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母亲的影子,我国古代四大贤母都是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来到世上,母亲是第一位老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的格局和境界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母亲,古代四大贤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你知道我国古代四大贤母都是谁吗?

很多人小时候都读过《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

孟子,名轲,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其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主要由母亲仉(zhǎng)氏抚养成人。

孟母特别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小时候的孟子很调皮,而且贪玩。他们家起初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每逢有出殡的,孟子便学习人家哭丧的样子,孟母觉得住在这样的地方不利于孩子成长,就离开搬到一个街市旁边,但孟子又模仿商贩的叫卖声,孟母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便决定再一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宫旁,孟子看到进进出出学宫的人都知书识礼,便也向人家学习,孟母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

孟子年龄稍长开始上学,一次还不到放学时间提前回家了,孟母很生气,当着他的面用剪刀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对孟子说: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母亲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孟子,做事须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孟子深受触动,从此发奋读书。

正是母亲的一片良苦用心,精心教诲,终使孟子成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孟母以其慈爱、质朴、勤劳、坚强的美德培育了亚圣孟子,孟母教子影响深远,成为母教典范。

陶侃是东晋初年的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方面,都颇有建树。对很多人来说,陶侃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曾孙,许多人一定听说过。他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历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长于吏治,清正廉洁,口碑极佳。

陶侃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他有一位好母亲。

陶侃自幼丧父,陶母湛氏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教育他要珍惜光阴,胸怀大志,待人以诚,正直做人。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深刻影响着陶侃。

陶侃有一位老乡叫范逵,举孝廉,很有名气,有一年冬天骑着马带着仆人访贤途中投宿陶侃家,当时天寒地冻,陶家虽家徒四壁,仍然热情接待了范逵一行。为了招待范逵及随从,陶母剪掉自己的一段头发,拿到街上卖掉买米买菜,还砍下一半支撑房屋的柱子作为柴火取暖,并把自己炕上的草席剁碎用来喂马。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陶母的行为是非常勇敢了不起的,违背古训,却温暖人心,“截发延宾”成为千古美谈。

范逵既感动于陶母的行为,又从心里赏识陶侃的才学,感慨道:非此母,不生此子。

后来,在范逵的引荐下,陶侃被庐江太守张夔(kuí)召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封坛退鲊”是发生在陶侃和母亲之间的一个故事,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

陶侃在浔阳任管理河道和渔业的小官鱼梁吏时,为了表达孝心,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问来人:鱼是哪里来的?回答说:官府的。陶母听后把腌鱼坛子封好并写了一封信让派来的人带回去给陶侃,信中说:你身为官吏,却私自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这样做我不但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虑啊!陶侃收到母亲的信,深感愧疚,从此再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了。陶侃一生清廉为官,光明磊落,其母亲的教导居功至伟。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作为政治家,欧阳修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是朝廷重臣,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在当时都是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而且他心底无私,胸怀宽广,对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后生不遗余力地推荐,一大批青年才俊在他的大力举荐提携下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像人们熟知的苏轼、苏辙兄弟,还有张载、程颢、王安石、包拯、司马光等人,堪称千古伯乐。作为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博学多才,诗文创作和学术著述成就斐然,为人所仰慕。他不但自己文名满天下,而且慧眼识珠,发现了许多文学人才,“唐宋八大家”宋代占六位,除他自己外,其他五人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作为史学家,欧阳修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开一代史学新风,参与撰写《新五代史》、《新唐书》,取得了很高的史学成就。

宋仁宗赵祯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如此高山仰止的欧阳修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他也是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辉煌人生的起步阶段伴随着一个伟大母亲辛勤的付出。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郑氏和年幼的他相依为命,后投奔其叔叔欧阳晔,叔叔家境也不是很富裕,只能勉强度日,欧阳晔担任湖北随州推官,正直清廉,其为人对年幼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生活清苦,但因为母亲郑氏受过教育,并不缺少见识,所以在欧阳修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读书写字。家里穷,买不起笔墨纸砚,母亲就地取材,把沙子铺在地上作纸,从附近池塘割一些卢苇杆当笔,母亲写,欧阳修也学着写,一千多年前“画荻教子”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当从小接受的正向影响和教育成为习惯,想不优秀都难!这一点在欧阳修身上得到了印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首《满江红▪写怀》浩然之气喷薄而出,让人心胸激荡,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少年时喜欢读史书《左氏春秋》及《孙子兵法》,曾拜周同学习骑射,拜陈广学习刀枪,武艺超群,在老家汤阴,岳飞“一县无敌”。

岳飞生活的年代,战乱频仍,北方金国在灭掉北宋之后又进犯南宋,南宋朝廷岌岌可危,百姓生灵涂炭。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岳飞义无反顾从戎抗金。

岳飞的母亲姚氏,识字不多,但深明大义,她从小就教育岳飞做一个爱国、正直的人。国难当头,岳飞的母亲支持鼓励儿子抛弃所有顾虑上前线奋勇杀敌。

一次出征前,岳飞的母亲在岳飞后背上用绣花针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岳飞牢记母亲教诲,驰骋在抗金战场上,屡战屡胜,收复大片失地,金军哀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岳飞是彪炳史册的英雄,岳飞的母亲是英雄的母亲,被世代颂扬。

我国古代“四大贤母”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她们的思想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生生不息。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文化随笔

原创|褚延锋

壹点号储己图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孟子   母教   腌鱼   孔子   母亲   东晋   史学   南宋   北宋   政治家   我国古代   影子   身上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