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勾践最不是个东西!其实,他是不知范蠡和文种的真实身份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讨论越王勾践的事迹时,易中天提出了三大罪状。首先,他指责勾践放逐范蠡,其次,他谴责勾践使用死士来迷惑吴军,最后,他声讨勾践送给吴国已经煮过的粮食,导致吴国饥荒。然而,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事件,以充分了解越王勾践在这一历史时刻所面临的复杂处境。



首先,让我们回顾范蠡和文种的身份。这两位臣子的来历和家族背景,实际上都是与楚国有着紧密联系的。范蠡虽然在一段时间里生活贫苦,但其家庭背景却是晋国上卿范武子的后代。后来,因为家族在晋国政治斗争中失败,他们不得不逃往楚国南阳。同样,文种出生在楚国公族,担任了楚国宛令的职务。因此,两人都不是普通的平民,而是出身名门的家族。



而他们之所以前往越国,是出于对楚国政策的主动请缨。这里需要明确,越国和楚国在这个时期并没有敌对关系,越国成为他们的首选,是因为他们需要在吴国边界地区安插“钉子”,以防止吴国对楚国构成威胁。这一背景下,范蠡和文种的入越并没有受到重用。



在历史记载中,范蠡和文种在越国度过了约18年的时间,却鲜有详细的记录。然而,这段时间正是越国逐渐崭露头角,越王允常开始频繁与吴国发生冲突的时期。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的参与,越国的崛起是否可能如此迅速,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勾践继位后,范蠡和文种逐渐崭露头角。这里需要指出,允常并不太喜欢勾践,因为他担心勾践会过于依赖这两位臣子,以至于将来会被二人架空,从而丧失越国的独立性。在史书中记载,“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但吴国的灭亡改变了格局。如果范蠡和文种仍然掌握着越国的军政大权,那么两国之间的摩擦将不可避免。勾践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必须采取行动。这并不仅仅是出于私人道德的考虑,而是帝王在保卫国家独立时的正常反应。他给予文种机会,但文种拒绝了。



关于“死士自刎来迷惑吴军”的事件,这一情节记载在后来的史书中,而不在《史记》中。即使这个事件确有其事,这些“死士”也被视为战斗中的重要棋子,而不是送死的牺牲品。这是春秋时期战争策略的一部分,难以用现代道德观来评价。

同样,送给吴国煮过的粮食也是一种战略手段,其真实性难以核实。即使这个故事属实,也只是战争中的一种策略,绝不足以成为指责勾践的依据。

最后,易中天呼吁不要再学习“卧薪尝胆”是站在个体道德的角度。然而,这一故事本质上是一种励志故事,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即使勾践有过失,这并不影响“卧薪尝胆”的积极寓意。

综上所述,对越王勾践的评价需要更全面的视角,考虑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压力。单纯从私人道德角度来评价他,或忽视他在国家保卫和发展中所做的努力,都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的不公正评价。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勾践   和文   晋国   楚国   吴国   臣子   崭露头角   本文   身份   评价   东西   真实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