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民族学生游斜桥 领略历史文化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7日电(胡丰盛 张佳勤)近日,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杨霄松石榴红工作室组织庆云小学各民族学生游斜桥、游海宁,旨在为各民族青少年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传承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斜桥火车站,通过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抗日英雄故事,向大家展现了抗战时期潮乡儿女奋起反抗、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听我爸爸说海宁新景观横头街对外开放了,心里早想一睹它的风采,今天终于可以实现我的心愿了。”来自满族的六年级学生马源林刚走进横头街历史文化街区就激动地说。沿着横塘河畔,走在石板路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跃然眼前。学生们沉醉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中,也领略了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碰撞。

民族学生在斜桥站前合影 张佳勤 摄

在亲清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苗族学生龙姝然看着摊位上精致的发簪,认真地介绍起来:“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有着发簪满头的习尚。如满族妇女盛装时常插的‘大扁方’银簪,苗族女子经常将长发挽髻于顶,发间插饰7、8根尖头银簪,既固定头发又起到了打扮美的作用。”正说着,爱美的女生们已经买了不少漂亮的发簪,相互帮衬着佩戴了起来。

在南关厢,民族学生走进海宁人民防空教育体验基地聆听讲解,参与人防知识竞答和防空急救演练等,在体验中提升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在鹃湖文化广场,学生们沉浸在玩沙的乐趣中,有负责铲沙、运沙的,有负责堆沙、拍沙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个个“城市建筑”构建了起来。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加深了辖区各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据悉,杨霄松石榴红工作室是家庭文化活动场所的延伸,由退休教师杨霄松义务开办,服务至今已有19个年头。

近年来,工作室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进一步发挥好石榴红工作室阵地作用,聚焦来海宁的各族学生,围绕“我在海宁有个家”主题,常态化开设“传统文化传播课”“精神文明传递课”“手艺实践传承课”三大课程,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海宁   斜桥   满族   苗族   发簪   学生   共同体   石榴   浙江   历史文化   意识   民族   工作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