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拿到金牌“德不配位”?全红婵唯一做错的事,那就是出身寒门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史料博物馆

编辑 | 史料博物馆

前言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落幕,中国运动界又出现不少新秀。

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就是小小年纪完美夺冠的全红婵。

16岁的她已经是五大赛事的全能冠军。

本该沐浴民族英雄的荣光,却在舆论风暴中飘摇。

金牌与德行似乎难以兼得,她被贴上“侥幸”“无知”的标签。

然而,在这场口水仗里,谁又有权力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这场舆论风波,不仅关乎全红婵个人,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作为全民体育偶像,她的成长还任重而道远。

让人不禁唏嘘,在喧嚣散去后,才能够看懂这扭曲的世界。

而想要不落入对他人恶意揣测的境地,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那么,已经为国争光了的全红婵。

究竟遭到了怎样的质疑声呢?

白岩松与邓亚萍的不当言论引发争议

2014年,14岁的全红婵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

凭借出色发挥夺得女子个人10米跳台冠军。

本应为她庆祝的时刻。

却因为主持人白岩松和前国乒队员邓亚萍的言论,演变成舆论争议。

白岩松在采访时称全红婵“运气好”。

而这一评价当然立刻就引发了观众们的不满。

而邓亚萍更是直接说全红婵是“无知者无畏”。

声称她只是单纯不知道比赛的艰辛。

邓亚萍的言论无疑是对一个14岁少女的不当评判。

全红婵之所以选择跳水项目,是为了挣钱治病救母。

每一次出场对她来说,都意味着家庭的希望。

她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绝不是所谓的“无知者”。

且全红婵已经在这个项目训练多年。

经历过无数次比赛历练,怎么可能对比赛一无所知?

邓亚萍作为前国家队员。

却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缺乏基本尊重,这显得过于武断、草率。

白岩松和邓亚萍的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部分网友甚至开始揣测全红婵,质疑她“暴富”后衣着打扮的变化。

一张全红婵戴着金色发箍的照片遭到过分解读。

网友纷纷批评她背离初心,沉迷虚荣。

后经核实,全红婵手上的所谓“金镯”,只是普通的发箍装饰。

这些揣测她的网友顿时无话可说。

而面对舆论压力,白岩松选择不予回应。

但是他们的言论已经说出,邓亚萍的言论则进一步加剧了争议。

可以说,这场风波反映出公众人物在评价他人时的疏忽与轻率。

一个14岁女孩,本应受到鼓励和肯定,却遭遇不当非议。

全红婵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面金牌。

她值得被尊重,不应受到任何人的无端攻击。

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不可用成见束缚每个人的可能。

全红婵的勇于担当和坚韧意志,同样值得社会各界学习。

这也提醒公众人物言论力量的影响。

他们有责任在评价别人时秉持客观公正。

或许是因为这些言论的影响,全红婵甚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也多次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而被人说“没礼貌”。

一个16岁小女孩为何被指责?

了解全红婵的都知道,她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16岁的小女孩。

全红婵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因此无论是从年龄还是家庭中。

都不难看出小全红婵还没有接受过太高的教育。

但是全红婵从小体质特别好,有着天生的运动细胞。

父母便鼓励她选择了跳水这项运动。

全红婵投入了全部精力在跳水训练上,努力不懈。

最终在各级比赛中脱颖而出,连续获得多个冠军。

由于她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全红婵时常会受到采访邀请。

一次,全红婵参加了央视的专访。

这对一个16岁的小女孩而言是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场合被采访。

全红婵原本就因为紧张而坐立不安。

再加上采访进行了很长时间,让她有些不舒服。

她不经意地转了下椅子,想调整一下坐姿。

没想到主持人见状立刻一脸严肃地批评她,说她这样没有礼貌。

受到突如其来的批评,全红婵非常惊慌,连忙道歉。

并坐得端正老老实实。

之后,当主持人拿出一个厚厚的提纲时。

看到那么多问题,全红婵有些害怕自己接受不了那么长时间的提问。

更害怕会回答不好这么多问题,毕竟她的全部时间都在训练上。

哪有什么时间读书增长知识呢?

她鼓起勇气跟主持人商量能不能少问一些问题。

主持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全红婵回答得好,就可以减少问题数量。

全红婵于是更加努力地集中精力回答问题。

终于完成了这个对她来说有些艰难的采访。

采访结束后,主持人还笑着夸奖全红婵表现很棒。

但是全红婵这个转动椅子引来批评的小插曲。

以及她不自信地想减少问题数的举动。

都让外界觉得她在采访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失误。

这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主持人批评得过分。

有人认为全红婵不够谦虚知足。

其实,我们需要理解,全红婵只是一个16岁的小女孩。

她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训练上。

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样正式的采访,难免会紧张和不知所措。

她转动椅子仅是想调整姿势,减少问题也只是出于不自信。

我们不应对一个训练生活的小女孩提出太高要求。

而应该体谅她的心理状态。

相信通过这次的事情,全红婵下次面对采访时就会成长很多。

会学会如何在公众场合更好地应对自己。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还是一个小姑娘呢?

而很多人都十分好奇,为何全红婵学历不高年龄不大。

甚至就连家庭也并不突出,还能够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呢?

荆棘路上的跳水少女

2007年,全红婵出生在广东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村庄。

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们多以务农为生。

她的家住在仅有三间房的狭小空间里。

与父母、四个兄弟姐妹挤在一起。

父母靠着村里的小果园勉强维持生计。

但收入微薄,入不敷出,生活在贫困线边缘。

尤其是全红婵的母亲,在一次回家看望时意外摔断了腿。

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无异雪上加霜。

父亲成为了唯一的劳动力,要独自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小红婵从小就表现出早熟聪明。

尽管还是个孩子但已经懂得分担家务。

经常去山上摘野果回来帮补家用。

7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体校教练。

他发现红婵有异常出众的运动天赋。

就建议她去外地接受专业训练。

以后可以通过竞技体育脱贫致富。

经过考虑,父母同意让红婵离开家乡,跟着教练开始了新的生活。

来到训练基地后,红婵才发现专业训练远比想象中的辛苦。

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和技术训练。

头发都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发黄发红。

起初她很不适应,身体也跟不上进度,经常受到教练责骂。

但是每当想到家中还有病弱的母亲需要钱治病时。

红婵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她时刻告诉自己要努力,只有取得好成绩、得到奖金回家。

这样一来才能改变家人的命运。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红婵开始逐渐适应训练强度,各项数据也在稳步提高。

她每天早起加训,坚持不懈地重复枯燥的基础动作训练。

终于在14岁那年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同年,红婵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东京奥运会。

面对来自各国的强劲对手,她毫无惧色,全身心投入比赛。

终于在女子单人高台项目中夺得金牌。

这一时刻,她激动地落泪,因为这枚金牌不仅证明了自己。

更能给家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赛后,在媒体报道了红婵的故事后。

许多善心人士主动提出想给她家庭捐助,但都被父母谢绝了。

尽管生活困难,但是他们坚持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更让人肃然起敬这个勤劳的家庭。

而在杭州亚运会之后,红婵遭到了一些名人的无端攻击。

他们公然在媒体上质疑红婵的实力与成就仅凭运气。

完全是因为她的出身而产生的偏见。

面对这些恶意中伤,红婵没有丝毫气馁。

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训练。

一个本可以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少女。

却在事业巅峰时刻遭遇外界非议,但她并未就此屈服。

全红婵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懈努力。

一步步从荆棘路上走来,终于靠实力换取了成功。

她的故事令人感佩,是一个穷苦家庭孩子不屈不挠的成长记。

人生之路上困难重重,但只要内心有力量,就一定能跨过荆棘,走向阳光。

结语

全红婵的成长历程令人感动。

而在获得冠军之后不被理解又让人深思。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仅凭表面看人。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全红婵那一份初心和善良本性。

红婵能否在未来的风浪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初心   寒门   跳水   出身   金牌   小女孩   主持人   批评   采访   言论   父母   努力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