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仓皇

秋日喜读·第51册:《太后西奔》,谭木声 著,@新星出版社 出版。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这场展览中走出来!”大英博物馆历时4年筹备的大型特别展览——“China's Hidden Century 晚清百态”于本月初闭展,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以近代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当时中国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整个展览周期引发广泛关注,特别是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许多生活在英国的华人第一时间赶往参观,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异国前往,参观后都有着强烈且复杂的心绪共鸣。

历史的回响萦绕在耳边,跨越百年岁月与我们相遇,围绕宫廷、军事、艺术、全球交流等五大主题,展出了中国流失到海外的300多件珍稀文物,展品中甚至还包括了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原件。展览上那典雅雍容的太后华服背后是森严僵化的封建旧制度,那奉天承运的皇帝圣旨原稿上记载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晚清岌岌可危的国运在历史长河中揉捻出最后的绝响。

《南京条约》原件展品的说明中这样写到“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译:这是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看到这,我想立刻想起曾在中国近代史课堂上听到的第一句话:“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这般地步又是因何所致。

每每谈及晚清这段历史,我们总是绕不开一位女性,她是关键历史人物,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前后掌晚清政权四十七年,是清朝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今天我们依旧在无数影视或文学中听到她的名字,全名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不过这个名字您可能很陌生,人们常以尊号“慈禧太后”“西太后”“老佛爷”等相称或代称,正史野史夹杂间编排一系列故事,似乎王朝的告终与覆灭都因她导致。

经过对此展览大量资料的搜集与研究,结合以往观看的《末代皇帝》等电影及《我的前半生》等书籍作品,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愈加浓厚,在众多资料中找到一本不同以往创作参考,基于新视角下历史史料的书籍,由以晚清政治史为学术研究方向的青年历史研究学者谭木声,个人首本历史专著《太后西奔》,秉持以往线上音频节目备受听众喜爱的幽默语言,用历史非虚构的写法,还原历史细节,洞察历史走向,揭示历史现场的复杂与偶然。

作者充分把握近代历史特点,这是一个通讯、印刷、出版技术较以往更为成熟和先进的时代,特别是伴随着报纸媒体的出现,这让近代史留下了广泛人群的大量历史资料,有了更为全面的角度与视角去回望与重塑历史,历史的细节我们有踪可循,历史的真相我们有据可考。这部作品就源于谭老师读到的一位旧时怀来县知县吴永的回忆录,记述了真实历史时间太后西狩间,经过此地的仓皇之样,也将自己在其中的命运变化详尽记录。

整本书以讲述的口吻展开,就像是听了一场生动趣味的评书,紧紧围绕着庚子国变中的西狩事件,串起前后历史,带领读者看懂晚清二十年中的历史激荡。历史从一日太后叫大起开篇,“怎奈老佛爷已经尝过了权力的滋味”,一场太后与光绪皇帝的隔阂与争斗悄然开场,区别于以往的历史叙述视角,带给我们崭新的历史线,更加深入的探寻清廷内部的问题根源,将这一历史时期一众人物命运与关系梳理的清晰。

原来前前后后有着如此多的人物瓜葛,而作者更加注重将慈禧太后的人物通过事件段落的间隙塑造起来,这是一个历史之上极为特殊的女性人物,“精明过于常人”“以她的精明强干,杀伐决断超越了帝国伦理纲常对性别的束缚和歧视”“一介女子,违背祖制,干犯名教,在帝国多事之秋能够牢固掌握权力40年,其政治智慧与隐忍必有常人不可及之处”等,这与当下大火的女性主义相呼应,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女性角色之一面。

同时彰显出一种我国传统思想背景下的政治智慧,如“太后的心事不难猜,政治中最不缺的就是揣摩上意,曲意逢迎”“‘知所止’是做人的人智慧,也是做官的智慧”“说的不一定要做,做的尽量不要说,是大清的为官之道”等,都令读者在此中多有历史上的智慧收获,许多当下我们行事做事的思想,都能在历史上找寻到印记,在此中也多有了镜鉴之效果,催促我们思考当下,“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和道德准绳,使人有所畏惧”。

除了朝廷本姓间的崩坏,你会发现在“外患”虎视眈眈的侵占利益时,“内忧”的种种竟是一两人私利之间慢慢聚拢演化为危机,得益于对历史资料的深度挖掘,丰富的细节呈现出来,导致最终大厦倾覆的原因,竟是起于如此微小之处,十分现实。在书中你会理解,造成慈禧太后执掌40年的原因,并非个人爱权那么简单,更有许多与“人”相关的客观因素所在,或许是天定王朝之命,许多关于家国命运的事现在看来竟像是一场闹剧。

书中还阐释了洋人使团的干预,天朝上国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形成了威胁时,义和团的出现又让当下误以为是转机的假象,种种内容不再赘述,如果你也对这段历史同样感兴趣,或对我们频繁讨论起的太后想进一步了解,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你新的入口,书中还记述了许多西奔过程中的趣事,曾一顿十几个菜都算厉行节约的太后,在西奔路上吃几个鸡蛋和小米粥都成了奢侈,这确实令人唏嘘间有所触动,还有许多精彩历史等着你在阅读中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太后   光绪   王朝   晚清   中国   以往   智慧   政治   人物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