格实惠,取材方便,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宋代都十分流行,民间几乎人手一套。

纸裘最开始只在穷苦人群中流行,后来逐渐发展到僧侣、文人都热衷于穿这种轻薄洁白的衣服,以彰显自己的淡泊和文雅。

除了衣服鞋子被子之外,古人还发明了各类保暖小物件,比如手套、帽子等物。古人用动物的皮毛缝制出五指分明的手套,既保暖又好看。

还有帕头和抹额,男性会用锦布包裹在头上,称为帕头;女性则会用各种布料和珠玉制成精美的抹额戴在额头上,用来防寒保暖。

冬日保暖从住房开始

由于古代的土地并不像现代社会那样寸土寸金,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建设高楼大厦,所以百姓的住宅多是独门独户。

智慧的古代人从建房起就开始考虑冬暖夏凉的问题,为了保证房屋具有足够的保暖性,房屋一般要设计成坐北朝南,朝西方向还要开一扇窗用于延长屋内的光照时间。

这种朝南向的房子可以获取更多来自赤道方向的太阳热量,并且减少北方寒气侵蚀,因此保暖性比其他方向的房子好。

建造房屋时,先用石砖垒好墙体,然后还要用灰浆在砖石上涂抹一层,这样可以增强防寒效果。屋顶用的是鱼鳞状的瓦片叠放方式,严密又厚实,极大地提高了保温功能。

一些富贵人家的墙里还会参杂花椒,将花椒打碎制成粉末同泥土混合在一起,涂抹在室内的墙面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贫寒一些的人家用不起花椒,就会在筑墙时参上麦秸、稻草等物。

除此之外,富贵人家的房子上还设计有火墙。古人会在墙体外围筑一道夹心墙,夹心墙里放置炭火,夹心墙上方设有烟道。当人们点燃炭火时,热气就会充满整面火墙,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

然后就是火地,也即地龙,其结构和原理与火墙相似,只不过火地是在地上。

由于这种房屋的设计和建造比较复杂,一般只有皇宫大院才会使用这种昂贵的房屋。寻常人家一般用火炕,用土垒成的火炕下方有火道,各个房间的火炕连成一个整体,火道相通。

当一间房里的火道生起火来时,热气就会流向所有火炕,连带着所有卧室一起暖和起来。对于贫寒人家而言,卧室的火炕往往会和厨房的灶台连成一体,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省柴火木炭的用量。

当厨房做饭烧起柴火时,热气就会通过灶台的火道传送到隔壁的卧室里。在我国北方农村,至今仍有许多人家沿用这种方式取暖。

古代也有用暖手宝、暖脚宝取暖的先例,当时的人们普遍使用小手炉和脚炉。这些小炉子多以金属制成底盘,上面罩一个带有排气功能的镂空金属盖,炉子里添上一些燃着的木炭,就能起到取暖的效果。

当然,还有火盆和薰笼。这些火盆面积如洗面盆一般大,早期用泥石做成,后来普遍改用金属。火盆除了用来取暖,还可以在上面烤红薯、烧水等。

如果在火盆里放上一块香料,火盆上罩一个竹质罩子,还可以用来烘烤衣物。这种火盆又称为薰笼,其用途十分广泛。

不过,由于木炭价格昂贵,一秤木炭就要数百文钱,普通百姓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诸如此类的火盆和手炉。因此,民间出现了一种汤婆子,也是用金属制成,但顶部只留一个小口。

这种汤婆子灌上热水后,拧紧壶盖,就可以用来暖手暖脚。到了第二天清晨,如果汤婆子里面的水温度不低,还能用来洗漱。其使用成本很低,且使用寿命很长,往往能由上一代传给后代继续使用,因而受到民间百姓的欢迎。

吃好喝好产热小妙招

冬天气温低,人们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吃好喝好就变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早在4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就喜欢在冬天里围着火炉吃火锅。那时候的火锅叫做古董羹,也是用动物肉熬制的热汤。

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专门用于煮火锅的餐具鼎、鬲,在餐具下面放上炭火或者木柴,上面煮食物,便利又暖和。

除了火锅,古人还发现饮酒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体温。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就特别爱饮酒,他们发明了各种精美的饮酒器皿,最出名的当属耳杯。

除此之外,古人还热衷于吃姜和花椒。生姜和花椒都是热性食物,吃完以后就会浑身发热,有助于冬日暖身。当然了,还有牛肉、羊肉和鹿肉,这些肉性质燥热,吃完以后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发热,因而受到古人们的青睐。

虽然宋朝以前棉被等棉花制品并不普及,但是人们照样有许多奇妙的方式度过数九寒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汤婆子   古人   富贵   火炕   火盆   芦花   宋朝   柳絮   棉被   保暖   冬天   衣服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