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喻大华讲咸丰是怎样一位皇帝(15)

咸丰帝临终确立的权力模式刚刚开始运转,两宫皇太后跟"顾命八大臣"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双方对立的焦点和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

顾命八大臣决定将才略非凡的奕䜣跟两宫皇太后隔绝开来,然而,他们能达到目的吗?奕䜣的介入将使权力斗争的天平发生怎样的逆转呢?

两宫皇太后有恃无恐,八大臣咄咄逼人,双方矛盾激化,在热河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宫廷斗争大戏?

咸丰帝死后,皇后和懿贵妃先后被尊为皇太后。根据内阁后来的决定:皇后称"母后皇太后",微号慈安:懿贵妃称"圣母皇太后",微号慈禧。当然,太监嫌麻烦,干脆按两位太后居住的方位,一位叫"东太后",另一位叫"西太后"。说是太后,其实两人年纪很轻,慈安24岁、慈禧26岁。慈安年纪虽小,但由于原来是皇后,名分占优,所以慈禧管她叫姐姐。

肃顺等八人叫"赞襄政务王大臣",简称"八大臣",大权独揽,代行皇权。慈安和慈禧两个人一人一个图章,给肃顺等人拟定的上谕盖章,行使监督的职责。皇帝是6岁的载淳,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到书房读书,偶尔穿上皇帝礼服,坐在宝座上摆摆样子。皇帝的年号也初步拟定了,热河方面建议用"祺祥"二字。当然,这要等内阁批准,不着急,按惯例今年继续使用咸丰年号。

可见,热河的朝廷中分成两股势力:一派是以肃顺为首的"赞襄政务王大臣";另一派是两宫皇太后。皇帝年幼,离不开妈妈,自然跟两位太后一派。

这两派能和谐相处、密切配合吗?

这两派是根本不可能和睦相处的,因为此时的慈禧恨透了肃顺。慈禧为什么恨肃顺呢?

慈禧跟肃顺结怨,始于咸丰十年来热河避难的路上。据《清代野史》这部书记载,当初逃难的时候,风声鹤唳,准备不足,慈禧坐的是一辆破车,道路崎岖,颠簸得苦不堪言。慈禧多次请求肃顺给她换车,但兵荒马乱、荒郊野外,到哪儿去找车呢?所以,肃顺直率地拒绝了。按说不给换就不换吧,良言一句三冬暖,肃顺好好解释一下也就罢了,偏偏肃顺是个火爆脾气,被慈禧缠得心烦,就数落了慈禧几句。大意是连皇后坐的都是破车,你算何人?就不能克服一下,真不自觉!慈禧哑口无言,心中却结下了疙瘩。此外,在热河宫中,生活很苦,据说除了咸丰帝和皇后,像慈禧这些嫔妃每天的伙食费标准仅一百多个铜钱,这个标准一天两顿饭能吃饱都不容易,更谈不上吃好了。此时肃顺操办一切,慈禧自然怨恨肃顺有心克扣。

当然,这毕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时间一长,慈禧也未必总记在心上。但在热河期间,咸丰帝已经不太宠爱慈禧了,而且,咸丰喜怒无常,慈禧免不了跟皇帝呕气。在这种情况下,据《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肃顺建议咸丰帝用"钩弋故事"。所谓"钩弋故事"是汉朝的典故,汉武帝晚年想立弗陵做太子,但顾虑弗陵的妈妈钩弋夫人太年轻,将来"主少母壮",重蹈吕后专权的覆辙,干脆找个借口,杀了钩弋夫人。肃顺的意思是万一咸丰帝英年早逝,载淳必将继承皇位,到那时慈禧母以子贵,成为太后,必定扰乱朝政,还不如现在就把她杀了,一了百了。这事儿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如果确有其事,没有不透风的墙,慈禧不大可能被蒙在鼓里,那样一来可真是结大仇了。

不过,下面这件事可是真真切切、刻骨铭心。

咸丰帝逝世后,两宫同尊,但不是同时尊。慈安的太后封号下来得早,慈禧的太后封号比慈安晚了一天。因为慈安原来是皇后,皇帝一死,顺理成章成为太后。按照中国宗法中的"嫡庶之分",慈禧确实不该跟慈安平起平坐。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说是"两宫同尊",结果故意把慈禧的封号压了一天,这不明摆着区分尊卑,跟慈禧过不去吗!这都是肃顺一手操作的,慈禧恨透了肃顺。

慈禧恨肃顺,那么另一位太后﹣﹣慈安对肃顺印象好吗?

您可能想不到,慈安对肃顺印象也很差。

肃顺怎么把慈安也给得罪了?原来,慈安不能原谅肃顺,有三点原因:一是君臣逃难到热河,不可能像北京紫禁城那样还有森严的宫闱制度,肃顺主管行宫事务,出入避暑山庄,就像在他家里那样随便。慈安主持宫闱,当然看不惯肃顺的大大咧咧,认为坏了礼法。二是慈安曾建议咸丰帝削减膳食的场面,以示节俭,咸丰帝也同意了。但在肃顺看来,皇帝固然应该节俭,但凡事还要男人说了算!所以,把慈安的建议给驳回来了。三是咸丰帝在热河纵情声色,肃顺竭力奉承,在慈安眼里肃顺有"拉皮条"的嫌疑。这样一来,慈安能对肃顺有好印象吗?

可见,慈禧恨肃顺,是私怨;慈安恨肃顺,是公愤,但两宫皇太后在对肃顺不满这一点上是有共同语言的。这样一来,八大臣跟两宫皇太后之间根本不可能合作愉快。对此,早在咸丰帝发病初期,即使是一般的朝臣也看出来了。当时,一名叫吴可读的御史在日记中记道:"传言皇上有病,而亲王载垣及端华谋摄朝政,若皇上崩,则懿贵妃等将为皇太后,但贵妃与载垣等有隙,诸人多谗贵妃于帝前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册,第68页)

咸丰帝临终确立的顾命大臣体制刚刚开始运转,慈禧就发现了其中的漏洞。每天,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奏折送到热河,八大臣看完奏折,拿出处理意见,写好上谕到两宫皇太后这里盖章,然后颁发各地执行。慈禧发现这些上谕是针对奏折下发的,如果不看奏折,根本不可能知道上谕的指示是否合适,像这样胡乱盖章怎么能行使监督的职能?她立即求见慈安,把自己的想法跟"姐姐"一说,慈安也感觉问题严重。确实,这几天来一直是稀里糊涂地盖章,根本不知道上谕写的是什么。别看慈安素无政治野心,但在不能让皇权旁落这点上毫不含糊,要不然怎么能对得起祖宗。不过慈安面有难色,她是文盲,看不懂奏折。慈禧表示凡事儿有她,请"姐姐"放心。慈安立即决定跟慈禧站到同一个立场上。

据费行简《慈禧传信录》记载,两宫皇太后向八大臣传旨,要看折子。肃顺表示:"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铃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意思是说,谕旨由赞襄政务王大臣拟定,太后的职能只是盖印,不可更改上谕的内容,奏折也不给太后看。

慈禧质问,这样一来,太后不就成了盖印的机器了吗?这难道就是先帝的意思?要是这样简单的话,盖印这个活儿随便找个太监都能干!

肃顺表示:太后圣明﹣﹣您理解得十分正确,太后的职能确实就是盖印,无权过问政务决策。太后要是嫌麻烦,把印交来也是可以的。

慈禧恨得咬牙切齿,慈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不明摆着不把两宫皇太后放在眼里吗?于是,她们坚持要看奏折,肃顺坚持不给,据说双方僵持了四天,最后肃顺让步了。肃顺为什么让步呢?因为后来八大臣一研究,发现此事并不像他们最初想象的那样严重。两宫皇太后一个文盲、一个粗通文墨,即使让她们看奏折,她们也未必就能看得懂;再则,两宫皇太后住在深宫,孤立无助,遇到难题也没人请教。全国各地一天几十份奏折,连猜带蒙,再加上查字典,估计看到天黑都看不完,更不必说把奏折理解透了,过一段儿时间,两宫皇太后肯定会知难而退,既然如此,何苦闹得这样僵呢。于是,肃顺让步了,同意将奏折先送两宫皇太后阅读。此外,肃顺还同意高级官员的任免先由八大臣提名,然后报两宫皇太后批准。

平心而论,咸丰帝当时虽然交给慈禧、慈安一人一方印章,行使对肃顺等人的监督权,但这个监督权怎么行使?在什么情况下行使否决权?咸丰帝并未明确规定。按一般的理解,只要不出现可能危及皇室安全的大问题,两宫皇太后不应干涉八大臣日常工作。但慈禧权力欲极强,慈安耳根子又软,慈禧一架弄,慈安就跟着紧张,于是,一起向八大臣发难,虽然争来了看奏折的权力,但双方基本上撕破脸了。

其实,虽然慈禧、慈安争来了看奏折的权力,但这并不表明她们就有能力对付八大臣。她们不仅人数上寡不敌众,而且,在阅历、学识、人脉上远不是八大臣的对手。并且,确实像八大臣预料的那样,这些奏折她们基本看不懂。中国官场的文件叫"官样文章",其中假话、空话连篇,互相举报拆台,你如果不懂得奏折作者的处境、利害、人际关系网络,光认识汉字怎么能看懂奏折?结果还是被八大臣牵着鼻子走。慈禧暗自生气,她感觉不能再让肃顺糊弄下去了,一定要想个办法摆脱肃顺的控制。

当时,慈禧、慈安心知肚明,自己身边有肃顺安插的探子,为了避开耳目,她们围着一口大缸,装着观赏金鱼的样子,小声密谈,终于想出了一个摆脱肃顺控制的办法。

试想,寡妇受了委屈,找谁?很自然,小叔子是个靠山。慈禧、慈安的小叔子不少,唯一能跟八大臣分庭抗礼的就是恭亲王奕䜣。于是,慈禧、慈安密召奕䜣前来热河见面。据野史传说,两宫皇太后为此演了一出苦肉计,让慈禧的贴身太监安德海跟慈安的宫女打架,打得很厉害,慈安的宫女吃了亏,于是,慈禧下令将安德海发配回京城内务府严肃处理,安德海被遣送回京。慈禧知道,只要安德海进了北京,那就是奕䜣的势力范围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召奕䜣来热河的懿旨转交奕䜣。

此时的奕䜣满腔悲愤,他得知咸丰帝临终的权力安排之后,心灰意冷。论血缘关系,他跟皇帝是同胞手足,血脉相连;论功劳,这一年多来,他任劳任怨,达成和局,现在英法联军撤出中国,自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论才干,他本来是道光皇帝眼中的皇位继承人选之一。然而,如今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连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成了咸丰帝眼中最信得过的人,怎能不令人心寒!而且,如果坐视局面发展下去,自己将来地位堪忧,肃顺一旦得势,指不定怎么排挤他呢。

当然,不管兄弟关系如何恶化,哥哥死了,弟弟不能不出面。当时,热河方面成立了一个类似后来的"治丧委员会"的机构,其中有奕䜣的名字,奕䜣也做好了去热河的准备,但热河方面以上谕的形式命令奕䜣"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毋庸前赴行在"。还没等奕䜣开口请求,热河方面先把奕䜣的口给封了。

现在奕䜣接到两宫皇太后的秘密邀请,立即两眼放光,看来热河方面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机可乘;退一步说,即使探探虚实也十分必要。于是,立即上奏请求前赴热河吊唁。

两宫皇太后接到恭亲王奕䜣请求前来吊唁的奏折,立即明白安德海的使命完成了,于是,传旨八大臣,下令允许恭亲王前来热河。听说奕䜣要来,肃顺一百个不愿意,他怕奕䜣跟两宫皇太后见面,但两宫皇太后立场坚定,非召奕䜣前来不可,而肃顺一时又找不到阻挠奕䜣前来吊唁的理由,忙乱之中就答应了。

八大臣一研究,感觉奕䜣前来吊唁已经不可避免,但不能让两宫皇太后跟奕䜣见面。因为两宫皇太后地位虽高,但被禁锢在宫中,实际上"耳聋眼瞎",呼应不灵;奕䜣才略非凡,但毕竟是臣子,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二者联合起来,两宫皇太后就如虎添翼,奕䜣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朝野政局可就天翻地覆了。但奕䜣一旦来热河,免不了跟两宫皇太后见面,他们毕竟是叔嫂关系,怎么才能把他们隔绝开来呢?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军机大臣杜翰想出了个办法,他说:"叔嫂当避嫌疑,且先帝宾天,皇太后居丧,尤不宜召见亲王。"这话真够恶毒,意思是说你们叔嫂年纪轻轻,不应该见面,以免传出"绯闻";再则,都是一身重孝,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期间,太后召见小叔子算怎么回事儿?肃顺哈哈大笑,鼓掌叫好,说:"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薛福成:《庸庵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意思是说,真不愧是杜受田的儿子。杜受田是咸丰帝的授业恩师,死后谥号"文正"。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清晨,奕䜣一路风尘赶到了避暑山庄。

此时的避暑山庄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成群的喇嘛诵经祈福,一群群臣子白衣白帽,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原来,这是咸丰帝逝世14天的祭奠仪式。只见一个一身泥土的汉子一路跟头把式,飞奔而来,穿过人群,跑到皇帝的灵前,扑倒在地,放声大哭。史书记载了8个字:"伏地大恸,声彻殿陛。"现场的人无不动容,自从皇帝逝世,谁见过这样悲痛的人?这人正是奕䜣。我们要问,奕䜣真跟他哥哥有这样深的感情?当然,兄弟之情不能排除,想到哥哥取代自己做了皇帝,但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31岁就客死热河,奕䜣还有什么不平衡?奕䜣大哭,也有向八大臣示威的意味﹣﹣我才是跟皇帝最亲近的人,你们算老几!所以,奕䜣的哭声像一把利剑,刺向顾命八大臣。

奕䜣哭完了,要向6岁的侄子行礼,让八大臣给拦住了,虽说侄子是皇帝,但毕竟是叔侄关系,免礼吧。正在寒暄的功夫,太监传两宫皇太后懿旨,要召见奕䜣。

肃顺语心长地告诫奕䜣:"你们叔嫂年纪轻轻,一旦见面,少不了有人会造谣生事,飞短流长,还是不见的好。况且,你一路风尘,应该休息,晚上给你接风洗尘。这几天的日程也都安排好了,你第一次来热河,真该好好游览一番。"奕䜣连连点头,一语不发,做出木讷的样子。

太监连催了好几次,突然,奕䜣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远道而来,吊唁哥哥,没有不见嫂子的道理。既然说年轻叔嫂应该避嫌,就请两位王爷跟我一同觐见,做个见证。"说完,把目光扫向载垣和端华。

谁都没想到奕䜣会来这出,根本没有"应急预案",顿时方寸大乱,更何况谁愿意当这样一个讨人厌的角色?慌乱之中,载垣、端华结结巴巴地说:"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庸庵笔记》第16页)载垣、端华话音刚落,奕䜣已经出门而去。

据记载,两宫皇太后跟奕䜣见面时间长达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谈了些什么呢?双方均无透露,史书也没有记载。估计亲人相见,两宫皇太后少不了要痛哭流涕,然后控诉肃顺的迫害;奕䜣肯定会向太后报告北京的情况,请两宫皇太后赶紧回銮京师。至于双方是否商谈政变的细节,从后来历史进程的发展上看,这应该是此次会面的议题。在此,奕䜣跟两位太后有个交易,奕䜣拥护两位皇太后垂帘听政;两位皇太后让奕䜣取代"八大臣"执掌国政。

奕䜣在热河还暗地里会见了一些人,了解肃顺集团的动向。当时,热河也有官员看透了肃顺的前途并不乐观,从而向奕䜣暗送秋波。在肃顺把持的军机处,就有曹毓瑛向奕䜣"输诚";在顾命八大臣中,景寿是奕䜣的嫡亲妹夫,自然也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当然,这些天来,奕䜣表面上游山玩水,不动声色。八月初六,奕䜣临行前向两宫皇太后告别,此时,八大臣已经不阻挠奕䜣跟皇太后见面了。据《热河密札》记载,奕䜣向两宫皇太后强调两点:首先,请尽快回京,不要迟疑;其次,要克制忍耐,低调做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务必逆来顺受。奕䜣是怕两宫皇太后打草惊蛇,坏了大事儿。

第二天早上,奕䜣决定回京。即将启程之际,奕䜣突然节外生枝,提出了一个请求。

景寿

根据皇族后人、著名艺术家溥雪斋先生回忆,此时奕䜣提出要到普陀宗乘之庙去一趟。肃顺表示他前几天刚刚去过一趟,没必要再去,况且回京路途遥远,应该趁早启程。肃顺巴不得奕䜣赶紧启程回京,免得在这里碍手碍脚,所以,显得很不耐烦。

奕䜣表示自己是到普陀宗乘之庙烧香,烧完香后,估计就到了中午,午后从庙里直接回京。这下子肃顺放心了。奕䜣转头对载垣说要借用他的轿子和轿夫,载垣连连点头,说:"请六爷坐,请六爷坐。"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北面,是当年乾隆皇帝为达赖喇嘛修建的行宫,仿照布达拉宫,规模宏伟、庄严壮丽。奕䜣乘坐载垣的轿子来到山门口,下轿眺望着对面的山峦,长长舒了一口气。

奕䜣进庙后,随即从另一个门出来,在那里,已经有几十名侍卫候着。奕䜣跨上一匹骏马,在侍卫的簇拥之下向北京方向绝尘而去。原来,这是奕䜣的缓兵之计,他害怕肃顺暗伏奇兵,以此打乱肃顺集团的计划。可见,奕䜣真是绞尽脑汁,而且,奕䜣一路上快马加鞭,虽然沿途地方官为他安排了食宿,但奕䜣很少停留,很快平安返回北京。(雪斋:《慈禧第一次垂帘时的一些内幕》,《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就在奕䜣离开热河之际,北京集团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避暑山庄为此闹翻了天。这是怎么回事儿?

当时,以奕䜣为首的北京集团对咸丰帝临终安排的顾命大臣十分不满,不满的核心问题是奕䜣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因为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首重血亲关系。奕䜣跟咸丰帝血缘关系最近,而咸丰帝舍近求远,自然为舆论所不解、不满。

因为不满,继而产生了怀疑:这样的人事安排是咸丰帝的本意吗?前面提到,咸丰帝任命八大臣的诏书有一个最大的漏洞,什么漏洞呢?这个漏洞就是这道诏书不是出自咸丰帝的亲笔,而是咸丰帝口授,军机大臣代笔。加上咸丰帝弥留之际,近支亲贵大多不在身边,这样一来,很多人自然怀疑肃顺等人曲解皇帝本意,甚至矫诏自利。在这个问题上,肃顺确实有口难辩。

因为不满而产生了怀疑,继而又产生了恐惧。北京集团的核心人物像大学士周祖培、刑部尚书赵光等人惧怕肃顺一旦回京,大权在握,恐怕没有他们立足之地。不过,咸丰帝也给了这些人一丝希望,什么希望呢?就是两宫皇太后对上谕的盖印权。沿着这线希望,他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模式:太后垂帘,奕䜣辅政。

就在奕诉离开避暑山庄的时候,北京集团的一颗"重磅炸弹"在热河引爆了。原来,奕䜣集团的重要人物周祖培指使自己的门生、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了一道奏折。

董元醇的这道奏折现存于《清朝续文献通考》里面,可能考虑到太后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这道奏折不长,也很浅显,核心有两点:

其一,请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在皇帝幼小的情况下由皇太后权理朝政,也就是垂帘听政;

其二,在太后垂帘的前提下,辅政大臣应该"亲贤并用,既无专擅之患,亦无偏任之嫌"。(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74,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所谓"亲",当然指的是皇帝的叔叔奕䜣;所谓"贤",指的是跟皇帝血脉疏远但贤能有为的肃顺等人。这两类人应该并用,而不能像目前这样只用一类。

这道奏折要求结束八大臣一手遮天的局面,改由皇太后代行皇权,然后奕䜣跟肃顺分享辅政权。作为一颗"炸弹",它把八大臣跟两宫皇太后的矛盾给挑明了,这下子,无论是两宫皇太后,还是赞襄政务王大臣全都没法回避,只能赤裸裸地互相站到了各自的对立面上。同时,周祖培还指使亲信搜集历代太后临朝听政的事例,编纂成册,准备进呈两宫皇太后参考。据参与其事的李慈铭回忆,这部"未定稿"收录了从汉朝到明朝的八位著名女主的事迹及其代理朝政的得失,名为《临朝备考录》。周祖培决定先看看对董元醇奏折的反应,再决定是否上递。

董元醇提出的这一方案肯定是奕䜣同意的,但上奏折的时机未必经过了奕䜣的首肯,因为奕䜣临行前嘱咐两宫皇太后逆来顺受,不要打草惊蛇。也可能是周祖培沉不住气了,不过,既然挑明了,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这样一来,两宫皇太后跟八大臣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奏折上的又真是时候。

两宫皇太后看了董元醇的奏折,很受触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八月十一日,两宫皇太后召见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宣布接受董元醇的建议,实行垂帘听政,请八大臣研究一下垂帘听政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另外,还想挑选两名亲贵跟八大臣一同辅政,让他们合计一下,看看哪位王爷合适。其实,两位太后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据说她们想把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提拔到赞襄政务王大臣之中。

慈禧话音刚落,肃顺等人立即明白了,两宫皇太后的意思是变更顾命大臣的体制,改由两宫皇太后代行皇权,把顾命大臣变为她们的"军机大臣",于是,朝堂之上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肃顺、载垣、端华等人脸红脖子粗,跟两宫皇太后顶撞起来。《清穆宗实录》记载了载垣的一句话:"我们受先皇托付,赞襄政务,不能听命于皇太后,请皇太后看折子,亦属多余。"(《清穆宗实录》卷6,咸丰十一年十月辛酉)杜翰也说了句狠话:"太后如果听信他人之言,臣不能奉命。"八大臣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嗓门又高,慈安跟小皇帝吓得大哭,小皇帝还尿了裤子。这次召见不欢而散。

回到值房,八大臣决定起草一道上谕,以皇帝的口吻痛斥董元醇,强调祖宗家法从无太后垂帘一说,赞襄政务王大臣受先皇遗命,体制不能变更,最后命令臣子今后不许再讨论太后垂帘一事。写完之后,派人送到两宫皇太后那里,请她们盖印。

八大臣痛驳董元醇,实际上也是驳两宫皇太后,两宫皇太后自然不会盖印。第二天,八大臣又找上门来大吵了一顿,然后,做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搁车。拿今天的话说,就是罢工。

八大臣立场坚定,两宫皇太后不在驳斥董元醇的上谕上盖印,决不"复工"。肃顺借瘫痪朝政的做法来向皇太后施压,这真是胆大包天,在历史上差不多空前绝后。两宫皇太后做梦都想不到八大臣会来这手,她们在热河十分孤立,又对政务一窍不通,每天大量奏折送到热河,不加处理,国家机器不能运转,真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儿。最后,两宫皇太后不得不盖印,于是,驳斥董元醇的上谕生效,八大臣大获全胜,"照常办事,言笑如初"。而两宫皇太后则感觉受了极大的侮辱,痛哭流涕,不敢再跟肃顺作对了。

表面上看,肃顺集团胜利了,其实不然。当时,在清朝内部,对顾命大臣体制不满的大有人在,就在"罢工"事件发生的前后,北方清军的两位主帅﹣﹣胜保、僧格林沁先后上奏折,胜保在奏折中向"皇太后、皇上请安",而僧格林沁干脆在奏折中写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可见,在两人心目中,显然皇太后是"唯一合法"的替皇上当家作主的人。八大臣把胜保"交部议处",但对僧格林沁他们还没有胆量这样做,只能淡化处理,不了了之。

另外,肃顺这一举动激化了矛盾,不仅两宫皇太后对他们恨之入骨,就连同样被排斥在权力圈之外的近支亲贵也愤愤不平。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奕譞恶狠狠地说:"俟进城讲话!"(等回北京跟你们没完)奕谓此话等于透露了政变的消息,所以,他的叔叔惠亲王绵愉大怒,"喝止之"。(你给我闭嘴)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即将发生,年纪轻轻的叔嫂是怎样制服了骄横跋扈、手段老辣的肃顺的呢?这一场政变对咸丰帝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热河   避暑山庄   咸丰   盖印   上谕   皇帝   奏折   皇太后   太后   大臣   慈禧   喻大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