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探秘江桥抗战:最后的防线

通牒

自江桥抗战爆发以来,国内各方的支持电函如雪片般飞往黑龙江,马占山部虽放弃了江桥阵地,但在其北的三间房、小兴屯、昂昂溪等地再次构筑若干道防线。马占山将连日战况和退守三间房的苦衷,以及血战到底的决心通电四方,并于11月7日赶到一线阵地,对卫队团团长徐宝珍进行嘉奖鼓励。北平副司令行营和南京国民政府亦来电奖誉,并令马占山全权主持军政。

而关东军方面由于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也玩起了缓兵之计。一方面由吉林和奉天紧急调配人马向洮南集中,另一方面也试图与黑省首脑谈判,逼迫中方后撤。11月11日,关东军通过特务机关向马占山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一、马占山下野;二、马占山军撤出齐齐哈尔;三、允许部分日本军进驻龙口站,并限一日后答复。

12日夜,马占山强势回应:一、为避免省民遭受战祸,马占山下野不成问题;二、齐齐哈尔撤兵需要相当时日,希望不要像江桥那样,没有撤退时间以致两军冲突,要求事实上予以理解;三、贵国在国联称日军不进入北满,但这次又提出向龙口站派出军队,对此表示怀疑;四、马下野及黑龙江军撤退后,省政权是交与张海鹏还是日军。以上四条回应有理有据,句句戳中日军的要害。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

关东军的通牒,根本也没有想得到一个和平的答案。军司令本庄繁在11日已经在给外相的电文中表明了态度:一、北满问题没有政治解决的余地;二、北满短时间不能稳定,势必会影响南满的稳定;三、冬季来临,如果错失这个机会就只能等到来年春天才能行动;四、因此出兵齐齐哈尔是重要的。由此可见,战事已经难以避免,关东军只是在假借政治解决的名义来拖延时间筹集兵力。

调兵遣将

早在10月下旬,马占山已经下令暂编步兵第1旅开驻三间房一带布防,并在11月初将此指定为江桥防线以北的第二道防线。东至大兴,向西延伸至三间房以西,沿途村落均构筑据点攻势,第1旅旅长苑崇谷为该线指挥官。11月6日后,又以步兵第3旅李青山团、步兵第2旅吴德林团接替骑兵旅大兴驻地,并将骑兵旅东调,掩护防线侧翼。

三间房的中国军队阵地

由于在江桥的战斗中吃了亏,关东军方面也无法继续轻视中国军队。当时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约1万人左右,其中第2师团约5000人(关东军当时是非战时编制,每个大队仅三个中队,每个中队100多人,每个大队总数约300-400人,此外第2师团还有数个大队滞留日本),其他是独立守备大队。本庄繁为了挽回颜面,将第2师团全部集中到洮昂线,并将旅顺重炮兵大队和独断渡过鸭绿江的朝鲜第20师团一部也派来助战,关东军集结兵力达步兵10个大队、野炮兵6个中队、骑兵2个中队、重炮2个中队、工兵1个中队以及陆航2个中队。

此番作战关东军是志在必得,不仅在兵力上不落下风,更是集中了8门150mm榴弹炮,这些重炮将会对马占山部在三间房的工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大战之前

日军各路增援部队在逐渐向三间房以南集结,中日双方在一线阵地前摩擦不断。先是在11月8日,步兵第4联队行李队一部在江桥附近搬运粮草时受到不明方向而来的射击,佐藤一等兵中弹毙命。随后,日军频繁的派出骑兵队,从三间房的东西两侧游击侦查。11月11日,由吉泽准备率领的4人骑兵小分队向大兴屯方向进行侦查,任务完成后几人在归途中被马部的骑兵部队发觉,中国骑兵紧追不舍最终将此4人包围并全部击毙。

日军在雪地中作战

在11月13日,日方情报机关探出,“齐齐哈尔的主和派已经全部逃往哈尔滨,剩下的主战派集结了黑省的全部兵力,正准备与日军决战”。自11月13日起,日军各部开始向乌诺头、汤池一线前进,马军之骑兵队与日军不断接触,亦进行不停的袭扰,14日日军在三间房以南的进攻中被击毙4人。

经过几天按部就班的推进,日军各部已经到达三间房附近,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血战

日军航空队的轰炸行动

11月17日,日军全部兵力到达指定位置。以步兵第3、第15两个旅团分别在洮昂线左右两翼展开,左翼由长谷川少将率领的步兵第4、第29联队主攻三间房正面阵地;右翼由天野少将率领步兵第30、第78联队(临时配属)负责,其中步兵第78联队配合长谷川支队攻击三间房侧面阵地,步兵第30联队则进攻小兴屯方向,随后将继续向东推进至大兴屯。此外,之前在嫩江北岸遭到重创的步兵第16联队作为预备队布置在汤池附近铁路的东侧。行动总指挥为第2师团长多门中将。

日军各部展开图

17日夜,日军步兵开始向攻击位置潜伏进发,步兵第30联队遭到守军侦查火炮的盲射导致了一定的损失。至18日拂晓,正面日军的4个联队一起在重炮的支援下开始猛攻,早7时30分,三间房阵地即遭到日步兵突入,关东军临时战车队亦配合步兵攻至守军阵地前,马部步骑部队因多为轻武器,阵地被重炮炸毁后陷入苦战。早9时30分天气放晴后,日军航空队又来反复轰炸,一线部队实在无法支持,马占山遂发布命令,各部经齐齐哈尔向哈尔滨撤退。

关东军自动车队

日军各部的进攻

马占山原来设想,仍然以正面硬顶,配合侧面的出击,就可以击退日军,但此次战斗关东军倾巢而出,双方在正面火力上太过悬殊,以至于短时间内防线即趋于崩溃。战术虽然失效,但迂回部队还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因为是初冬作战,夜晚气温已经降至零下20度,一线部队的补给十分急迫,步兵第30联队遂派出行李队于乌诺头站附近转运物资。恰在此时,一部中国军队迂回至此彻底摧毁了这个物资中转站,日军冈村、水口两名主计以下17人被全部歼灭。

日方后来绘制的乌诺头围歼战

17-18日的决战,以马占山部的惨败而告终。多门师团各部不待中方喘息,继续向齐齐哈尔急进,11月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

双方损失

中方损失不明,依各方描述,估计死伤不下千人。

日军各部损失为:步兵第78联队战死中队长衣笠大尉以下11名,伤32名(官报数据战死8,伤死3);步兵第30联队战死29人,伤12人(官报数据战死31,伤死1),冻伤67人;步兵第29联队仅冻伤者即达167人(官报数据战死9);步兵第4联队官报数据为战死4人;其他部队战死伤死7人(包含11月19日在追击过程中被击毙的关东军司令部附川野大尉)。另据《满洲事变战史》一书中显然出现遗漏的数据为,日军总计战死43人,伤104人,冻伤在300人左右。

从11月7日至19日,关东军各部被马占山部击毙72人。

而自11月4日至19日,整个江桥抗战期间,关东军各部毙命达121人,战伤和冻伤不下500人。

尾声

江桥抗战最终还是失败了。然而这是东北正规军首次成建制的对日作战,其意义并不能用数据去估算。而江桥会战带来的启示,则更令人深思:

1、马占山所部仅有2万上下,就给关东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如果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坚决抵抗,东北三省必不至于早早沦陷;

2、中日双方在重火力上差距较大,正面作战中方没有胜算,但如进行侧击和迂回,则可能在建立局部人数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击败日军;

3、张学良所部如在同期于锦州出击(有资料提出国民政府劝张学良自锦州夹击齐齐哈尔以南的日军),必将对日军造成更大的打击。但不知何种原因,该方案没有实施;

4、张作霖死后,东北军表面统一,实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省各统领之间互相猜忌,已经难以进行统一指挥和作战,以至于伪军极多。

江桥会战后,日军没有止步,而后在1932年1月和2月,锦州和哈尔滨沦陷,至此,东三省主要地区全部落入关东军的魔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关东军   官报   齐齐哈尔   师团   联队   作战   步兵   中队   日军   阵地   防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