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丨呵护妇幼健康 幸福万千家庭-长沙做实民生项目,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妇女儿童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10月19日09版

唐 璐 尹新发 刘翔燕 周红艳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守护好他们的健康关系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率先全国实施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项目、率先全国实施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项目、率先全省实施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项目…… 2018年4月开始,长沙率先全国开展健康民生项目,通过项目实施,5年来,不断拓展民生项目服务内涵,出台了一系列率先全国的民生举措,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目标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妇幼民生服务,取得了明显实效。

让孤独症儿童“不孤独”

不久前,1岁8个月的彤彤来到长沙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康复训练。今年9月份,彤彤经过“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健康民生项目”筛查后,被诊断为孤独症,随后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康复。“感谢政府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每年2万元的康复补助更是减轻我们的家庭负担。”彤彤妈妈感激道。

今年8月25日,长沙市全国率先启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健康民生项目,为全市0-6岁儿童提供“健康教育、筛查、诊断和治疗康复”为一体的“互联网+全流程免费服务”,助力长沙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长沙市0-6岁儿童孤独症患儿约4000至6000人。由于孤独症治疗以干预康复训练为主,0-6岁尤其是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关键时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针对现状,长沙将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纳入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依托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综合防治体系,在家属知情同意及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为全市辖区常住0-6岁儿童提供儿童孤独症免费初筛;为初筛阳性的目标人群提供免费复筛、转诊治疗和诊断;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按照《长沙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每年不超过2万元的干预康复补助。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长沙市在九区县市均设有筛查、诊断、干预定点机构, 0-6岁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在手机上关注“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公众号或打开“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小程序,即可参与项目,实现了“健教、初筛、转诊、复筛、诊断、指导、结果查询、咨询告知、项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评估”等线上线下的“全网络联动、全机构参与、全过程服务、全环节保障”的闭环服务。

项目启动以来,全市共筛查0-6岁儿童6000多人,确诊的孤独症儿童均已进入干预阶段。

保护孕产妇心理健康

家住开福区的张女士刚生完二胎,近期常被失眠困扰,胃口也不好。经社区家庭医生指导,她在“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孕产期心理健康评估,被确诊患有产后抑郁症,随后被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干预治疗,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此前,长沙已构建覆盖孕产妇的三级保健服务网络,为孕产妇的生理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相比之下,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尚未建立。为了保护孕产妇心理健康,5月25日长沙市率先全省启动实施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到全市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孕产妇心理健康三级服务网络,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心理保健服务支持。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孕产妇关注“长沙市健康生项目”微信公众号,进行孕产期心理健康评估,根据评估不同情况推送相关指导建议,帮助孕产妇早期识别和了解心理状况及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对确诊或疑似抑郁症的孕产妇、既往诊断为抑郁症的孕产妇,进行高危随访管理和综合手段及时干预,专业医疗机构提供更方便、精准、系统的转介和诊疗服务,积极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项目运行4个多月来,共收集心理健康问卷31904份,多例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孕产妇通过转诊获得了良好的分娩结局。

织密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网

月亮的孩子(白化病)、瓷娃娃(成骨不全症)、玻璃人(血友病)、蝴蝶宝贝(大疱性表皮松懈症)……这些童话般名字的背后隐藏着罕见病家庭的痛。

预防罕见病,长沙率先行动。2021年11月,长沙率先全国实施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项目,有效遏制罕见病发生。

具体而言,长沙通过对全市所有未孕或早孕的育龄家庭遗传学家系普查普筛为基础,建立“健康教育-家系调查-遗传咨询-遗传学检测-风险评估-生育指导及干预”为一体的新型综合防治体系,为所有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免费提供家系调查和遗传咨询;经遗传咨询确认为遗传性罕见病风险人群,提供免费遗传学检测;遗传学检测阳性对象,提供产前诊断或(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部分费用补助。

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共10万余对夫妇参与遗传性罕见病家系调查,发现可疑阳性14000多个家庭,其中遗传学检测阳性近千人,根据不同需求,给予了相应的生殖指导和干预,及时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近年来,长沙针对类似预防遗传性罕见病,围绕女性孕前、孕期和新生儿期的三级预防,将先进医学技术与服务民生结合,前移疾病预防关口,织密预防出生缺陷网。

率先全省整合推进婚检及孕前检查项目,把好优生优育第一道关口。2022年,针对全省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新政策,只要在长沙拟办理结婚登记的准新婚夫妇均可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现“婚登、婚检、孕前检查、叶酸发放”一站式服务。

率先全国开展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把好优生优育第二道、第三道关口。2018年4月开始,对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免费提供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以下简称NIPT)和产前诊断补助、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等服务;对NIPT检测结果异常、NIPT检测结果低风险后续超声检查异常、NIPT检测失败的三类孕妇,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并提供补助。2018年4月-2023年6月,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近6亿元,惠及群众220余万人次;通过产前诊断,至少避免了1000例严重缺陷儿出生,确诊先天性甲低(CH)等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2100例;发现先天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GJB2)9000多例,阳性患儿都得到规范的咨询指导和转诊。

率先全省构建出生缺陷防控大数据平台,实现出生缺陷防控项目精准服务。全市所有出生缺陷防控数据统一建设在平台上,服务对象关注微信公众号,线上任意选择全市范围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享受免费检查检测服务。

通过项目实施,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15年的356.12/万降至2022年的145.86/万。

持续推进消除宫颈癌行动

宫颈癌、乳腺癌(简称“两癌”)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开展人群筛查有利于早诊早治。

长沙高度重视“两癌”筛查,从2018年开始,长沙率先全省实施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2022年开始,长沙创新全省将HPV16和HPV18型阳性的重点人群由每3年一次免费检查改为每年1次免费检查,提高了高危人群筛查诊断率。

今年长沙实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进一步完善全市宫颈癌防治服务体系,努力遏制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减轻宫颈癌社会疾病负担。

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完成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95万人,检出宫颈癌癌前病变5000多例,宫颈癌400多例,宫颈病变治疗随访率达99.68%;发现乳腺癌近800人,乳腺病变治疗随访率达100%。

HPV疫苗是宫颈癌防控的一级预防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至14岁女孩作为HPV疫苗的首要接种人群,越早接种效果越好。今年,长沙在开福区、天心区、望城区、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初一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试点工作。据悉,这项工作力争明年实现全市辖区内全覆盖。

“长沙市通过妇幼民生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精准医学技术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围绕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已基本建成,全市妇幼健康服务、检查和诊断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显著提升。”长沙市卫健委主任刘激扬介绍,接下来,长沙将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质量、高要求、高标准实施好民生项目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长沙   民生   长沙市   孤独症   项目   宫颈癌   健康   妇幼   心理健康   全市   周期   儿童   幸福   家庭   湖南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