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历史中的山东籍黄埔四期生,第58师172旅344团团长孙芳兰

让我们来说说黄埔四期生中的一个不太为人知的人物,山东籍的孙芳兰。他在蒋军第58师172旅344团担任上校团长,曾经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1925年,孙芳兰被分配到步兵第一团第三连,这个连里有92个学生,其中至少有25个人后来成为了重要的人物。这些人里面有朝鲜战争中的人民军第九师团长朴孝三,有在秋收起义中牺牲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三营营长黄瓒,还有参加过秋收起义的晋绥军将领陈树华,解放战争中的新桂系第七军军长钟纪,以及蒋军宪兵副司令李楚藩,蒋军第208师师长李毓南,以及参加新疆和平起义的蒋军第176师师长罗汝正等等。1926年10月,黄埔四期毕业后,除了少数人留校,其他人都被分配到北伐军各个军充当连、排长。不过,孙芳兰是否被分配到部队当连排长,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因为他之后所在的部队,蒋军第58师,师长陈耀汉也是阳谷人,算是老乡。

所以,孙芳兰有可能是在北伐之后作为陈耀汉的老乡被调入第58师,也有可能是毕业后直接回到阳谷县,在陈耀汉的支持下加入了军队。陈耀汉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蒋军中也备受尊敬。在之后的岁月里,孙芳兰在蒋军的帮助下,一步步地崭露头角。他在军队中表现出色,被提拔为上校团长。虽然他可能不如其他黄埔四期生那样闻名遐迩,但他的付出和贡献同样不可忽视。孙芳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并不为人所知。他们可能没有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和赞扬。回想起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如何在那个时代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和秘密?现代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境,并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正如孙芳兰一样,无论我们的名字是否被载入史册,只要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就是一种成功。总之,黄埔四期生中的孙芳兰虽然不太为人所知,但他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我们的赞美和尊敬。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在你看来,一个人是否必须在历史中留下名字才能算是成功?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思考。在北洋军阀张宗昌的统治下,蒋军第58师的前身是直鲁联军第3混成旅。然而,在北伐战争结束后,他们改变了立场,加入了北伐军,更名为独立第三师和新编第26师。如果我们把四期同学比作名将,那么孙芳兰虽然不如林彪、胡琏等人那样出名,但也算是佼佼者了。到了1935年,他已经是第58师172旅344团的上校团长了。这个时候,很多二三期学长还只是团长呢。

然而,陈耀汉对孙芳兰的赏识并不被第172旅少将旅长李延龄所接受。作为北洋军中的将领,李延龄一直对第58师在北伐战争中的失败耿耿于怀。他认为孙芳兰这种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一定是带着任务来分化第58师,是对他们的“渗沙子”。因此,当孙芳兰最初被调到第343团担任副团长时,李延龄就经常向陈耀汉告状,说孙芳兰作战胆小无胆。陈耀汉一开始相信了李延龄的说法,甚至把孙芳兰调到第174旅担任营长。然而,经过一年多的观察,陈耀汉发现第174旅旅长张镜明对孙芳兰的评价还不错。陈耀汉觉得这位来自老家的小伙子表现还可以。因此,在没有和李延龄商量的情况下,他提拔了孙芳兰成为第172旅344团的团长。这让李延龄非常不高兴,他经常私下里发牢骚,说:“过去我不要的人,居然被调到我这里当团长,真让我难堪!如果我赌气的话,我这个旅长就不能干了。

既然这样,我只好忍气吞声,将来有机会时,我要让他知道我有多厉害!”这是一段充满了争斗和权力斗争的历史故事。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地位和权力争得头破血流。孙芳兰作为一个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遭到了李延龄的怀疑和排挤。然而,陈耀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认为孙芳兰还是有能力的。他不顾李延龄的反对,提拔了孙芳兰成为团长。这个决定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我们不知道孙芳兰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也不知道他是否能够赢得李延龄的尊重。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和权力斗争。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惜一切代价。有时候,即使你有能力,也会遭到其他人的怀疑和排挤。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怀疑而放弃自己的努力。我们要像孙芳兰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关于权力斗争和人性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在历史中,人们为了地位和权力经常进行争斗。然而,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并且坚持自己的人才能够成功。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些教训。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是如何应对的?请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经历。让我们一起讨论,并互相启发!1935年4月,第58师接到调令,被派往湘鄂川黔苏区,参加第二次围剿红二、六军团的行动。其中,中路军由第172旅编成,走在最前面。然而,在陈家河镇以西10公里处的山地上,该军遭遇了红军尖兵的袭击。李延龄当时是师长,他发布了作战命令,命令该旅从两侧包围红军阵地,并命令孙芳兰指挥一个连和两挺轻机枪进攻红军。然而,孙芳兰手中本就有一个团,旅长却命令他像个连长一样只带着一个连进攻敌人。

孙芳兰当然也知道李延龄已经当众发誓此次作战将“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所以他只能选择服从命令,带着一个连杀向红军阵地。李延龄原本以为孙芳兰会退缩,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只带着一个连上阵了,这让李延龄颇感意外。于是李延龄也亲自指挥着一个连和二挺轻机枪,跟在孙芳兰后面一同前进。由于红二军团先头部队并不擅长阵地战,孙芳兰的攻击很快就让他们丢下阵地逃走了。当孙芳兰攻上山头后,回过头去一看,李延龄也正带着人杀气腾腾地跟在后面。这次战役虽然并不算大规模,但却是李延龄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一次胜利。陈家河战役后,李延龄被提拔为第58师师长,孙芳兰则被提拔为团长。他们的表现也让陈耀汉对他们赞赏有加。然而,这场战斗也让我们深思。作为领导者,李延龄当然要表现出“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形象,但他的命令是否真的合理和明智?孙芳兰是否该服从一个明显不利于自己的命令?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类似的情境。领导者会下发一些看似不太合理的命令,我们是否应该无条件服从?或者我们是否应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像孙芳兰一样勇敢坚定,同时也需要像李延龄一样审慎考虑。在总结中,我们必须强调这个重要的观点,即在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下属也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服从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孙芳兰和他的部队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战斗。旅长一路监督着他们,迫使他们继续向下一座山头攻击。孙芳兰的部队勇敢地战斗了近三天,攻占了七个山头,俘虏了红军战士300余人。但红军的主力依然在更靠后的山头上,似乎在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两个团长一致认为,虽然他们在今天的战斗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整个战局依然不利。

红军仍然控制着陈家河以西的高地,如果到明天拂晓,红军以优势兵力发起反攻的话,第172旅是要吃大亏的。他们决定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迅速撤回陈家河镇,依托镇以东高地进行防御。在这场战斗中,许多勇士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了陈家河战役的烈士名录上。这个名录是对这些英勇的烈士们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我们思考历史的一种方式。这场战斗的结果,对于第172旅和中国的历史来说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虽然他们没有最终获胜,但是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我们也应该为这些烈士们做出自己的贡献,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时刻警惕,保持警觉。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尤其是现代战争的影响。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和烈士,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最后,我想问一下,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是否还需要像陈家河这样的战斗?为什么?请分享您的想法和观点。红军那边,萧克指挥的红六军团终于陆续赶到了。和红二军团相比,红六军团更擅长正规战、阵地战。所以在那个决战的白天,红军把正面部队全部调换成了红六军团的部队。早上四点,红军正式发起反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第172旅因为阵线上的兵力配置不足,很快就被红军攻破了。第343团团长王瑞斌当场被打死,孙芳兰则幸运地成了俘虏,只有团附李某某受了伤逃回了去。红军趁势继续进攻,很快就杀到了第172旅的旅部。李延龄知道自己的失误导致了第172旅的覆灭,为此感到非常后悔。他拒绝了随从要他突围的建议,而是手持大刀,在轻机枪子弹打光后冲向了红军。最终,他中弹身亡。

孙芳兰被关押在红军战俘营里,得知旅长阵亡的消息后,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这段记录是从张鹤鸣的《第五十八师在陈家河桃子溪地区惨败经过》一文中引用的。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录到了199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一书中。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唯一记载孙芳兰事迹的资料。回忆起这段历史,贾若瑜少将说,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分别成立了一个教导营,用来培训基层干部。教导营里的军事教员中,有好几位都是被俘的蒋军军官。比如张振汉将军,他在忠堡战斗中被俘后,成为了红二军团教导营的军事教员。而红六军团教导营的特殊军事教员则包括孙芳兰和蒋军工兵军官党克俭等人。这段历史真是让人感慨万分。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记载和回忆,想象出当时的历史情境。红军英勇奋战,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敌人的围剿,却依然坚持抵抗。孙芳兰作为红六军团教导营的军事教员,经历了战斗,成为了红军的战俘。

他的生活和命运都与这段历史紧密相连。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纵观现代社会,我们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和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战胜困难呢?总之,这段历史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红军的英雄事迹,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挑战,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最后,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你们对于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和思考呢?请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思考。教导营里的女教员孙芳兰红二、六军团长征北上时,路过四川阿坝。在这个时候,孙芳兰还在红六军团教导营里工作。作为特殊教员,红军对她们的生活起居非常关心,甚至给她们的个人粮食补给总是比普通战士要多。更何况,过草地北上时还专门给她们每人配备了一条毛毯。然而,由于文章的突然结束,关于孙芳兰的记载便又断了线索。

但是,笔者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起义投诚-甘肃》一书中,再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原来,解放军进入酒泉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张振汉、孙芳兰等当初被俘的蒋军将校都被八路军释放回家。可是,与开始参加革命外围工作的张振汉不同,孙芳兰似乎未能转变过来。为了讨生活,孙芳兰只好去投奔当时被时人吹嘘为“黄埔领袖”的胡宗南。后者看在他是自己的四期学弟的份上,便大发善心让孙芳兰在第八战区司令部挂个闲职,当然部队肯定是不能让他带了。解放战争爆发后,第八战区司令部陆续改称西北行营、西北行辕、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孙芳兰的职位则步步高升。到了1949年,他已经升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第1处少将副处长。1949年9月底,撤退到河西走廊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大部分人员都参加了著名的酒泉起义,孙芳兰用他的字“馥庭”在起义登记表上签了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孙芳兰和其他蒋军中下级军官都被释放回家。

之后的事迹便不再知晓,大概率是回到老家后养老直到去世(具体时间不详)。 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红军教导营里的女教员孙芳兰的故事。虽然我们不清楚她在红军结束后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在抗战期间的坎坷路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个女性究竟能够做些什么?而且,她们是如何被红军所关注和尊重的? 从孙芳兰的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她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也关乎整个时代的变迁。她的人生经历是那个时期的缩影,也是那个时期普通人的写照。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战争结束后,很多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新的生活。孙芳兰也不例外。她的经历可以提醒我们,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当下,记住过去并思考未来。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孙芳兰,你会如何面对这个时代的考验?你认为她的人生经历对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启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黄埔军校   轻机枪   旅长   历史   教员   山东   团长   军官   红军   部队   命令   长孙芳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